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路椎管减压融合矫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ebi 1型退变性脊柱侧凸

    作者:赵资坚;邹育才;刘梦璋;江标;杜建业;蔡史健

    目的 探讨后路椎管减压融合矫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ebi 1型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02-2012-01收治的21例Aebi 1型退变性脊柱侧凸,采用后路椎管减压融合矫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19~26个月,平均22.3个月,观察JOA评分改善率、VAS评分以及侧凸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矫正角度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均顺利,随访期间观察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率、侧凸Cobb角和腰椎前凸角等指标,并在术后1、6、12、18个月分别进行评价,各项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彻底减压、合理选择融合节段、提高融合率、适度矫形重建腰椎力学平衡是成功治疗Aebi 1型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关键.

  • 退变性腰椎侧凸对预后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安志辉;丁文元;张剑刚;杨少坤

    目的 分析影响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2月至2009年6月,共计51例在我院行腰椎后路侧弯矫形选择性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在T1加权像上评价椎间孔的狭窄程度,根据椎间孔的狭窄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结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一部分患者有严重的坐骨神经痛症状以至于腰椎在矢状面上只能做很小范围的活动,即使使用激素、度冷丁也只能在短时间内轻微缓解,由于这种症状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很少见到,在这篇研究中我们把这种症状作为一个观测指标.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术前ODI指数、末次随访时ODI指数的改善率经过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重度坐骨神经痛、性别经过Person χ2检验在各组间的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在3组间的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obb角在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的病程、椎间孔狭窄的程度、术前的Cobb角同时影响术后ODI指数改善率.结论腰椎间孔狭窄程度较轻组,病程较短,Cobb角较小,术后效果较好.反之随着腰椎间孔狭窄程度加重,病程较长,Cobb角较大,患者术前ODI指数逐渐增加,重度坐骨神经痛出现的概率较大,术后效果较差.患者病程及腰椎间孔狭窄程度是影响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 退变性腰椎侧凸TNF-α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研究

    作者:安志辉;丁文元;张剑刚;杨少坤;霍烈

    目的 研究探讨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血清中TNF-α水平与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脊柱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60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MRI检查,选取同时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系无血缘关系的北方汉族个体,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与病例组相匹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DNA标本TNF-α基因启动子区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及对扩增的特异性片段用NcoI进行酶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NF-α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利用Adobe Photoshop 6.0软件,测量病例组MRI图像中顶椎间盘及其上下椎间盘内髓核与脑脊液T2加权像的相对信号强度及正位X线片上的Cobb角.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基因型频率与非G/G基因型频率(G/A、A/A)及等位基因G、A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危险度比较提示,非G/G基因型比G/G基因型患病的危险性增大,A等位基因携带者比非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病的危险性增加.细胞因子TNF-α血清浓度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血清浓度与髓核相对信号强度呈负相关,与Cobb's角呈正相关.将病例组根据椎间盘退变等级分组,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血清中TNF-α浓度比正常人群血清水平明显增高,血清中TNF-α浓度与侧凸角呈正相关,与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盘髓核信号强度呈负相关,血清TNF-α浓度越高,椎间盘退变程度越重,TNF-α是退变性腰椎侧凸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 后路选择性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凸症

    作者:黄宇峰;沈彬;赵卫东;张振;于彬;吴德升

    目的 评价后路选择性减压融合术治疗65岁以上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凸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7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确定减压节段,对既有不稳或减压所致的失稳节段进行融合,采用JOA评分、ODI量表及改善率行疗效评估.结果 术前JOA、ODI评分分别为(14.7±1.8)、(32.5±6.8)分,末次随访时为(25.3±2.4)、(13.3±4.7)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良率为78.9%,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和评估,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方案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凸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

    作者:张家国;傅东明;阎峰;那键

    目的 分析老年腰椎退变性侧凸症(DL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治疗疗效.方法 68例患者中12例单节段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行后路充分减压后,于横突间行植骨融合.56例多节段侧弯合并椎管狭窄伴椎体旋转的患者有9例行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邻近病变节段潜行减压后在小关节后外侧及横突间行植骨融合,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固定,同时作椎体的去旋转处理;42例采用多节段双侧椎板间开窗减压,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5例一侧椎板切除,另一侧椎板开窗减压,间盘突出严重者行间盘切除,充分减压,cage椎间融合,同时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固定,于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72个月,平均42个月.术后平均侧弯平均矫正率为51.5%,1年疼痛改善率为83.3%,术后3年疼痛改善率为80.2%.92.6%(63/68)的患者认为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生活基本能够自理;77.9% (53/68)的患者间歇跛行得到缓解.无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无融合器移位.结论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人DLS的有效方法.

  •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的疗效

    作者:陈云生;胡炜华;廖琦;黄世福;陈路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患者均行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并测量术前和术后患者X线上腰椎冠状面Cobb's角和矢状面的前凸角.结果 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30个月.优1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术后冠状面Cobb's角为5°~20°,平均12.5°;腰椎前凸角为-45°~-20°,平均-31.5°.结论 采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患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并能重建腰椎序列及稳定脊柱,对巩固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陈云生;廖琦;陈路

    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eoliosis)主要是由椎间盘、关节突的退变所致的腰椎退变性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及下肢神经压迫症状,常发生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发病并非由青少年时期存在特发性侧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改良腰椎侧方融合加后路固定治疗退变性侧凸

    作者:施进兴;柯庆峰;黄启明;施劲楠;柳晓林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直接侧路椎间矫形融合手术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腰椎退变性侧凸冠状位和矢状位失衡矫正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36例,一期行改良腰椎直接侧路椎间矫形融合手术治疗,二期经椎旁肌间隙植入椎弓根螺钉,必要时选择性减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不同时间点ODI功能障碍指数、腰背VAS评分以及SF-36评分,以及腰椎侧凸角度(Cobb角)、腰椎前凸角度(LL)、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及椎管面积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2次手术,其中4例二期同时行神经根减压.随访3~1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腰痛症状明显缓解,腿痛症状消失.术后ODI评分和腰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并随术后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SF-36因子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测量方面,术后侧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前凸角度、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椎管面积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直接侧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安全、有效,可同时纠正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失稳并增加椎管容积,二期后路固定到达360°的稳定.

  • 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庆华;田纪伟;王雷;董双海;夏天;吴振凯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的可靠性、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2008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6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其病程6~120个月,平均45.2个月.对Cobb' s角<20°的23例患者,行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Cobb' s角>20°的42例患者,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侧弯矫正,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51.2%,疼痛缓解率88.3%,92%患者自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平均随访37个月(6~48个月),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结论]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的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减压,大限度重建脊柱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平衡.老年患者病程长、往往伴随多器官疾病,应注意将手术创伤减少到低程度,术后积极加强功能锻炼.

  • 经后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症26例

    作者:唐洪辉;孙进;徐用亿;岳海涛;王守国;谢跃

    目的 探讨经后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行采用改良TLIF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26例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患者,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为54~79岁,平均66.2岁.比较术前术后VAS评分、ODI指数、Cobb's角和腰椎前凸角变化,分析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与Cobb's角、腰椎前凸角之间相关性.结果 26例均获得12~4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5.9个月,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无断钉断棒,无假关节形成现象.术前VAS评分(7.5±2.0),末次随访时为(3.5±2.2);术前ODI指数为(65.3±12.9)%,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3.4±12.1)%;术前Cobb's角数为(27.5±8.9)°,术后末次随访时为(11.7±6.9)°;术前腰椎前凸角为(16.8±8.8)°,术后末次随访时为(39.6±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与腰椎前凸角成负相关.结论 采用经后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侧凸症是一种可选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退变性侧凸

    作者:王嘉明

    目的 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特征及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症状性腰椎退变性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4例行单纯后路减压,14例行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术,2例行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植骨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手术后病人术前症状大多消失,间歇性跛行未再出现,仅1例遗留轻微腰痛症状,治愈率为95%.结论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治疗方法.

  • 退变性脊柱侧凸外科治疗进展及疗效分析

    作者:宋达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脊柱在三维空间上的畸形,包括脊柱在冠状面的侧凸、矢状面的后凸或前凸以及水平面的旋转,常见于中老年人.据报道它与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和脊柱其他结构的进行性、不对称性退变密切相关.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腰背疼痛及下肢神经根症状、脊柱畸形.通常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注意减少心肺功能障碍及术后感染等手术并发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