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1P/S1PR2的心血管调节作用及其信号通路

    作者:鲁艳菊;王双;伍荣;易光辉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 S1P)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心血管研究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一种膜磷脂类代谢产物。 S1P 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即1-磷酸鞘氨醇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s,S1PRs)作用而发挥其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S1PR 是 G 蛋白耦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包括 S1PR1、S1PR2、S1PR3、 S1PR4、S1PR5,这些受体主要与G 蛋白α亚基耦联而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1]。 S1P 对心血管系统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血管发生、内皮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黏附分子表达、免疫功能等,这些都与细胞内信号密切相关。本文将讨论 S1PR2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 PFKFB3、S1P2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tBHQ的干预作用

    作者:田敏;余曦;吕红彬

    目的 研究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sphosphatase-3,PFKFB3)、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 2,S1P2)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与PFKFB3、S1P2的关系.方法 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和tBHQ组.后两组诱导2型DM模型,其中tBHQ组于造模成功后7d在高脂高糖饲料中添加10g· L-1tBHQ进行干预,DM组大鼠继续使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于tBHQ干预后4周和12周各组大鼠心脏采血,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PFKFB3、S1P2、VEGF蛋白及mRNA的分布和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三组大鼠在4周和12周的FPG、FINs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4周和12周时各组中均可见PFKFB3、S1P2、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且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免疫组织化学及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中PFKFB3、S1P2、VEGF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和12周时,DM组PFKFB3、S1P2、VEGF的表达较NC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BHQ组PFKFB3、S1P2、VEGF的表达较DM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4周比较,12周时DM组PFKFB3、S1P2、VEGF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均为P<0.05),tBHQ组S1P2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4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4周和12周时DM组凋亡指数均较NC组增多,tBHQ组均较DM组减少(均为P<O.05);与4周比较,12周时DM组凋亡指数增高,tBHQ组降低(均为P<O.05).结论 PFKFB3、S1P2及VEGF共同参与2型DM大鼠视网膜的病理过程,其可能是通过PFKFB3/VEGF/S1P2信号途径起作用,并可能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相关;tBHQ对2型DM大鼠视网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三维重建技术观察1-磷酸鞘氨醇刺激其受体2在内皮细胞的表达

    作者:萧艳;王立群;黄巧冰

    目的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观察1-磷酸鞘氨醇(S1P)刺激下S1P受体2(S1PR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共聚焦三维重建技术与普通单层扫描技术在生物组织功能和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S1P(10μmol/L)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6 h,Western blot检测S1PR2的表达变化;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进行多层层切扫描和单层扫描,层切扫描之后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种技术的优劣.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1P刺激6h后S1PR2表达显著性增高(P<0.05).荧光图像显示,单层扫描时S1P 6 h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层切之后三维重建图像中,S1P刺激后S1PR2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层扫描所得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获得三维重构图像,并且具有三维立体及图像信息量更全的特点,更能客观的表现出整个细胞特定分子荧光强度的变化.

  • 1-磷酸鞘氨醇受体2在LPS介导的内皮细胞高通透性中的作用

    作者:杜静;李巧琴;刘红霞;陈波;李强;郭晓华;黄巧冰

    目的 观察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在脂多糖(LPS)刺激后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LPS介导的内皮细胞高通透性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和时间的LPS刺激培养的ECV 304细胞,采用RT-PCR方法检测S1PR2 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1PR2蛋白的变化,TRITC荧光标记白蛋白漏出法测定单层内皮细胞的通透系数Pa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1PR2 mRNA和S1PR2蛋白在LPS(500 ng/ml)刺激24 h后以及在LPS(1 000 ng/ml)刺激12 h显著增加(P<0.01);S1PR2拮抗剂JTE-013能显著降低LPS引起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P<0.05).结论 S1PR2在LPS引起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1-磷酸鞘氨醇受体2介导PI3K/AKT/eNOS通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病毒性肺炎

    作者:尹香琳;张婧瑶;刘卫东;多久和阳;崔弘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对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病毒性肺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滴鼻感染野生C57BL/6小鼠和S1pr2-/-小鼠,建立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动物模型.病毒感染4和6 d时观察比较对照组(模型组的野生小鼠)、JTE-013(S1PR2高效拮抗剂)处理的小鼠及S1pr2-/-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浓度、细胞总数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的AKT和eNOS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的野生鼠比较,JTE处理组和S1pr2-/-组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更加严重;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增加;且PI3K下游靶点AKT和eNOS磷酸化显著增高(P<0.01).结论:S1PR2通过介导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通路,调节NO生成,抑制血管通透性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减轻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病毒性肺炎.

  • 靶向S1P2基因的siRNA有效片段慢病毒载体的筛选

    作者:晏萧;夏纪毅;程波;朱永生;姜睿

    目的: 筛选能显著抑制原代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 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2)基因表达的siRNA慢病毒载体.方法: SHR及SD大鼠各5只用于原代培养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并分成6组,每组5个样本,每个样本约1.0×105个细胞,分别为携带靶向S1P2基因的siRNA-1~3号靶点的SHR慢病毒转染组(SHR siRNA-1、SHR siRNA-2和SHR siRNA-3组)、 携带慢病毒空载体的SHR转染组(SHR GFP组)、SHR未转染对照组(SHR control组)和SD大鼠对照组(SD control组).将靶向S1P2的siRNA片段的慢病毒载体,以感染复数(MOI)=60转染各组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于转染72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分析各组S1P2、ROCK1、ROCK2和eNOS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各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S1P2、ROCK1和ROCK2的mRNA 的表达.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HR siRNA-1、SHR siRNA-2、SHR siRNA-3和SHR GFP组细胞转染效率均>80%;SHR GFP组与SHR control组相比,S1P2、ROCK1和ROCK2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 SHR siRNA-1、SHR siRNA-2、SHR siRNA-3和SD control组均显著低于SHR control组(P<0.05).而SHR siRNA-1、SHR siRNA-2、SHR siRNA-3和SHR GFP组eNOS蛋白表达与SHR control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别,但SD control组显著高于SHR control组(P<0.05).结论: 3组针对S1P2的siRNA慢病毒载体均能显著抑制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S1P2的表达,下调ROCK1和ROCK2表达,其中靶向S1P2的siRNA-1抑制效率高.

  • 1-磷酸鞘氨醇受体2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作者:李秀国;延光海;张永吉;多久和阳;崔弘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 S1P2R)对脂多糖( 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气管滴注LPS,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 LPS注射24 h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的比值及TNF-α、IL-6细胞因子的表达。为了观察S1P2R在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LPS注射10 min前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LPS注射12 h时,再观察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及TNF-α、IL-6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与野生小鼠比较,S1pr2-/-小鼠恶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增加。而L-NAME的预处理显著抑制在S1pr2-/-小鼠LPS诱导加重的急性肺损伤。结论:S1 P2 R通过抑制NO合成,维持血管屏障,从而抑制急性肺损伤。

  • 1-磷酸鞘氨醇受体2抑制小鼠血管通透性研究

    作者:李晓莞;李秀国;多久和阳;崔弘

    目的 研究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对小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方法 将野生鼠和S1pr2-/-鼠(S1PR2基因缺乏)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LPS组),以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为对照.通过检测肺伊文思蓝色素漏出,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葡聚糖肺血管渗漏,以及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值,观察S1PR2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并通过Miles分析,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皮肤血管内皮通透性亢进反应.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LPS注射增加野生鼠和S1pr2-/-鼠伊文思蓝漏出(P均<0.01)、FITC标记葡聚糖肺血管外漏出(P均<0.01)和引起肺水肿.LPS组中S1pr2-/-鼠与野生鼠比较,伊文思蓝漏出量、FITC标记葡聚糖肺血管外漏出更多(P均<0.01),肺水肿更重(P<0.001);LPS组野生型和S1pr2-/-鼠均增加VEGF剂量依赖性的伊文思蓝漏出,在50、100 ng的VEGF诱导下,与野生鼠比较,S1 pr2-/-鼠伊文思蓝漏出量均较高(P均<0.01).结论 S1PR2参与内皮细胞屏障保护,抑制血管通透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