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变化及氯吡格雷干预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芳;沈小梅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干预后的临床相关研究,探讨它们在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方法 选取60例老年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0例,另设对照组30例.随机将UAP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75 mg/d)组,AMI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 联合治疗,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及血浆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选择素、vWF水平变化,同时探讨P选择素与vWF的相关关系.结果 老年ACS患者P选择素、v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01).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组均可降低UAP患者P选择素与vWF水平,[常规治疗组P选择素治疗前(8.60±1.39)%,治疗后(5.60±2.18)%,降低(2.97±1.82)%,vWF治疗前(217.52±25.68)%,治疗后(170.17±20.88)%,降低(47.34±24.31)%;氯吡格雷组P选择素治疗前(9.15±2.11)%,治疗后(4.24±1.73)%,降低(4.89±2.02)%,vWF治疗前(214.10±18.35)%,治疗后(151.72±12.66)%,降低(62.38±21.58)%,],但氯吡格雷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的程度更明显(P<0.05),AMI组联合治疗后P选择素与vW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1).老年ACS患者P选择素水平与vWF水平成正相关(r=0.365,P<0.05).结论 P选择素、vWF与ACS的发病过程有关,可能是老年ACS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预测指标.

  • 氯吡格雷对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何凌云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对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C组.A组和B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正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A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并随访观察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血清P选择索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A组治疗后血清P选择素表达水平下降较B组明显,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B组治疗后血清P选择素表达水平仍明显高于C组.A组冠心病加重、行PCI术、心血管性死亡以及联合终点事件百分率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 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对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加用氯吡格雷可有效地达到抗血栓的目的,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 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袁耀;段金海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对脑梗死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脑梗死病人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两组常规治疗(甘露醇、脑复康、胞二鳞胆碱、三磷酸腺苷、脑活素等相同),治疗组另予前列地尔10μg经莫菲氏管给药,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 w.结果:治疗组血小板P选择素活性明显下降;临床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6%.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是治疗脑梗死较为有效的药物.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

    作者:刘芳;沈小梅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60例老年ACS病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30例,另设对照组30例.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及血球计数仪对各组血小板P选择素、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结果 老年ACS病人P选择素、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P<0.05).ACS病人P选择素浓度与MPV、PDW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48,P<0.05),与PLT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 P选择素参与了ACS并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有关.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血小板P选择素、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芳

    目的 监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o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并对其预后进行临床探讨.方法 选取60例老年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另设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T-proBNP、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测定P-selection及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同时探讨三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老年ACS患者进行预后随访.结果 老年ACS患者NT-proBNP、P-selection、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ACS患者NT-proBNP与P-selection呈正相关(r=0.225,P<0.05),NT-proBNP与hs-CRP呈正相关(r=0.615,P<0.01),P-selection与hs-CRP呈正相关(r=0.335,P<0.01);老年AMI患者较老年UAP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 NT-proBNP、P-selection、hs-CRP参与了ACS的发病机制,同时检测三指标可以作为老年ACS患者心肌缺血损伤程度、预后判断及早期干预治疗的一个无创性量化指标.

  • 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作者:淡雪川;冯大超;王艳;郭菁桦;管一平;梁超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ACS患者20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00例,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随机将UAP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75 mg/d)组,AMI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P选择素、vWF水平变化.结果 AMI组与UAP组P选择素、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vWF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氯吡格雷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P选择素、vW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P选择素、vWF水平治疗前后差值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选择素、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治疗后P选择素和vW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治疗后P选择素、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选择素、vWF与ACS的发病过程有关,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ACS患者预后,且安全性好.

  • 脑梗死患者血细胞间黏附分子、血小板P选择素的改变

    作者:段金海;潘丽娟;李茹香;哈斯朝鲁;丁惠荣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CD54)、血小板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中CD54、CD62p的表达水平.结果脑梗死组CD54的阳性表达率为(18.34±8.65)%,CD62p的阳性表达率为(6.15±3.1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二项指标分别为(17.52±7.68)%和(10.16±4.27)%,均显著高于不伴高血压组和正常组(P<0.05);CD62p与收缩压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716,P<0.05).结论脑缺血后CD62p、CD54表达明显增高,但二者之间无相关性,提示脑缺血时两种黏附分子有不同的作用机制;CD62p与收缩压正相关(P<0.05),高血压与血小板的活化有关.

  • 单采血小板保存期内各项生化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作者:石洁;段志倩;郑建勇

    目的 探讨单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血小板数量、形态、功能的各项指标变化.方法 采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数量,使用光镜观察血小板形态,同时测定葡萄糖、乳酸浓度以及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 单采血小板在体外保存过程中,血小板计数和pH值在保存第5天时明显降低;血小板形态学计分在第3天起显著降低;葡萄糖浓度呈逐渐下降,而乳酸浓度呈逐渐升高趋势;血小板聚集功能逐渐降低,保存第3天、第5天与第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采血小板在体外保存期间形态和功能发生动态改变,保存3 d内血小板形态和功能基本维持稳定.

  • 中风Ⅱ号方对脑梗死血细胞间粘附分子、血小板P选择素的影响

    作者:俞征宙;江敏;陈岚榕;张兵;崔中正

    目的 观察采用中药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血细胞问粘附分子(CD54)、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组30例(应用中风Ⅱ号方)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30例(未应用中风Ⅱ号方)脑梗死患者血清CD54、CD62p的活化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清CD54、CD62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给予中风Ⅱ号方治疗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CD54、CD62p的活化显著下降,提示中风Ⅱ号方可有效抑制血小板CD54、CD62p的异常活化,具有抗血小板作用,用于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

  • 血小板胶原受体糖蛋白Ⅵ在脑梗塞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家强;龚道元;李炜煊;潘晓芬;吴志刚;杨宇;罗庆新;伏红霞;彭艳;王晓娟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胶原受体糖蛋白VI和CD62P含量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梗塞患者活化血小板标志物GPVI和CD62P,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表面表达GPVI和CD62P的荧光强度分别为加20.52±5.80和31.52±15.67,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纽(P<0.01).结论 脑梗塞患者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的活化密切相关,GPVI和CD62P的检测可以作为脑梗塞早期诊断的一项较特异指标.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的意义

    作者:林光;陈桂林;陈楦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厦相关关系.方法:6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稳定性心绞痛30例,另设对照组30例.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及血球计数仪对各组血小板P选择素、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浓度与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48,P<0.05),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P选择素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有关.

  •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车章洪;曾芳;李方波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ACS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75mg·d-1,qd.2组均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血清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氯吡格雷治疗ACS临床疗效好,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反应达到抗血栓目的.

  •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赵助飞;王飞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2组血清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P选择素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571,P=0.001).结论 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在ACS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氯吡格雷治疗ACS临床疗效好,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反应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 宣痹解毒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临床研究

    作者:李瑞;樊振

    目的 观察宣痹解毒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P选择素、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影响.方法 将56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宣痹解毒汤.观察心绞痛缓解的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心电图改善以及治疗前后血小板P选择素、PDW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的缓解率、中医症候改善、心电图改善及血小板P选择素、PDW降低方面,都较对照组明显,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宣痹解毒汤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减少血栓形成有关.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T-ProBNP、血小板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关系研究

    作者:杨同宏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血清中N末端B型脑钠肽(NT- ProBNP)、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on)和血小板参数与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NT- ProBNP和P- Selection的水平含量,同时检测外周血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依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比较.另设正常对照组50例.结果 DCM组NT-ProBNP、P-Selection水平和MPV、PDW、P-LCR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T- ProBNP与P-Selection呈正相关(r=0.183,P<0.01);二者与MPV(r=0.198,r=0.343;P<0.01,P<0.01),与PDW (r=0.308,r=0.212;P<0.01,P<0.01);与P-LCR( r=0.296,r=0.364;P<0.01,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T- ProBNP、P- Selection和血小板参数与病情的分级密切相关,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