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思维;王稚英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作用.方法 取7天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各自的培养条件下分为三组:实验组(不同剂量的PRF组)、空白对照组(MSCS组)和阳性对照组(BMP -2组).三组细胞的比较采用MTT测定细胞增值率、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免疫组化标记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检测细胞为成骨细胞.结果 细胞形态学观察,MSCS分化后,细胞形态从长梭形变成三角形,多角形,立方形;MTT测定细胞增殖显示,随着PRF膜剂量的增加,细胞增殖数量增加,PRF剂量为4,5mL时,与BMP -2组差别不大;ALP活性结果显示,MSCS分化后,ALP活性远高于MSCS细胞.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4.608,p=0.000);免疫组化标记Ⅰ型胶原结果显示,PRF组分化后的MSCS Ⅰ型胶原表达显著.结论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以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分化的类成骨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特性,可以作为自体材料应用于口腔种植学领域里骨缺的修复.

  • 犬PRF复合BMSCs修复拔牙窝颊侧骨壁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佳;郝永明;陆家瑜;邹德荣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在颊侧骨壁缺损修复中的成骨作用。方法:体外将PRF作用于比格犬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第21天测定钙结节量;4、7、11 d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9只成年比格犬拔除上颌左右两侧的侧切牙,构建颊侧骨壁缺损的拔牙位点,并随机分为血凝块组、PRF组和组织工程骨组,在手术后即刻、6周及12周时评价各组的颊侧骨高度和拔牙窝的骨密度。结果:PRF在体外实验中能明显促进BMSCs的增殖,提高成骨分化以及钙化能力(P<0.05)。动物实验中,PRF表现出了促进早期伤口愈合的能力。在颊侧骨壁缺损的修复中,组织工程组在6周时骨高度和骨密度分别为(2.63±0.57) mm、(765.19±59.70) HU,较血凝块组[(5.65±2.91) mm、(599.08±53.88) HU]和PRF组[(4.14±1.16) mm、(644.76±65.39) HU]显著增高(P<0.05)。结论:PRF复合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可以在早期有效地修复拔牙窝骨壁缺损。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促进智齿拔除后下颌骨腔隙性缺损修复的研究

    作者:吕敏;雷志敏;严加林;伍爱民;廖开禹;王晖;姚琴;陈函宏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促进下颌埋伏阻生智牙拔除后下颌骨腔隙性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水平中位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手术组牙拔除后常规处理;PRF组使用团块状PRF填塞拔牙窝.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复诊,检查创口愈合情况,评估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情况,X线检查评估拔牙窝骨质修复情况.结果:PRF组术后愈合情况较常规手术组好,术后反应轻,无术后感染病例.术后3个月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情况评价,PRF组无牙龈红肿情况,3例出现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附着丧失,无临床症状;常规手术组,22例出现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附着丧失,3例患者出现深牙周袋,且牙周反复感染,均经再次手术治愈.术后3个月两组牙周附着丧失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后下颌骨腔隙性缺损修复中具有良好促进成骨及促进牙周组织修复的作用.

  • 将自体牙制成骨移植材料用于上颌窦外提升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靳夏莹;寇霓;仲维剑;马国武

    目的:观察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将自体牙制成骨移植材料作为骨移植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接受上颌窦外提升术式行上颌后牙区种植的患者,8例使用自体牙骨粉为植骨材料,12例使用Bio-oss骨粉,其中自体牙骨粉为实验组,Bio-oss骨粉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 术后即刻和术后一年行X线检查,通过比较,评估自体牙骨粉的成骨效果.结果:愈合期种植体骨结合良好,随访期无种植体脱落.一年后实验组的牙本质颗粒已经吸收,并为新生骨替代,窦底骨质完成改建;对照组移植物的密度没有明显改变,窦底骨质改建缓慢.窦底提升骨量为:实验组8.94±0.10mm,对照组9.22±0.08mm;移植物高度一年后减少值分别为:实验组1.79±0.03mm,对照组1.33±0.05mm,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将自体牙制成骨移植材料作为上颌窦外提升中的骨移植材料,可获得较满意疗效,与Bio-oss骨粉无明显差异.

  • PRF 及所含三因子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增殖和黏附的影响

    作者:高洁;王明国;李秀梅;杨帅;李雪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及其所含三因子 TGF-β1、PDGF-AB、VEGF 分别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和黏附的影响。方法:将 ADSCs 培养在含有 PRF 膜和不同浓度的 PDFG-AB、TGF-β1、BEGF 中,细胞黏附实验检测培养2 h 后细胞黏附能力,CCK-8法检测培养1~7 d 细胞增殖。结果:黏附实验显示,PRF 组的黏附细胞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0.05);不同浓度的 PDGF-AB 组内黏附细胞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浓度的 TGF-β1、VEGF 组内黏附细胞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CK-8实验表明,PRF 组的细胞增殖在各个时间点(1、3、5、7 d)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0.05);不同浓度的 PDGF-AB、VEGF 组内细胞的增殖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不同浓度的 TGF-β1组细胞增殖的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PRF 能提高 ADSCs 的增殖和黏附的能力。PDGF-AB 和 VEGF 可促进 ADSCs 的增殖;TGF-β1和 VEGF 均可促进 ADSCs 的黏附,并呈一定的量效正相关。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对成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凯;柳忠豪;张晓洁;许丰伟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PRFe)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将培养中的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50%浓度PRFe,对照组为正常αt-MEM培养液.MTr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矿化功能,并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形态.结果:MTT实验显示随时间延长,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5),在各时间点,实验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P检测显示随时间延长,ALP活性明显增大(P<0.05),在各时间点,实验组A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随时间延长,钙结节染色的积分吸光度值逐渐增大(P<0.05),每一时间点,实验组的钙结节积分吸光度值大于对照组(P<0.05);细胞骨架观察显示在各时间点,实验组细胞骨架较对照组更加伸展.结论:PRFe能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对细胞骨架的排列和伸展有促进作用.

  • 拔牙创不同处理方式对牙槽窝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旭;董福生;任贵云;李宁;张旭东

    拔除36只兔的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拔牙创处理分为4组(n=9),A组:PRF联合ADM组;B组:PRF组;C组:ADM组;D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牙槽骨高度与宽度比较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计量学各参数比较:术后2、4周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优;术后8周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分别与另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优.PRF联合ADM促进拔牙窝愈合效果佳.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和浓缩生长因子析出液中相关成骨生长因子含量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静;李新月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及浓缩生长因子(CGF)析出液中骨成型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释放浓度及规律.方法:无菌条件下分别制备大耳兔PRF膜片和CGF膜片,于细胞培养箱中静置孵育,分别于第0、1、3、5、7天收集PRF和CGF析出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析出液中的BMP-2、TGF-β1和bFGF的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PRF组和CGF组析出液中BMP-2、TGF-β1和bFGF的浓度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高,于第5天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P<0.05);第5天时CGF组析出液中BMP-2、TGF-β1和bFGF的浓度均高于PRF组析出液(P<0.05).PRF组和CGF组各时间点析出液中均为BMP-2浓度高,TGF-β1浓度次之,bFGF浓度低(P<0.05).结论:PRF和CGF析出液中BMP-2、TGF-β1和bFGF 3种生长因子具有相似的释放规律,且同期析出液中生长因子的释放浓度CGF高于PRF.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牙周植骨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雷朝锋;王英博;徐屹

    目的:观察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和植骨材料联合应用在牙周植骨手术中的疗效.方法:纳入20名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垂直吸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10).试验组植入PRF碎片和Bio-Oss骨粉混合物,再覆盖PRF膜,对照组仅植入Bio-Oss骨粉.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AL)、Mazza出血指数(BI)检查,并进行骨内袋(IBD)影像学测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PD、AL、BI、IBD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PD、AL优于对照组(P<0.05),BI、IBD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牙周炎弧形骨缺损时,PRF配合Bio-Oss骨移植物的使用可以促进软、硬组织的愈合,而对于成骨作用有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