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心静脉长期置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商惠萍;王芳芳;白瑜;郭金艳;李德天

    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调查339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留置的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分析导管在置管和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对策.结果 置管成功率100%.随访过程中35例死亡,非导管相关.余下304例导管平均留置时间20.0±15.9月.置管过程并发症:导丝送入困难2例,渗血3例,心悸4例,锁骨下静脉损伤1例,成角扭转1例.导管使用过程中并发症:感染11例,流量不足24例,管头裂缝1例.共拔管25例.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如果不适于建立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长期置管可作为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但需注意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因素分析

    作者:林玲;汪永辉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功能不良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透析中心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建立长期透析通路6个月以上的患者80例,按有无导管功能不良分为2组,出现导管功能不良患者45例为观察组,未出现导管功能不良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分析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透析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日常透析频次与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患者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分为栓塞性因素22例(62.86%),感染性因素8例(22.86%),机械性因素5例(14.29%).结论 随着患者透析龄的增加,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风险会增加.及时溶栓治疗与提高封管技巧可减少导管栓塞的发生率;加强导管的无菌操作与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导管感染的发生.

  • 经颈内静脉原位导丝法换置中心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丽萍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是其首选的生命通道[1],但由于目前社会人口老年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导致患者血管条件日趋下降,加上慢性肾衰竭本身就属于消耗性疾病,对血管内瘘的建立以及后期保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2].带涤纶毡袖套的中心静脉长期置管是近年来临床开始使用的半永久性血管通路[3],其使用时间可达数年,但也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导管出现功能障碍,其中血栓栓塞以及感染严重影响导管的使用寿命[4],临床对出现功能障碍的导管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改变透析方式,如腹膜透析;换位重新置入新导管;原位换置导管[5].本文对本院32例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出现功能障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颈内静脉原位导丝法换置中心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