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维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左心耳封堵术及其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郁怡;王群山;冯向飞;解玉泉;孙健;张睿;孙锟

    目的 探讨二维和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TE、RT3D-TEE)在左心耳封堵术(PCLAA)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PCLAA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7例,术前运用2D-TEE和RT3D-TEE测量左心耳外口、锚定区直径等.术中造影显示锚定区直径,结合TEE选择封堵器大小,监测封堵器的输送和释放.术后即刻评价封堵疗效并于术后3、12个月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地进行了LAmbreTM经皮PCLAA术.术前2D-TEE测量左心耳锚定区直径为(21.5±4.07) mm,RT3D-TEE所测值为(21.74±3.45) mm.术中造影显示锚定区直径为(20.74±3.71) mm,选择封堵器固定盘大小为(25.76±4.52) mm,确定安全后释放封堵器.术后3、12个月随访发现2例患者在左心耳封堵器边缘有极少量残余分流.21D-TEE、RT3D-TEE和心血管造影显示锚定区直径与固定盘的相关性分别为(r=0.72,P=0.000 1;r=0.81,P=0.000 3和r=0.92,P<0.000 1).结论 2D-TEE和RT3D-TEE在PCLAA术及随访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两种方法显示LAA锚定区直径与所选封堵器固定盘大小相关.

  • 双左心耳封堵器封堵左心耳1例

    作者:黄尾平;张勇华;何蕾;郭再雄;苏晞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体检发现心房颤动入住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既往高血压病及陈旧性脑梗死病史多年,长期口服硝苯地平 20 mg、每天2次,血压可维持在正常水平.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 128/9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颈软,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8 次/min,心律不齐,S1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脉搏短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血钾3.28 mmol/L.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扩大(前后径5.5 cm),右心房饱满,升主动脉增宽,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心律不齐,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6%.心电图检查示:房颤.临床诊断:心律失常(持续性房颤),高血压病3级,陈旧性脑梗死.

  • 左心耳封堵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丁风华;龚冬火;沈卫峰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较一般患者高出 5 倍,且随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增加[1].房颤诱发的卒中较其他原因引起的卒中更为严重[2].因此,预防卒中成为房颤患者主要治疗目标之一.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主要原因是左心耳血栓的形成和脱落,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高达 90% 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3].通过导管送入左心耳封堵装置,封闭左心耳,隔绝左心耳血栓来源已经成为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新方法,可有效地预防卒中的发生[4].左心耳封堵术虽然临床应用较为成熟,但仍可能发生相关并发症[5].我们将介绍左心耳封堵术中几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 "PROTECT AF研究"和"PREVAIL研究"5年随访结果看左心耳封堵所面临的质疑与挑战

    作者:江立生;何奔

    左心耳封堵自2001年开始临床应用至今已走过17个年头,虽然该项技术在国内外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受到不少的质疑、甚至挑战.经过梳理发现,这些质疑与挑战主要集中在"理论上是否站得住脚""技术上是否可行"和"远期效果如何"三个方面,笔者针对这三方面的质疑与挑战,根据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数据,尤其是新近合并发布的"PROTECT AF研究"和"PREVAIL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1]谈谈笔者的看法.

  • 左心耳介入封堵预防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刘俊(综述);李劲宏(审校);方丕华(审校)

    大多数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OAC),以有效降低血栓形成与卒中风险。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因各种因素不能或不愿长期OAC治疗。由于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90%的左房血栓发生在左心耳内,因此通过介入封堵左心耳的方法“堵住”栓子形成的根源,可预防栓塞与卒中发生。从基础动物试验到临床试验,大量的研究结果不断地验证着各种不同封堵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介入术后残腔形成、围手术期抗栓方案等问题尚需研究。目前仍需谨慎把握左心耳封堵介入治疗适应证。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房颤动行左心耳封堵术二例

    作者:王宇彬;宋光远;张海彤;赵杰;楚建民;王靖;李晓枫;王建德;王巍;张澍;张文佳;张倩;杨跃进;吴永健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85岁.因"胸闷、胸痛20年,欲行左心耳封堵术"入院.2008年因剧烈胸痛诊为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三支病变,给予药物治疗.2013年行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术,于左前降支及右冠脉分别置入支架一枚,当时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中度狭窄,瓣口面积1.0 cm2,大跨瓣压差27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跨瓣压差14 mmHg,流速2.6 m/s,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7 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0%,术后给予药物治疗,病情好转.2016年1月17日周围血管计算机断层摄影(CT)造影示:左肾动脉起始部狭窄,髂外动脉狭窄50%,未予治疗.

  • 左心耳封堵术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佘飞;刘书旺;郭丽君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危害之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栓塞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左心耳结构及功能的深入认识,以及介入治疗器械及技术的发展,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一种可行的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方法.

  • 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

    作者:刘铮;刘俊;唐闽;申玉静;张竞涛;贾玉和;方丕华;张澍

    目的 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血栓栓塞事件与左心耳血栓相关.观察经皮左心耳封堵在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阜外医院单一病房的CHADS2评分≥1分的成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予以经皮左心耳植入术,并于术后1、3、6、12个月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有效性主要终点为脑卒中、心血管死亡、以及体循环栓塞的复合终点.安全性主要终点为大出血、心脏压塞、器械栓塞.结果 研究共纳入30例左心耳封堵患者,3例患者退出研究.随访6.3个月.有效性主要终点发生率为0,安全性主要终点发生率为7.7%.结论 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与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光记;孔彬;李奇;权大君;刘育;黄鹤

    目的 研究中国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LAAO)与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4年3月到2015年8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LAAO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5例(LAAO组).术后患者使用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至少3个月,在第3个月时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调整抗栓治疗,将双抗血小板改为单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同期选择25例使用华法林抗凝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均于患者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在随访期间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①安全性比较:LAAO组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术期有1例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无大出血、死亡、器械栓塞等并发症.随访1年内2组均无心脏压塞、器械相关的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LAAO组随访1年内有3例出血事件,华法林组有10例(P>0.05).但LAAO组在随访3个月后无出血事件,而华法林组有6例出血事件(P<0.05).②有效性比较:随访1年内,LAAO组与华法林组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结论 本研究初步提示中国房颤患者行LAAO预防血栓栓塞安全、有效,可减少3个月后出血事件.

  • 左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唐恺;张敬莹;赵冬冬;李双;朱梦云;陈维;徐亚伟

    目的 导管消融对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节律控制疗效确切,但仍不能完全去除脑卒中的风险.而左心耳封堵已在预防房颤脑卒中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联合左心耳封堵及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共入选自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脑卒中风险高危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平均年龄(75.6±4.3)岁.房颤病史平均(3.1±1.7)年.CHA2 DS2-VASc评分(4.3±1.9)分.所有患者都有脑卒中史,轻者仅表现为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重者表现为大面积脑梗死.术前3d内完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排除左心房内血栓.导管消融的术式是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终点为完成双侧肺静脉的电隔离;随即于左心耳内植入Lefort封堵器.术后45 d内口服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随后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6个月,之后长期维持口服阿司匹林.于第3、6、12、18、24个月时随访心律状态及脑卒中再发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术.平均随访(13.4±2.8)个月,有58例(85.3%)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无1例患者再发脑卒中.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心包渗液,未行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结论 对于脑卒中风险高危的房颤患者,同时行导管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是可行的,且安全、有效.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一站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作者:何斌;杜先锋;刘晶;郁一波;丰明俊;傅国华;方任远;陈晓敏;储慧民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安全性及手术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的脑卒中高危,不能耐受长期抗凝且症状明显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3±9.3)岁,房颤病史平均(36.7±44.9)个月.CHA2 DS2-VASc评分(4.8±1.5)分,HASBLED评分(3.5±1.1)分,行房颤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结果 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39例先行导管消融后行左心耳封堵,1 1例先行左心耳封堵后行导管消融.30例使用Watchman封堵器,20例使用ACP封堵器.围术期1例患者发生动静脉瘘,经局部压迫后动静脉瘘闭合.5例患者穿刺点瘀斑.2例患者术后3d内发生轻微心包积液,未行特殊处理而自行吸收.术后45 d随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耳封堵均达到成功标准,平均随访(9.4±3.1)个月,1例Watchman封堵患者术后5个月发现封堵器表面血栓.无1例发生脑卒中,维持窦性心律者42例(84%).结论 对于脑卒中风险高危,不能耐受长期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一站式”介入治疗可行并安全有效.

  • 左心耳封堵术7例临床病例报告

    作者:聂龙文;阿拉腾其木格;齐万涛;王智勇

    心房颤动是引起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脑卒中,轻者致残,重者致死.因此治疗房颤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脑卒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生率约5%[1].而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其栓子90%~100%源自左心耳,左心耳是房颤血栓栓塞的主要来源[2].故左心耳封堵术可以有效的预防脑卒中,同时又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长期口服华法令等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等并发症.我科室在2015年的5月份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为7例患者置入了左心耳封堵器.

  • 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围术期的护理现状

    作者:胡菁菁;陶月仙;张邢炜;熊妍哲

    本文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重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术前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空气栓塞的预防为重点,术后护理重点为伤口护理、抗凝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和健康教育,并强调医护团队中不同成员的重要性.

  • 作者:

    关键词:
  •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仲程豪;杨兵;周秀娟

    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显著增加,经皮左心耳封堵(LAAO)预防卒中的效果不差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LAAO术后需使用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以预防装置表面血栓形成.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可能合并其他病症,或需要与其他心脏介入手术同时进行,围术期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需要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尚无指南推荐,且各种情况下的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需进一步研究.

  • 左心耳封堵——房颤栓塞预防新手段

    作者:郭雪原;马长生

    本文主要对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3种置入装置,即PLAATO封堵装置、Amplatzer封堵装置和Watchman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概述.并且,通过实践和临床研究来看,左心耳封堵术可作为药物治疗预防房颤栓塞的重要补充之一,但其长期的有效性和疗效需要临床进一步验证.

  • 经皮左心耳封堵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婧;谢瑞芹

    心房颤动(房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脑栓塞是房颤主要的并发症.抗凝治疗仍然是预防房颤脑卒中的主要手段,但无论是华法林还是新型抗凝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相关的风险及禁忌,且依从性差.鉴于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90%以上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LAA),故对于一些栓塞风险高的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长期华法林替代治疗以降低新发脑卒中风险的另一选择.

  • 左心耳封堵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的预防作用

    作者:齐淑媛;田颖

    血栓栓塞事件是心房颤动(房颤)严重的并发症,及早识别并预防其栓塞风险至关重要.传统的抗凝治疗在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左心耳部被证实为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这一发现促使了经皮左心耳封堵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抗凝药物相比,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有效降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且适用于抗凝禁忌的房颤患者.目前,WATCHMAN与ACP封堵装置已被授权进入欧盟市场,LARIAT左心耳结扎装置也因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被美国FDA批准应用.经皮左心耳封堵及结扎术的适应证广,安全性高,有望成为多数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选择.

  • 综合护理干预在左心耳封堵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任敏陶;苏长连;邝利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左心耳封堵治疗心房颤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左心耳封堵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护理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左心耳封堵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中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左心耳封堵术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郁怡;冯向飞;于灜;张睿;李毅刚;孙锟

    目的 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PCLAA)术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PCLAA患者15例.术前RT-3DTEE选择封堵器大小;术中结合2D-TEE引导房隔穿刺,监测封堵器的输送和释放;术后即刻评价封堵疗效,术后3、12个月复查.结果 15例患者成功进行LAmbreTMPCLAA术,左心耳锚定区内径(21.60±4.08)mm,术中造影(CAG)锚定区内径(20.91±3.93)mm,后选择封堵器固定盘的大小为(26.13±4.69)mm.RT-3DTEE和CAG测量左心耳锚定区的相关性好(r=0.84,P=0.0001).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左心耳锚定区的RT-3DTEE和CAG测值有86.67%(13/15)数据点在一致性界限以内.术后即刻发现2例患者封堵器边缘有<3mm残余分流.术后3、12个月复查,所有患者封堵器形态良好,位置固定,表面均未见血栓形成.2例患者封堵器边缘仍有少量残余分流.结论 RT-3DTEE在PCLAA术及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RT-3D TEE测量左心耳锚定区内径与CAG测量值之间相关性好,两种方法一致性好.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