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优逝"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辉;曾铁英

    对于每一个生命来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独特的经历.然而,什么样的死亡才是人们心目中的优逝或是善终.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此还没有一个清晰的、一致认可的观点,国外研究表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优逝的理解及实现[1].中国传统文化重生讳死,对死亡的研究较少.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关注优生、优活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优逝.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优逝的研究,可为改善生命末端的生活质量、优化临终关怀的品质提供依据.

  • 中文版优逝期望量表信效度分析

    作者:曾铁英;毛秋婷;吴辉

    目的:译制中文版优逝期望量表,并分析检验其应用于国内医务人员以及普通人群的信效度。方法将Miyashita等研制的优逝期望量表( GDI)进行汉化和修订,形成中文版优逝期望量表,对59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测定量表各条目的鉴别能力,并测评其信效度。结果中文版优逝期望量表含18个条目,3个因子模型拟合较好,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2.890%,且每个条目在其公因上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3。各条目与其所属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558~0.778,Cronbach's α系数为0.894,分半系数为0.787。结论修订后的中文版优逝期望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国内医务人员以及普通人群应用此量表的水平程度。

    关键词: 优逝 期望 信度 效度
  • 终末期肿瘤患者的优逝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作者:杨红;陆宇晗;侯晓婷;国仁秀;王云;刘莉;顾怡蓉;孙宏玉

    目的 基于护士的角度调查终末期肿瘤患者的优逝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患者离世后3个月内,对其主管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从护士的角度评价终末期肿瘤患者的优逝现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月某医院离世的209例终末期肿瘤患者的主管护士101名,采用护士基本资料问卷、患者资料问卷、优逝调查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终末期肿瘤患者优逝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优逝水平得分为(243.00±39.21)分,其中独立性[(7.43±4.25)分]、身体和心理舒适[(8.17±4.82)分]、信仰和精神上的舒适[(8.53±4.72)分]3个因子的得分低,被尊重[(18.32±2.76)分]、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关系[(18.23±2.59)分]、自然死亡[(17.97±3.42)分]3个因子的得分高.患者所在科室、医疗付费方式、其主管护士是否接受专业培训经历、离世前3个月内接受治疗方式不同的患者优逝状况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351、2.158、-2.679、-2.993;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士的工作年限与终末期肿瘤患者优逝状况总分呈正相关(r=0.953,P<0.01).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所在科室为肿瘤内科、治疗方式、护士接受专业培训经历是终末期肿瘤患者优逝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终末期肿瘤患者总体优逝状况较差,加强护士安宁疗护的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有助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终末期护理质量.

  • 基于优逝理念的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面对亲人离世体验的研究

    作者:王凌云;韩琤琤;路琦;金琳;刘晓惠;陈小冬;郗然;赵玉娇

    目的:了解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面对亲人离世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立意取样选取26例接受着或接受过社区临终关怀的晚期癌症患者家属(18例患者已离世),进行3次小组式访谈,了解家属在面对亲人患重病即将离世前的思考、行为及感受,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分析法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主题一,家属对亲人的离世有客观认识,但多数不能坦然面对,只有少数能保持情绪稳定;主题二,家属回避与患者谈论死亡相关话题,患者对死亡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与逃避,有宗教信仰者除外。结论:家属现有的死亡观念不符合“优逝”理念,但可通过“优逝”教育逐步改变;而通过满足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为切入点,在日常关怀工作中慢慢递进的“优逝”教育方法针对性强,效果较好,有一定的社区医疗实践指导意义。

  • 基于优逝理念的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面对亲人离世体验的研究

    作者:王凌云;韩琤琤;路琦;金琳;刘晓惠;陈小冬;郗然;赵玉娇

    目的:了解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面对亲人离世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立意取样选取26例接受着或接受过社区临终关怀的晚期癌症患者家属(18例患者已离世),进行3次小组式访谈,了解家属在面对亲人患重病即将离世前的思考、行为及感受,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分析法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主题一,家属对亲人的离世有客观认识,但多数不能坦然面对,只有少数能保持情绪稳定;主题二,家属回避与患者谈论死亡相关话题,患者对死亡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与逃避,有宗教信仰者除外。结论:家属现有的死亡观念不符合“优逝”理念,但可通过“优逝”教育逐步改变;而通过满足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为切入点,在日常关怀工作中慢慢递进的“优逝”教育方法针对性强,效果较好,有一定的社区医疗实践指导意义。

  • 终末期癌症患者优逝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晓婷;陆宇晗;杨红;柏冬丽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虽然肿瘤治疗技术进展迅速,但肿瘤患者死亡率仍然较高.新数据[1]显示,我国在2013年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达222.9万,这一庞大疾病人群终末期的生活质量值得关注.现有调查研究[2]显示,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痛苦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虽然病情不能逆转,但呼吸机、人工喂养等生命支持措施还在使用,这无疑延长了患者痛苦的死亡过程,导致患者不能舒适、尊严地离世.随着近30余年姑息治疗在我国的推广,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日益被关注,优逝(good death)作为安宁疗护的终极目标也逐渐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尚缺乏优逝相关的研究.本文从优逝的定义、理论模型、测评工具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够引起国内医护人员及研究者的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达到促进终末期癌症患者优逝的目的.

  • 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优逝期望的认知调查

    作者:张梦露;杨梦;崔文香

    目的: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优逝的认知程度和需求的差异.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等确定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优逝期望的认知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延边大学48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论:调查的学生对优逝有着共同的期望,也存在个体差异,当代大学生应学会理解病人对优逝的期望,尤其是医类的学生更应将自身对优逝的理解同病人对优逝的理解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帮助病人实现优逝.

  • 晚期癌症患者优逝期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姚妮芳;张海云;钱晓岚

    目的 对晚期癌症患者优逝期望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优逝期望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开展优逝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56例,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优逝期望量表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晚期癌症患者优逝期望值均分为77.14分;调查对象对身心舒适、在喜欢地方逝去、 不成为负担、良好的家庭关系、独立自理、自然死亡、临终前的准备、对将来的把控,共8项优逝期望值较高;对维持希望和快乐、 良好的医患关系、环境舒适、获得个人尊重、自尊和美丽,共5项优势期望值中等,对个人使命的完成、接受足够的治疗、宗教信仰和精神慰藉、自觉意识、有人生价值,共5项期望值较低.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自知患病时长、职业、是否有危重患者接触史对晚期癌症患者优逝期望值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文化程度、自知患病时长、是否有危重患者接触史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并未避忌谈论优逝,在喜欢的地方、没有疼痛、在亲人的陪伴下、安详而有尊严地离世是其共同的优逝期望;临床开展优逝护理应重点对高龄、文化程度偏低、患病时长短、没有接触危重患者史的患者进行潜移默化地优逝影响.

  • 肿瘤科医护人员对病人优逝认知的质性研究

    作者:叶嘉慧;杨智慧;张立力

    [目的]调查肿瘤科医生、护士对临终病人优逝的认知.[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半结构式开放性访谈提纲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名医护人员优逝认知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优逝认知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强烈责任与义务感、维持病人希望和信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病人家属的重要作用、病人生命终末阶段医护人员优逝技术实施的两难境地.[结论]肿瘤科医护人员对优逝认知有了很大提高,但优逝技术的应用仍然不成熟,优逝课程培训有待提高.

  • 某高校护理及医学专业学生善终期望认知水平调查

    作者:肖媛媛;徐雅利;梁晓燕;李亚珂;刘冈;林蓓蕾

    [目的]调查某高校护生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善终期望认知水平.[方法]采用善终期望量表对某高校护生374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和医学生均在社会方面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心理方面认知水平尚可,而对生理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对疼痛方面的认知程度均不高.[结论]郑州市某高校护生和医学生善终期望认知水平基本符合善终理念,应加强无病理念的学习及死亡教育.

  • 中文版优逝量表在肿瘤科护士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作者:杨红;陆宇晗;康洁;孙宏玉

    目的 评价优逝量表在肿瘤科护士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 在我国台湾学者翻译的中文版本优逝量表基础上经专家评议、预试验进行进一步修订;对180名肿瘤科护士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 修订过的中文版优逝量表包含54个条目,语言通俗易懂,绝大多数受调查者能在25 min内完成,量表有效回收率100%.效度检验:I-CVI在0.67~1.00,整个量表的S-CVI/Ave为0.97.量表KMO值为0.863,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协同源量表及我国台湾版本量表的因子分析结果,保持了原有18个因子,其中10个核心因子及8个非核心因子.信度检验: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50;折半信度为0.832;核心因子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38;非核心因子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0.876.结论 修订的中文版优逝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为终末期患者的优逝状况的他评提供了有效的评估工具.

  • ICU护士对临终关怀认知和行为的质性研究

    作者:卢小丽;陈弟洪;余亚希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于临终关怀的认知、行为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深入访谈的形式,访谈11名护理过临终患者的ICU护士,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ICU护士认为临终关怀和安乐死有区别,对患者死亡存在多种感受,对临终患者的要求有一定认知,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多为非正式渠道,在实际工作中实施临终关怀服务很少,临终关怀受到心理护理技能、疼痛认知、医患关系、家属态度以及社会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影响等主题.结论 临终关怀需要关注患者及家属生理、心理及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应该增加教育力度,培养ICU护士专业技能,增加社会宣传,普及优逝理念,组建临终关怀团队,以为临终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服务.

  • 护生对优逝认知的期望调查

    作者:王霞;黄海珊;吴辉;曾铁英

    目的 了解护生对优逝期望的了解现状,以为医科院校开展生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优逝量表,对186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总量表得分3.89分,3个维度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3.73)、心理需求(3.90)和社会需求(4.05);91.9%~93.0%护生认为临终患者期待的是“有家人的支持”、“与想见的人见面”,而“没有疼痛”、“能够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没有连接医学仪器或管道”,赞同率分别是69.9%、65.0%、51.6%.结论 护生对优逝期望的了解更多的是在心理、社会层面上,而对更基本的生理层面上的认识仍显不足,医科院校需重视对护生的生死教育,启发护生对生命的深入思考.

  • 临终患者死亡质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作者:雷蕾;徐霞;林莉;张索飞;罗羽

    综述国内外临终患者死亡质量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姑息医疗资源、社会文化、死亡地点、照护人员及患者综合素质等.提出需加大姑息医疗资源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生前预嘱、尊严死宣教和因地制宜深入开展死亡质量研究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死亡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 安宁疗护服务实施方法的探索

    作者:孙奉英

    本文主要对实施安宁疗护的医护人员的培养方法以及安宁疗护的实施方法和存在的伦理、道德、法律等隐患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认为安宁疗护应顺应自然规律,改变现阶段过度就医的行为,缓解临终阶段大量人、财、物质资源的消耗,逐步促进理性就医行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