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纵隔感染的护理

    作者:龚仁蓉;林敏;朱小红;陈秒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纵隔感染的护理方法,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111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中5例发生纵隔感染,通过合理的纵隔冲洗,有效使用抗生素,进行充分的营养支持等护理,使患者在短期内得到了康复.结果 5例发生纵隔感染的患者中4例痊愈出院,1例在进行第二次手术过程中发生右心室破裂死亡.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能提高患者的痊愈率,同时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不同手术策略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病变的影响

    作者:任培军;程兆云;赵子牛;葛振伟;王圣;周胜凯;孙俊杰;胡俊龙;轩继中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桥血管病变特点并探讨不同手术策略对桥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CABG术后因再发心肌缺血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共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桥血管病变(桥血管造影显示狭窄≥75%或出现“线样征”)80例,自体冠状动脉病变加重(未搭桥冠状动脉狭窄从<75%加重到≥75%)46例.对80例桥血管病变患者的259支桥血管及其吻合口进行评估,单支桥140支,序贯桥119支,平均3.2支/人,其中左乳内动脉桥72支、左桡动脉桥8支、右桡动脉桥3支、大隐静脉桥176支.结果 ①桥血管病变患者80例,构成比63.5%;自体冠状动脉病变加重患者46例,构成比36.5%.②靶血管直径≥1.5 mm和直径<1.5 mm的桥血管病变率分别为22.9%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支桥、序贯桥病变率分别为25.0%、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桥血管病变是CABG术后患者再发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术中尽可能选择直径1.5 mm以上的靶血管吻合,采用序贯吻合技术不增加桥血管病变率.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高血糖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樊国亮;邢志俐;张庆祥;李秀勇;李民;徐伟丽;修宗谊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发生高血糖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2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发生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 A 组(32例)和 B 组(30例),给予普通胰岛素中心静脉泵入,每1~2小时监测血糖,A 组控制血糖在8.4~11.1 mmol/ L,B 组控制血糖在4.4~8.3 mmol/ L,采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Ⅲ)评分及相关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 A 组比较,B 组 APACHEⅢ评分自术后1 e 起均明显降低[第1天为(74.5±21.6)分与(59.2±24.2)分;第2天为(72.3±22.0)分与(56.3±19.4)分;第3天为(66.7±25.1)分与(52.4±18.5)分](P 均<0.05);呼吸机应用时间明显缩短[(25.3±9.2)h 与(15.5±4.4)h,P =0.02];术后 ICU 滞留时间明显缩短[(4.2±1.2)e 与(3.1±0.4)e,P =0.04);与 A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 组患者呼吸功能不全(18.8%与10.0%,P =0.03)、肾脏功能不全(12.5%与3.3%,P =0.04)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率(12.5%与6.7%,P =0.03)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危重患者血糖在4.4~8.3 mmol/ L 水平可保护脏器功能,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改善预后。

  • 1例非体外循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病人的护理

    作者:周巧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 ,常规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是发展比较成熟的手术方式,但手术创伤大,体外循环和低温对机体的损害是明显的,如组织灌注不足、无菌性炎症、血液稀释、脑卒中、肝肾功能损害等.随着微创冠状动脉外科的兴起,特别是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OPCABG) ,术后可降低病死率和围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病人围术期用药,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治疗费用的,比常规的术式更有优势[1].在心脏搭桥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起到重要作用,IABP是目前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而有效的临时性机械辅助循环装置[2].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血,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供氧.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射血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以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我科去年11月收治了1例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在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IABP置入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转危为安.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问卷的研制

    作者:孟鑫;王爱平;金娜;王春;谷天祥;王秀玲

    目的 开发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 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操作性定义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形成条目池.由4名心脏外科治疗和护理专家和10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对问卷修改后形成初始问卷.对205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192份.经过条目筛选后的28个条目进入因子分析,用主成分分析并正交旋转得到5个主因子,问卷结构和初设计基本一致.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格朗巴赫系数为0.881.2周后再次测量30份,2次测量的相关系数为0.912~0.982(P< 0.01).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CABG术后早期心房颤动患者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

    作者:程少麟;石开虎;徐盛松

    选择我院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35例,患者术前、术后均检测白介素(IL)-8和IL-10水平.结果 显示术后出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患者11例,房颤组患者IL-8(术后2 h、1、2 d)和IL-10(术后1 d)水平较非房颤组均升高(P<0.01).表明房颤是CABG术后并发症之一,炎症因子能够引起术后房颤的发生和发展.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双眼急性视力丧失1例

    作者:石安娜;李颖洁;王永波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60岁,工人.因胸痛1 h于2008年8月9日急诊入心血管内科.入院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功能 1级);②高血压病3级;③Ⅱ型糖尿病;④高血脂症.因患者病情危重立即进行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心脏病变血管为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不规则钙化.

  •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呼吸系统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陈文敏;刘雪莲

    冠心病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之一,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老年患者数量亦随之增加,我院心胸外科ICU自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对55例60岁以上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进行重点监护,使其尽快从麻醉状态清醒,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有效预防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并维持正常血氧水平,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 黄芩苷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作用机制初探

    作者:王继勇;程宇星;谢晓华;李惠东;周文高;郭亚雄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CABG远期效果的主要的并发症.黄芩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作用,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均有影响,同时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些药理作用都与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CABG术后并发症的主要药物.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中药治疗进展

    作者:夏巴提·海依拉提;张婧妍;洪军

    冠脉搭桥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主要方法之一.冠状动脉搭桥术如今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心肌梗死病死率,显著改善心功能,但还没有完全解决术后支架内血栓和慢血流、再狭窄、肾功能损害等问题,部分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心律失常依然存在.通过中药干预治疗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而提高远期疗效,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及研究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冠脉搭桥术后中药治疗进展做初步探讨.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急救中的应用

    作者:邹弘麟;赵斌;蒋立虹

    自1998年6月~2005年7月间,对2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病人及6例瓣膜置换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辅助的病人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进行急救,25例CABG病人有21例术后出现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4例术前顽固性心绞痛,除瓣膜置换3例未抢救成功外,25例CABG病人均获救治,本文回顾性总结了IABP在心脏外科围术期的应用经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