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科小儿不同全麻方式苏醒期躁动与清醒时间的比较

    作者:陈红斌;陈正华;张静琳;沈卫华

    目的 比较眼科手术患儿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PR)、丙泊酚-七氟醚静吸复合(PS)和七氟醚吸入(S)三种全麻方式苏醒期躁动及意识清醒的情况.方法 选择90例ASA Ⅰ~Ⅱ级4~9岁患儿,其中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额肌悬吊术各45例,随机等比分成PR组、PS组和S组(n=30).观察拔管后1~40 min七个时段三组患儿躁动(五级躁动评分≥4分者)的发生率及清醒时间.结果 拔管后10、15、20、30 min四个时段S组与PR组及PS组比较,躁动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15 min发生率高(P<0.01),PR组与PS组比较,各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与PS组及S组比较,清醒时间显著减少(P<0.01),PS组与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而且清醒时间短,苏醒质量优于其他两种麻醉.

  • 睑袋整形应用解剖及手术进展

    作者:姜方震;程健

    睑袋整形术是常见的眼部美容外科手术之一,居中老年整形术之首位.随着眼睑、眶周乃至面中部局部解剖研究的深入,手术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不仅丰富了眶区的解剖理论,而且提高了手术效果.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睑袋相关解剖学研究和手术进展做一综述.

  • 被动牵拉试验在Yokoyama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建民;张馨心;范雷波;吕兆琴;乔运锋;李文俊;吴战斌

    目的:探讨被动牵拉试验在Yokoyama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例(4眼)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患者行Yokoyama术的临床资料。手术全程均行被动牵拉试验。结果4眼术前平均内斜视角度为118.75△,平均垂直斜视度15△,被动牵拉试验眼球外转、上转有限制。术后平均内斜视角度为10△,平均垂直斜视度2△,被动牵拉试验眼球外转、上转无限制。平均随访时间4.5月,术后情况保持稳定。结论在Yokoyama手术过程中全程采用被动牵拉试验,不但可以确定内直肌限制因素的强弱,还可以定量确定内直肌的后徙量。

  • 病理性近视眼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后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与血流改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熙芳;乔利亚;李晓霞;马楠;李猛;管征;王怀洲;王宁利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后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厚度及血流改变,为后巩膜加固手术应用于病理性近视眼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开放性、单一治疗组的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4至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行后巩膜加固术的10例病理性近视眼患者的20只眼进行OCT血管成像的放射线扫描及黄斑区3 mm×3 mm血流模式扫描。分析后巩膜加固术前及术后60 d黄斑中心凹及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 mm位置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及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血流密度及血流指数的变化,同时对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及佳矫正视力的变化进行比较。正态性分布数据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应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结果本组患者包括男性5例(10只眼),女性5例(10只眼),平均年龄(35.5±4.2)岁。术后60 d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及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1.89,0.20;P>0.05)。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显著降低(Z=-2.58,P=0.01),黄斑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 mm位置视网膜厚度(t=0.44,P=0.67;t=0.05,P=0.96;Z=0.87,t=0.64, Z=-0.78,P=0.99)及脉络膜厚度(t=-0.12,-0.25,0.53,-0.91,1.20;P>0.05)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分别为(48.18±4.56)%和(31.47±5.11)%,较术前的(33.82±4.33)%和(14.29±3.89)%显著增加(t=2.66,P=0.02;t=3.16,P=0.01)。术后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膜血流指数(0.044±0.005、0.025±0.005)较术前(0.028±0.004、0.010±0.003)显著增加(t=2.59,P=0.02;t=2.95, P=0.01),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膜血流面积、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血流密度及血流指数较术前无明显增加。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浅层及深层视网膜血流明显增加,脉络膜厚度无明显增厚,可使病理性近视眼患者黄斑区血流循环明显改善。本研究结果为后巩膜加固改善病理性近视眼黄斑区血流循环提供了可靠依据。(中华眼科杂志,2017,53:39-45)

  • V征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

    作者:余新平;麦光焕;余焕云;陈静嫦;邓大明;林小铭;吴河坪

    目的探讨V征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63例因V征斜视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患者,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手术前、后的斜视度数,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斜肌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状态.平均随访时间为8.2个月.结果 62例(98.4%)患者合并双眼或单眼下斜肌功能亢进(+2或+3),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1例患者合并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1),仅行水平直肌后退缩短术.术前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为25.6△,随访末期为4.5△.48例外斜视V征患者术前水平斜视度数为(外斜)37.2△,随访末期为(内斜)3.4△,其中38例(79.2%)患者的斜视度数<±10△;15例内斜视V征患者术前水平斜视度数为50.6△,随访末期为(内斜)2.4△,其中11例(73.3%)患者的斜视度数<10△.术后21例(33.3%)患者恢复立体视功能.结论 V征斜视患者多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减弱下斜肌功能可有效矫治V征斜视,常规斜视矫正方法可有效矫正水平斜视;术后患者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中华眼科杂志,2005,41:585-589)

  • 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矫治高度近视眼的初步报告

    作者:俞阿勇;林振德;王勤美;罗书科;李斌;钟兴武

    目的 研究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PIOL)矫治高度近视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高度近视眼患者13例(25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15.63±3.51)D植入ICPIOL.术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压、角膜、前房、瞳孔、ICPIOL和晶状体、眼底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 d、7 d及1、3、6、12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佳矫正视力(BCVA)和SE显著改善.术后1年时,所有眼UCVA均≥0.5,其中≥0.8有71.43%;BCVA未见下降,95.24%提高≥2行,4.76%提高1行;所有眼的屈光状态均稳定在±2.00 D,其中±0.50 D有71.43%,±1.00 D有85.71%.术后1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统计学意义.除了7只眼术中在夹持虹膜固定ICPIOL时有轻度虹膜脱色素,1只眼主切口渗漏于术后第2天重新缝合外,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ICPIOL矫治高度近视术后1年内安全、有效.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 肌腹下眶-球硅管连接术治疗固定性斜视

    作者:裴重刚;付新元;缪超英;高桂平;钟修梁

    目的探讨在麻痹肌肌腹下行眶-球硅管连接术治疗固定性斜视的疗效.方法收集23例(23只眼)固定性斜视患者,其中内斜视22例,外斜视1例;11例为全固定性斜视,12例为亚固定性斜视(9例斜视眼可转动,但无法达到正视位,3例斜视眼转动可达到正视位).行拮抗肌后退术后,用直径为1 mm的硅管经麻痹肌腹下连接眦部眶骨膜和麻痹肌止端前巩膜.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眼位和眼球运动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后眼位均恢复至正视位.术眼可向麻痹肌侧转动达25%、50%及75%正常幅度者分别为5例、2例及3例.结论肌腹下眶-球硅管连接术借用硅胶的弹性,起到被动牵拉作用以矫正斜视,是治疗固定性斜视的可行方法,同时该手术具有硅胶不外露的优点.

  • 手术方式和术后眼位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袁超群;竺慧;朱君雅;肖理想;张祺;刘虎

    目的 评估术后3个月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眼位对间歇性外斜视(IXT)患者及其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共招募180例行斜视手术的IXT患者(2~17岁).对每位患者的一位家长分别于术前1周内、术后3个月采用2种中文版间歇性外斜视生活质量评估量表(CIXTQ)进行调查,即家长代理量表[用于家长评估儿童的生活质量(HRQoL)]和家长量表(用于家长评估自身的生活质量HRQoL).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眼手术组(58例)与双眼手术组(122例).根据术后3个月的眼位分为欠矫组(24例)、成功组(135例)、过矫组(21例).分析:(1)手术前后CIXTQ量表得分的差异;(2)不同手术方式手术前后CIXTQ量表得分的差异;(3)不同术后眼位手术前后CIXTQ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 术后3个月时,家长代理量表、家长量表的功能、社会心理及手术维度的得分分别为(79.42±23.00)、(55.18±25.63)、(65.27±29.16)、(51.44±28.71)分,相比术前(66.61±25.25)、(37.21±22.28)、(47.60±27.13)、(28.02±24.47)、(40.66±22.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85,-11.361,-10.856,-11.622;P< 0.001).单眼手术组家长代理量表、家长量表的功能、社会心理及手术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3.79±17.53)、(19.04±17.87)、(19.73±22.97)、(23.71±29.40)分,双眼手术组分别为(13.07±18.94)、(17.47士22.70)、(16.98±21.57)、(23.67±26.2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2,0.462,0.781,0.009;P>0.05).欠矫组家长代理量表、家长量表的功能、社会心理及手术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9.27±15.40)、(23.70±13.91)、(20.92±10.59)、(28.65±23.16)分,成功组分别为(16.40±19.94)、(22.72±18.32)、(22.38±19.51)、(28.52±24.61)分,过矫组分别为(-12.20±17.64)、(-20.68±20.00)、(-19.56±27.26)、(-16.07±2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27,54.236,41.784,31.943;P<0.001).与术前相比,术后欠矫组与成功组家长代理量表及家长量表3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39~-6.059,P<0.05),而过矫组的得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0~4.391,P<0.05).结论 术后3个月时,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IXT患者及其家长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术后眼位明显影响术后IXT患者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欠矫或成功均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而过矫却明显降低生活质量.

  • 内直肌与外直肌同时后徙治疗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明美;赵堪兴;张伟;郭新;朱丽娜;马惠芝;岳以英;杜翠琴;陈霞;李宁东

    目的 评价内、外直肌同时后徙治疗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对16例因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而采用内、外直肌同时后徙的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观察项目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类型和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效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到1年.结果 单眼受累15例,双眼受累1例.Ⅰ型患者共3例,其中内斜视1例,原在位无斜视2例;Ⅲ型患者共13例,其中内斜视6例(7只眼),外斜视1例,原在位无斜视6例.10例患者存在明显的代偿头位,所有患者患眼企图内转时存在急速上转和(或)下转现象及不同程度的眼球后退症状.所有患者均行内、外直肌同时后徙,根据斜视类型不同,内直肌后徙量为5~7 mm,外直肌后徙量为3~9 mm,其中2例联合外直肌Y形劈开.术后患者原在位眼位均为正位,代偿头位明显改善或消失,眼球后退现象及睑裂变化明显改善.患眼内转时急速的上转、下转现象改善或消失,联合外直肌Y形劈开加后徙术式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单眼内、外直肌同时后徙能有效的改善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的眼球后退症状及内转时急速的上转、下转现象,对于Ⅲ型原在位无明显斜视及代偿头位但伴有明显眼球后退的患者可采用此法改善外观.内、外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Y形劈开对解决患眼内转时急速的上转、下转现象作用明显.

  • 颅眶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作者:吴桐;孙丰源;唐东润;徐良

    目的 探讨颅眶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2009年9月至2012年2月间所诊治的颅眶交界性肿瘤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行CT和MRI检查,均显示颅眶交界性病变,其中实施手术16例,放射治疗6例.结果 22例中骨样骨瘤2例,脑膜瘤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黏液囊肿2例,神经鞘瘤2例,泪腺腺样囊性癌2例,转移癌2例,横纹肌肉瘤2例,其他6例患者行放射治疗无病理诊断.8例患者行开眶手术切除肿瘤,包括眶内容物切除(1/8),前路开眶(3/8)以及外侧开眶(4/8);8例经颅切除肿瘤,包括额颞眶顶入路(3/8)和翼点入路经颅肿瘤切除(5/8).术后视力提高3例,无变化10例,下降3例,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2例;经颅手术入路患者中,术后出现眼球运动障碍者1例,上睑下垂1例,球结膜水肿1例,经开眶入路手术者,发生上述并发症分别为7例、5例、6例;放疗患者经影像学复查,肿瘤体积缩小4例,无变化2例.结论 颅眶交界性肿瘤临床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结合MRI强化显像技术有利于肿瘤的鉴别诊断.经颅切除颅-眶交界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术入路.

  •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度数的计算

    作者:胡博杰;赵少贞;Peter Tseng

    目的 分析应用HolladayⅡ公式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度数的准确性.方法 角膜屈光手术后患者15例(15只眼),分成两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IOL植入术.第一组(8只眼)应用HolladayⅡ公式进行IOL度数计算,角膜屈光度根据手术医师经验计算获得,为KS.第二组(7只眼)应用同一公式,但角膜屈光度应用患者的屈光度数计算获得,为KR.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1个月的屈光度数与术前的预期屈光度数,并应用两者差的绝对值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1个月的角膜屈光度数与术前预期屈光度数差的绝对值平均值依次为(0.90±0.22)D和(0.99±0.22)D.结论 应用HolladayⅡ公式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时植入IOL度数的准确性相对较高.KS与KR在HolladayⅡ公式中应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24例眼眶异物诊断和治疗分析

    作者:朱豫;LI Zhi-gang;张效房

    目的 分析目前眼眶异物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眼眶异物患者24例,根据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了解目前眼眶异物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植物性异物11例,金属异物6例,玻璃异物2例,其他5例.18例曾行清创缝合术,12例曾行异物取出术,7例曾行3次以上各类手术.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1)受伤情况询问不详、对眶内异物存留认识不足;(2)未进行必要的CT检查;(3)不能正确阅读CT片,CT显示异物而未能诊断;(4)急诊清创处理、以及后续的化脓性感染切开引流,均未进行必要的探查;(5)对植物性和塑料异物,仅满足术中取出一个或数个异物;(6)对眼眶解剖结构不熟悉,手术技术不熟练,不能取出异物甚至将其推向深处;(7)再次手术时未重新进行必要的CT检查;(8)麻醉方式选择不当.局部麻醉下,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结论 眼科医师应掌握眶内解剖结构、影像学和眶内异物的诊断,熟悉眼眶手术入路,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中华眼群杂志,2008,44:676-680)

  • 吲哚青绿染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安全性及疗效的研究

    作者:施祥;孙晓东

    目的 探讨吲哚青绿染色对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60只眼)因特发性黄斑前膜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照相、OCT检查,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主观症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椭圆体区的变化.对手术中是否采用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分为两组:吲哚青绿组32只眼,对照组28只眼.术前椭圆体区完整26只眼,不完整34只眼.对各项指标进行正态性分析,正态数据的采用t检验;非正态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分布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患者年龄28~79岁,平均(60.3±10.9)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左眼25例,右眼35例.60例患者中,随访6个月视力提高38只眼(63.33%),视力不变21只眼(35.00%),视力下降1只眼(1.67%).术前佳矫正视力平均值(LogMar)为0.85±0.44,术后1、3、6个月分别为0.57±0.40、0.54±0.42、0.54±0.42,术后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155,4.268,4.268;P<0.05).OCT检查示60例患者术前CRT为(578.45±144.61)μm,术后1、3、6个月分别为(466.31±87.80)、(442.33±98.92)、(417.15±96.49)μm,术后CRT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87,5.495,6.304;P<0.05),呈进行性下降,与视力恢复趋势一致.吲哚青绿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和CRT差异不明显.椭圆体区完整组术前佳矫正视力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要明显好于椭圆体区不完整组.椭圆体区完整组26例有15例观察到术后1个月椭圆体区的紊乱或断裂,术后3及6个月的随访中逐渐恢复.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吲哚青绿染色下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安全有效,术后患者的视力、视物变形症状、视网膜组织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术前椭圆体区完整的患者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虽然术后可能出现一过性的椭圆体区的紊乱或断裂,但能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而在术中采用吲哚青绿辅助内界膜剥除可以帮助顺利完成手术且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 新疆地区63例眼眶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薛峥;田艳明;乔磊;高晓唯;郭宁;刘冠禹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眼眶肿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分类、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解放军474医院在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包括各民族的63例(64只眼)眼眶肿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以良性肿瘤为主,民族分布为:汉族37例,维族16例(16只眼),回族4例,蒙古族3例,哈萨克族3例.血管性肿瘤占大多数,其次为囊肿、炎性假瘤、神经源性肿瘤、泪腺混合瘤、脂肪瘤、包虫.恶性肿瘤以横纹肌肉瘤和泪腺腺癌为主,其次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方式以眶部皮肤入路或前部开眶为主,其次为经外眦切开联合下穹隆结膜入路、经外侧壁开眶.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为视力下降,2例炎性假瘤患者出现复发.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眼眶肿瘤类型及发病情况与其他地区眼眶肿瘤发病情况基本一致;眼眶包虫具有地域特异性;手术摘除是主要而有效的治疗方式,预后与肿瘤累及范围、术前的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理以及临床经验技巧有关.

  • 部分直肌转位术治疗外直肌完全麻痹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睿;张晓慧;邹蕾蕾;黄莉雯;刘红;刘艳;周行涛;周浩

    目的 探讨外直肌完全麻痹斜视患者的术式选择、影响因素及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加强的部分直肌转位术治疗外直肌完全麻痹的内斜患者共28例(31只眼),对术前及术后眼位、代偿头位、复视、双眼单视注视野以及眼球运动等进行比较分析.对术前及术后双眼单视注视野,麻痹眼的运动情况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依据牵拉实验以及术前术后检查结果,28例患者(31只眼)中,8只眼行单纯直肌转位术,10只眼行麻痹肌的拮抗肌后退术及直肌转位术,7只眼行直肌转位术及对侧眼配偶肌后退术,6只眼行直肌转位术、对侧眼配偶肌后退术及麻痹肌的拮抗肌后退术.术后3~8个月(平均5个月),28例患者中术后第一眼位完全正位者17例,其余患者均轻度欠矫在10△以内.27例术前有复视及代偿头位的患者中,26例术后第一眼位复视及代偿头位消失,1例双眼外直肌完全麻痹患者,术后残余10△,第一眼位主诉仍有复视并伴轻度代偿头位,予配戴三棱镜矫正,患者复视及代偿头位消失.所有患者双眼注视野从术前的27.0°±6.4°扩大到术后的40.5°±4.8°(t=-34.692,P<0.001),受累眼的眼球运动从术前的-4.9±0.4增加到术后的-2.9±0.9(t=-13.418,P<0.001).结论 加强的部分直肌转位术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外直肌完全麻痹内斜患者的第一眼位,消除患者异常头位以及第一眼位的复视,提高受累眼眼球运动能力,显著扩大患者双眼单视范围.在确定手术方式和术式的先后顺序时,麻痹肌的拮抗肌的被动牵拉实验是一个关键因素.

  • 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李略;董方田;叶俊杰

    目的 探讨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 为系列病例研究.对近10年首诊眼科≤14岁的33例(36只眼)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36只眼)中,男性26例(78.8%),女性7例.患儿首诊年龄中位数为12岁.双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0例(30.3%);合并对侧眼异常22例(66.7%).31只眼(86.1%)具有至少1种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有眼部钝挫伤史13只眼(36.1%),合并先天性或发育性眼部结构异常11只眼(30.6%),有高度近视和其他内眼手术史者各7只眼(19.4%),合并眼后节炎性反应3只眼(8.3%).术前发生黄斑脱离28只眼(77.8%).随诊时间中位数为12个月.每只眼经历1~5次手术,平均1.9次.终随诊时,硅油仍然在位4只眼,29只眼(90.6%)视网膜复位.预示术后视力差的因素:术前视力为手动或更低(P=0.001),黄斑脱离(P=0.003),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级(P=0.000),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术(P=0.002)和使用硅油(P=o.005).结论 有眼部钝挫伤史和先天性或发育性眼部结构异常是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见的危险因素.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使大多数患儿视网膜复位.预示患儿术后视力差的因素与成人相同.对具有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危险因素的儿童应定期随诊.

  • 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屠颖;魏文斌;周丹

    目的 探讨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17只眼)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病情转归.结果 16例(17只眼)患者均有眼部钝挫伤史、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均行巩膜外冷冻-硅胶外加压-环扎术,其中13只眼放视网膜下液,4只眼联合行玻璃体腔注气,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眼球钝挫伤后,多位于鼻上象限,超声活体显微镜、前房角镜及间接检眼镜结合巩膜压迫法检查有利于诊断,巩膜扣带术治疗成功率高.

  • 颅眶沟通性肿瘤经颅手术及其并发症

    作者:许雪亮;马建荣;XIANG Qian;江海渡;YI Wen-shu;王成业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性肿瘤翼点入路经颅手术方法和技巧改进,总结其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讨论避免手术损伤眶内正常组织的注意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37例颅眶沟通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翼点入路术式开颅,根据需要,用咬骨钳咬除眼眶内侧壁或外侧壁,去除眶顶板,小心分离并保护眶尖部能够显露的各眼外肌,用冷冻头冷冻肿瘤的眶内部分,小心分离其周围组织直至肿瘤摘除.如果肿瘤突破硬脑膜进入脑实质,则由神经外科医师处理其颅内部分.结果 37例患者中,32例一次性完整摘除,5例因肿瘤广泛侵犯海绵窦或是蝶鞍,作姑息性摘除.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良性肿瘤28例,占75.67%(28/37),恶性肿瘤9例,占24.32%(9/37).常见的肿瘤是脑膜瘤,11例,占29.73%(11/37).多的并发症是眼外肌损伤,21例,占56.76%(21/37).严重的并发症是视力丧失,4例,占10.81%(4/37).结论 翼点入路经颅手术摘除颅眶沟通性肿瘤,易于暴露,手术视野好,肿瘤易于摘除.术中注意保护眶后部重要组织,可以减少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华眼群杂志,2008,44:696-699)

  • 结膜新月形切除术与双极电凝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江利红;张兴儒;张靖华;应坚;史春;李青松

    目的 探讨结膜新月形切除术与双极电凝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60例(60只眼)结膜松弛症手术病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只眼.一组行双极电凝治疗术,另一组行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术后眼表面疾病指数( OSDI)积分、结膜松弛的程度、泪河高度、BUT、手术并发症、手术操作时间来评价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双极电凝治疗术与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术后8周OSDI积分分别为(7.80±2.46)、(8.46±2.36)分,松弛结膜残留积分分别为2分及3分,泪河正常眼比例分别为86.6% (26/30)及93.3% (28/30),BUT≥10 s的眼比例分别为56.6% (17/30)及60.0% (18/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7,1.29;x2=0.741,0.069;P >0.05).术后8周双极电凝术并发症积分低比结膜新月形切除术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29);双极电凝手术操作时间(9.53±3.15) min短于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的(18.59±7.6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75,P=0.000).结论 结膜松弛症行双极电凝和松弛结膜新月形切除具有相当的疗效,双极电凝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方法更简便.

  • 结膜切除与结膜切除并巩膜固定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小强;陈凤菊;汤欣

    目的 比较结膜切除与结膜切除并巩膜固定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33例(33只眼)结膜松弛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纯切除组和切除固定组.单纯切除组行单纯结膜切除术,切除固定组行结膜切除和巩膜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结膜松弛情况、BUT及反映主观症状的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积分情况.术后结膜松弛情况和BUT的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法,OSDI分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术后6个月单纯切除组结膜松弛者比例为6/16,切除固定组结膜松弛者比例为1/17,丽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9).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BUT正常比例(单纯切除组:8/16、9/16、10/16,切除固定组:8/17、10/17、11/17)均较术前提高(单纯切除组:3/16,切除固定组:4/17),术后6个月时A、B两组BUT正常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切除组P=0.029,切除固定组P=0.037),但术后各时间点上两组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两组术后6个月时OSDI分值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单纯切除组:术前22.35±14.68,术后6个月7.76±2.42,切除固定组:术前21.83±15.73,术后6个月7.21±2.39),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切除组:t=6.598,P<0.01,切除固定组:t=6.603,P <0.01),但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647,P=0.537).结论 结膜切除与结膜切除并巩膜固定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后者复发率更低.

274 条记录 2/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