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学生自卑感在亲密恐惧与童年期创伤经历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冀云;赵斌;马艳杰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卑感在亲密恐惧和童年期创伤经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420名(男生72人,女生324人;年龄18~24岁),采用亲密恐惧量表(FIS)、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和自卑感量表(FIS)进行测量。使用回归分析与 Bootstrap 程序对自卑感在亲密恐惧与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CTQ 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与亲密恐惧量表、自卑感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 =0.18~0.55,均 P <0.05);自卑感量表各维度得分与亲密恐惧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r=0.24~0.44,均 P <0.05)。儿童期创伤经历对亲密恐惧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1,P <0.01);自卑感在亲密恐惧与儿童期创伤经历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结论:自卑感在童年期创伤经历与亲密恐惧间具有中介作用。

  • 服刑人员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及与羞耻感、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关系

    作者:李瑶;徐凯文;王雨吟;钱铭怡;曹广健;刘忠兆;李世杰;钟杰

    目的:考察服刑人员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比例,并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羞耻感、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的关系,建立三者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800名服刑人员,获有效问卷2690份,其中男性2410人,女性280人.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CTQ)和羞耻量表(SES)进行测查.结果:服刑人员中反社会人格障碍所占的比例为45.8%.反社会人格障碍、羞耻感各分量表和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各分量表得分之间呈正相关(r =0.08 -0.33;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羞耻感在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GFI =0.94,AGFI=0.88,NFI=0.93,RMSEA =0.1).结论:服刑人员中,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比例较高.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可能与个体在童年期受到虐待和忽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羞耻感有关.

  • 边缘型人格障碍大学生的童年期创伤经历特征

    作者:黄灿泽;宋东峰;栾融融;温雅;傅文青

    目的: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大学生的童年期创伤经历特征.方法:用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ersonality Diagnosis Questionnaire-~(4+),PDQ-~(4+))从3227名二、三年级本科生中筛选出边缘型阳性者293例,用个性障碍晤谈手册第四版(Personality Disorder Interview,PDI-Ⅳ)半定式晤谈法进一步筛选出BPD患者(得分>5分)31例.从PDQ-~(4+)划界分阴性的大学生中按年龄和性别比随机选取114例为对照组.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①在PDQ-~(4+)筛查中,总体的边缘型分量表分为(2.62±1.70);31例BPD患者中女18例,男13例,女性CTQ-SF不良环境因子得分高于男性[(13.63±4.54)vs.(9.83±1.95),P<0.01].②BPD组的CTQ-SF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如,情感虐待(2.11±0.77)vs.(1.66±0.49),P<0.01].结论: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童年期创伤经历,而且这种创伤经历存在性别差异.

  • 新兵边缘型人格倾向与童年期创伤经历、成人依恋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作者:赵晓瑾;李红政;陈海燕;周宏奎;雷美英;赵立琼

    目的 探讨新兵中边缘型人格倾向与童年期创伤经历、成人依恋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AA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013年秋季某部1 894名入伍新兵施测.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边缘型人格倾向得分在依恋亲近、依赖及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中较低,在其他各维度中较高,除父亲偏爱被试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边缘型人格倾向得分与依恋亲近、依赖及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329,-0.481,-0.225,-0.223;P<0.05),与CTQ的各因子(r=0.218~0.447,P<0.05)、AAS的依恋焦虑(r=0.583,P<0.05)及EMBU中除父亲偏爱被试(r=0.079,P>0.05)外的其他各因子(r=0.113~0.446,P<0.05)呈正相关;(3)童年期情感虐待、性虐待及依恋焦虑对边缘型人格倾向均有正向预测l作用,依恋依赖对其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解释边缘型人格倾向得分总变异的48.3% (F=24.632,P<0.05).结论 童年期情感虐待、性虐待及依恋焦虑是边缘型人格倾向的危险因素.

  • 男性暴力罪犯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的关系

    作者:李宝花;王彬;张金响;张增;刘贵献;胡峻梅

    目的 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关系,为减少或预防暴力犯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冲动性和攻击性量表、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hildhood Tmuma Questionnaire.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0名犯人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暴力犯组的运动冲动性、冲动总水平、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水平、敌意水平、自我攻击水平及攻击性总分等因子得分高于非暴力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力犯中无计划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冲动总水平和童年期创伤各因子均呈正相关;敌意水平、自我攻击水平、攻击总水平与童年期创伤的五个因子均呈正相关,而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水平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呈正相关.结论 暴力犯有明显的冲动及攻击性,更容易失去理智,产生暴力攻击行为;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的冲动、攻击性,从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可能.

  • 成年男性暴力犯罪人员的三维人格特征及其与童年期创伤的关系

    作者:刘贵献;王彬;李宝花;张金响;胡峻梅

    目的 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三维人格特征和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特点及两者问的关系,为暴力犯罪的心理矫治及其犯罪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三维人格问卷、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0名对象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是否暴力犯罪者分为两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后将TPQ与CTQ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暴力犯罪组寻求刺激维度及NS4因子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奖赏依赖维度及RDI、RD3因子低于非暴力犯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余维度及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力犯罪组童年期创伤史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等因子分均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三维人格量表寻求刺激维度和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躲避伤害维度和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因子呈正相关(P<0.05或0.01),而奖赏依赖维度则和童年期创伤的五个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暴力犯具有冲动、探索、易变、兴奋、脾气急蹂、外向和不守陈规等人格特征.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的冲动、攻击性,从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几率,因而暴力犯心理矫治时要了解其人格特征,结合其童年期的经历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 童年期创伤经历与自尊对新兵抑郁的影响

    作者:李红政;陈海燕;雷美英;王周然;王创

    目的:了解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新兵抑郁的影响,探讨自尊在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抑郁关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自尊量表(SES)、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 -SF)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925名男性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控制年龄后,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预测抑郁的回归系数为正;自尊在抑郁上的回归系数为负,在儿童期创伤经历各个因子和抑郁症状之间调节作用不显著,但其中介作用显著。结论童年期创伤经历显著影响新兵抑郁,并能通过自尊间接作用于抑郁,但自尊不能改变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抑郁的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