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人间体外劈离式肝移植中肝静脉分配方式的临床观察

    作者:魏林;朱志军;高伟;杨涛;蒋文涛;曾志贵;李俊杰;董冲;孙丽莹;沈中阳

    目的 分析成人间劈离式肝移植中肝静脉不同分配方式的利弊,探讨合理的临床分配方案.方法 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完成的12例成人间劈离式肝移植病例的肝静脉分配及重建方式,观察患者术后的肝静脉血管并发症及相关预后.结果 12例患者中,使用右半肝的6例患者采取了4种静脉分配和重建方式:肝右+肝中+腔静脉1例;肝右+5、8段静脉重建+腔静脉2例;肝右+5、8段静脉重建2例;肝右+1/2肝中+腔静脉1例.相应地,另外6例左半肝移植物亦得到4种肝静脉分配和重建方式:肝左+4段静脉重建1例;肝左+肝中静脉2例;肝左+肝中+腔静脉2例;肝左+ 1/2肝中静脉1例.术后1例左半肝采用肝左+4段静脉重建,患者因4段重建血管阻塞导致小肝综合征,终死亡,其余11例患者未出现肝静脉相关并发症.结论 成人间劈离式肝移植的肝静脉分配和重建可有多种方式,在临床操作中应在满足移植物功能性肝体积足够的前提下,结合患者病情和外科操作的需要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方案.

  • 劈离式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

    作者:高伟;朱志军;魏林;淮明生;蒋文涛;张建军;张雅敏;潘澄;郑虹;邓永林;沈中阳

    目的 探讨体外劈离式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我院共施行劈离式肝移植术33例,其中1例于术后10 d死亡,予以排除.其余3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3.4岁(6个月~65岁).胆管重建方式胆管端端吻合20例,胆肠吻合12例.胆管并发症的诊断依靠T管造影、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方法.胆管并发症定义为存在需要外科、介入、内镜等方法治疗的胆漏或胆管狭窄.结果 受者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3~54个月).32例患者中11例患者发生12次胆管并发症(37.5%),其中肝断面胆漏3例(9.3%),胆管吻合口漏4例(12.5%),左肝管残端漏1例(3.1%),胆管吻合口狭窄1例(3.1%),缺血性胆管狭窄3例(9.3%).8例发生胆漏的受者中6例经手术或穿刺放置引流后痊愈,2例因腹腔内感染死亡.单因素分析表明,移植物类型、胆管重建方式等均不是肝断面胆漏的危险因素.结论 与全肝移植和活体肝移植相比,劈离式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尤其是胆漏更为常见.进一步防治胆管并发症是改善劈离式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

  • 儿童劈离式肝移植38例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董冲;高伟;马楠;张威;孙超;孟醒初;王凯;张伟晔;沈中阳

    目的 总结38例儿童劈离式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5年12月间38例儿童劈离式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按照劈离式肝移植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体外劈离式肝移植组(对照组)22例,在体原位劈离式肝移植组(研究组)16例.观察术后两组受者的存活率、移植肝功能恢复情况、再次移植率以及血管和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死亡受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受者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0.65个月(0.1~96.6个月),受者术后1年和3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81.6%和76.3%,移植肝术后1年和3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8.9%和63.8%.再次移植率13.16%(5/38),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1.58%(12/38);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31.58%(12/38).38例受者中有9例死亡,其中与外科并发症相关的死亡人数为5例;对照组死亡4例(18.18%),研究组死亡1例(6.25%).结论 与体外劈离相比,供肝原位劈离能够改善婴幼儿肝移植受者术后长期存活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供肝 劈离 儿童 肝移植
  • 中国一类供者二例供肝在体劈离后行肝移植临床报道

    作者:何晓顺;巫林伟;韩明;朱晓峰;马毅;王东平;郭志勇;邰强;鞠卫强

    目的 总结在体劈离式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中国一类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供者接受供肝在体劈离手术,并将劈离后的供肝移植给4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供肝的劈离手术中,在保证供者循环稳定的情况下使用超声吸引刀劈离肝实质,离体劈离肝脏血管和胆道,并对供肝进行修整.供者例1的全肝质量为1800 g,劈离成右三叶供肝和左外叶供肝,右三叶供肝移植给1例成人受者,左外叶供肝经减体积后移植给1例儿童受者.供者例2的全肝质量达2100 g,在体劈离成左右半肝,分别移植给2例成人受者.结果 在体劈离肝实质的手术耗时分别为1h和45 min,离体劈离肝血管和胆道的耗时分别为30 min和40 min.供肝热缺血时间均为0 min,冷缺血时间为120~360 min,移植肝质量与受者体质量比(GRWR)为1.5%~2.2%.肝移植后,1例成人受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形成,经手术取尽门静脉血栓后,行门静脉-腔静脉搭桥,术后早期出现肝性脑病症状,经内科治疗后好转.肝移植后4例受者均恢复顺利,随访期间移植肝功能正常,均未发生排斥反应和感染并发症.结论 对于中国一类供者,实施在体劈离式肝移植是安全可行的,此项术式有望成为扩展供肝来源的重要途径,详细的术前评估技术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保证肝移植顺利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 肝移植 肝脏 劈离 在体
  • 体外劈离式肝移植22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志军;朱理玮;淮明生;蒋文涛;孙丽莹;张建军;高伟;张雅敏;魏林;潘澄;邓永林;沈中阳

    目的 总结22例体外劈离式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间22例劈离式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第一阶段(2006年6月至2(D7年2月)移植10例,第二阶段(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移植12例.共对11例供肝进行劈离,获得22个移植物,其中超右半肝8个,左外侧叶肝8个,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3个,不含肝中静脉的左半肝3个.观察术后移植肝功能的恢复情况、血管和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受者的存活率.结果 22例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1.7个月(0.5~43个月),术后1年和3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82%和63.7%.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1%,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2例受者中有5例死亡,其中2例的死亡原因与外科技术并发症相关,但均为第一阶段移植的受者.结论 随着供肝劈离技术和部分肝移植技术的进步,体外劈离式肝移植的受者和移植肝的存活率与全肝移植相近.应在我国推广此技术,从而增加供肝数量.缩短受者等待移植的时间.

    关键词: 肝移植 劈离
  • 猪肝脏体外劈离过程中常温机械灌注保存装置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张志斌;高伟;史源;陈静;郑虹;沈中阳

    目的 本研究拟利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的原理,构建自己的常温机械灌注(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NMP)体系,通过对巴马小型猪肝脏灌注保存过程中进行劈离,验证其效果及稳定.方法 健康巴马小型猪4只,常温下切取肝脏,连接NMP装置开始灌注.劈离过程中,监测门静脉、肝动脉流量、压力、肝脏保存温度.结果 劈离过程中,门静脉压力控制在8.75~9.75 mmHg(1 mmHg=0.133 kPa),肝动脉压力维持在92~92.75 mmHg;门静脉流量从劈离前(455.00±107.55)mmHg降至劈离后(392.50±125.27)mmHg,肝动脉流量则从(180.75±59.46)mmHg降至(126.25±6.99)mmHg.劈离前,保存液pH值(7.24±0.10)较基础值(7.50±0.08)降低,劈离结束后pH值(7.60±0.13)高于基础值;PO2在劈离过程维持在482.25~521.00 mmHg,较基础值(304.00±78.11)mmHg增高;HCO3-劈离前(10.10±5.04)mmol/L较基础值(24.05±0.31)mmol/L降低,随后HCO3-逐渐升高;Na+在劈离过程中维持在142.75~149.25 mmol/L;K+在劈离过程中从基础值(3.45±0.33)mmol/L升高至劈离后(4.98±1.12)mmol/L;乳酸在劈离前(2.86±1.77)mmol/L较基础值(3.85±2.58)mmol/L降低,劈离结束后,升高至(6.00±3.73)mmol/L.随着劈离的进行,胆汁分泌量减少,劈离前(16.75±3.30)ml/h,劈离中(10.55±1.83)ml/h,劈离后(6.53±1.33)ml/h.灌注保存开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处于较基础值的低水平,随着劈离进行,ALT、LDH水平逐渐增高,ALP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在保存开始时的水平和基础值接近,随着劈离的进行,AST水平逐渐增高.与保存前比较,NMP保存劈离后肝组织细胞结构无明显改变.结论 自建NMP系统在供肝劈离过程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无静脉转流大动物劈离式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付建峰;高伟;刘蕾;陈静;沈中阳

    目的 总结无静脉转流条件下猪劈离式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经验.方法 选取40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供受体各20只,通过建立无静脉转流条件下猪劈离式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变化,探讨围手术期相关处理对模型建立的影响.结果 20只无静脉转流条件下猪劈离式原位肝移植受体中,18只巴马小型猪于术后1~2小时顺利脱机拔管并于当天麻醉清醒,术后第2天正常进食水,3只受体猪术后第3天因腹腔感染死亡,术后5天存活率为65%.与无肝期前相比,无肝期受体猪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增快〔平均动脉压(mmHg):58.5±8.2比105.3±10.0,中心静脉压(cmH2O):2.17±2.11比5.51±4.06,心率(次/分):151.3±16.0比121.9±8.8,均P<0.05〕.与无肝期相比,新肝期时pH值显著下降,K+浓度和乳酸浓度显著升高〔pH:7.307±0.083比7.514±0.071,K+浓度(mmol/L):5.86±0.71比3.36±0.28,乳酸浓度(mmol/L):6.53±1.54比3.39±1.03,均P<0.05〕结论 猪劈离式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结果波动大,应通过无肝期快速补液、适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尽量缩短无肝期时间,有助于劈离式肝移植手术的成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