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单负链RNA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粘蛋白1表达调控差异的研究

    作者:卢昕;倪淑媛;李煜生

    为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IFZ)是否像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一样在感染过程中可以上调呼吸道上皮细胞粘蛋白1(MUC1)的表达,进而限制炎症的发展.我们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呼吸道单负链RNA病毒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后对MUC1的表达调控.分别利用人喉上皮细胞系——HEp-2细胞系和MDCK细胞系培养并收集RSV和IFZ.相同滴度的两种病毒分别感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裂解各组细胞,收集总RNA,应用qRT-PCR检测MUC1 mRNA的表达情况;或相同滴度的两种病毒分别感染A549细胞24 h和48 h后,裂解细胞收集总蛋白,同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应用Western Blot检测MUC1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检测上清中TNF-α水平.结果显示,虽然两种病毒都能上调TNF-α水平,但只有RSV可以上调呼吸道上皮细胞MUC1表达,并呈剂量效应,而IFZ不能上调呼吸道上皮细胞MUC1的表达.本研究首次探讨两种常见呼吸道单负链RNA病毒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对MUC1表达调控的差异,初步证实临床上IFZ感染后病情自限性的机制不同于RSV感染,与MUC1的表达上调无关.

  •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征象及其与免疫组化的关系

    作者:刘幸儿

    目的:通过分析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CT资料,提高对本病CT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确诊的PM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总结CT影像特点及与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CK)和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均表现为全腹腔及盆腔积液,37例可见明显多发腔隔形成,43例可见网膜饼形成,52例见肝脏侵犯,40例见脾脏侵犯,30例可见明显扇贝征,3例出现腹壁侵犯,14例出现钙化灶.CK阳性组28例,1 2例见扇贝征;CK阴性组1 5例,12例见扇贝征.EMA阳性组13例,9例见扇贝征;EMA阴性组24例,8例见扇贝征.CK、EMA的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扇贝征分布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CT征象(游离积液、腔隔、网膜饼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MP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扇贝征与CK、EMA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 粘蛋白1与子宫内膜接受性

    作者:陈玲;项双卫

    在胚胎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性是妊娠建立的关键因素.具体表现为特定细胞和分子事件顺序发生,粘蛋白1(MUC1)是其中一环.MUC1是一种位于上皮细胞表面顶端高度糖基化的跨膜蛋白,由于其独特结构而具有抗黏附特性.其在子宫内膜上呈周期性表达,在分泌中期达高峰,受卵巢甾体激素调节.当胚胎黏附时内膜上皮细胞上MUC1表达量下降,可作为子宫内膜接受性标志之一.MUC1在内膜上皮细胞上表达量、抗原决定簇的表达或基因多态性发生异常可导致不孕.

  •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作者:特木热;扎那顺巴雅尔;黄少君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使术后外科病理分期更加精确,以更好地拟定术后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1月~2007年12月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肺癌根治术后的37例NSCLC患者为对象,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技术,检测其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的纵隔淋巴结中MUCl mRNA基因的表达,以明确是否存在微转移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微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年龄、性别、吸烟、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外科病理分期(P - FNM)、淋巴结大小、淋巴结融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7例患者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的50枚纵隔淋巴结中,13例患者的20枚淋巴结检出微转移灶,陌性率为35.1% (13/37),其中P- NO期纵隔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9.2%(7/24),P- N1期为46.2% (6/13).微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年龄、性别、吸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大小、淋巴结融合情况等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外科病理分期(p - TNM)与分子TNM分期方法之间总符合率为64.9%,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T - PCR方法检测纵隔淋巴结MUCl mRNA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及指导术后治疗有临床应用价值,并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精确TNM分期一个重要的手段,可使目前的肿瘤TNM分期更加精确.

  • 粘蛋白1的物理屏障作用与其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呼吸道炎症无关

    作者:行李琳;倪淑媛;李煜生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后表达上调的粘蛋白1(MUC1)是否可以通过物理屏障作用阻止RSV接近并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方法 我们通过向两种呼吸道上皮细胞系(A549和HEp-2)中转染MUC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MUC1的方法过表达MUC1,再应用相同感染复数的RSV分别感染过表达MUC1和转染对照质粒pcDNA3.1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后比较感染两种细胞内RSV的滴度.结果 RSV成功感染体外培养的两种呼吸道上皮细胞,且RSV在HEp-2细胞内形成的空斑较A549细胞内形成的空斑易于计教.过表达MUC1和转染对照质粒pcDNA3.1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病毒滴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呼吸道上皮细胞过表达的MUC1不能抑制RSV接近并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即MUC1不是通过物理屏障作用抑制RSV诱导炎症反应.

  •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双源癌粘蛋白1、C-erbB2蛋白的表达

    作者:陈虹;王立东;高社干;范宗民;郭花芹;李吉林;郭梅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粘蛋白1(MUC1)和C-erbB2蛋白变化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2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MUC1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25例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UC1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癌:MUC1,C-erbB2免疫阳性率分别为80%(20/25),20%(5/25);贲门癌:分别为72%(18/25),48%(12/25),且免疫反应类型均主要为弥漫型.MUC1,C-erbB2蛋白在食管和贲门双源癌肿瘤组织中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改变,一致性改变率分别为92%、64%.结论: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MUC1和C-erbB2蛋白一致性改变,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双源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 NF-кB、MUC1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黄奋;陈汝福;周泉波;李海刚

    目的 探讨NF-кB、MUC1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近20年手术切除肝组织标本共90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33例为实验组,肝内胆管结石32例为对照组,正常肝内胆管组织25例为空白组.组织切片进行NF-кB、MUC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NF-кB、MUC1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UC1阳性表达率在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③MUC1表达与否和肿瘤病人的累积生存率有关(P<0.01).结论 NF-кB的异常表达是肝内胆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表现,MUC1过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有关.

  • MUC1与人乳腺癌细胞粘附能力关系的体外研究

    作者:鲁藜;邓华瑜;郑维萍;段红

    目的:研究粘蛋白1(MUC1)与人乳腺癌细胞粘附能力的关系.方法:用苯甲基-α-N-乙酰半乳糖胺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高转移细胞株,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UC1在处理前后的表达,以噻唑蓝比色法(MTT)法研究MUC1与肿瘤细胞的粘附能力的关系.结果:苯甲基-α-N-乙酰半乳糖胺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MUC1表达而影响肿瘤细胞对Ma-trigel的粘附(P<0.01).结论:MUC1与肿瘤细胞的粘附能力密切相关,MUC1表达降低削弱肿瘤细胞的粘附能力.

  • SYBR GREEN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粘蛋白1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孙昌瑞;邓君;冯林;洪华;江咏梅

    目的:探讨SYBR GREEN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中粘蛋白1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以β-actin为内对照,采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45名健康女性体检者、91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和193例乳腺癌患者以及87例其它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粘蛋白1的表达量,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粘蛋白1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良性乳腺疾病和其它肿瘤患者(P<0.05);良性乳腺疾病及其它肿瘤患者粘蛋白1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而良性乳腺疾病与其它肿瘤患者粘蛋白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及HER2/neu表达是MUC1 mRNA表达独立相关因素( P<0.05)。结论 SYBR GREEN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是灵敏较高、特异较强的快速定量检测粘蛋白1方法,可有效监测乳腺癌诊断、疗效、转移和预后。

  • 粘蛋白1串联重复区自身抗体检测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癌症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刘妮龙;戴立言;边超;丁罡;李莉;张火俊

    目的:探讨粘蛋白1(mucin 1,MUC-1)的串联重复区(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自身抗体检测在癌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粘蛋白1分子中的串联重复区作为检测靶标,构建间接ELISA法检测体系,检测若干健康人群血清和192例各类癌症患者血清中的抗VNTR自身抗体.结果: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癌症检出灵敏度达76.1%,特异性达93.8%.结论:检测MUC-1蛋白的VNTR抗体具有癌症临床诊断意义,可以成为血清MUC-1蛋白检测夹心ELISA方法的有效补充,进一步提高该方法在癌症临床诊断中的精确度.

  • MUC1在骨髓瘤骨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红娟;徐莉;唐海龙;金玉龙;高山;朱华锋;高广勋

    目的:探讨骨髓瘤骨病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中粘蛋白1(mucins1,MUC1)的表达水平与骨髓瘤骨病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取50例骨髓瘤患者(0、1、2、3、4级骨病者各10例)及10例健康对照者的骨髓及外周血,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髓及外周血中MU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0级、1级、2级、3级、4级骨髓瘤骨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MU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高,且升高程度与骨损坏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UC1可能参与骨髓瘤骨病的发生发展.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aPKC-ι和MUC1表达的影响

    作者:吕宝军;谢小铭;王晓鸿;苟新敏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aPKC-ι和MUC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1例新辅助化疗组和106例对照组中乳腺癌组织标本aPKC-ι和MUC1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aPKC-ι和MUC1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分别由对照组的40.57%和53.78%,下调到21.57%和40.57%.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aPKC-ι和MUC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通过抑制乳腺癌组织中aPKC-ι和MUC1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 胃癌组织中粘蛋白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杨兰生;尹鹏;许传屾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粘蛋白1(MUC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52例胃癌组织、31例良性胃溃疡组织中MUC1和MMP-9的表达.结果 MUC1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6%、76.92%,在良性胃溃疡组织中均无表达.MUC1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MUC1和MMP-9在胃癌组织巾高表达与胃癌的侵袭性行为有关,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标志物及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