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促炎因子IL-1β和抑炎因子TGF-β1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肖敏;彭建军;张瑞良;梁斌;李鹏

    目的 探讨促炎和抑炎细胞因子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系.方法 对某入藏新兵连120人在到达3900 m高原1 w内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选择评分高和低者各22人,作为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进入高原前、后血浆IL-1β、TGFβ1的浓度.结果 两组人员进入高原后血浆IL-1β水平较平原时均显著增高(P<0.01),但无论在平原或高原,患者组与健康组之间IL-1β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人员进入高原后血浆TGFβ1水平与平原时相比均无显著变化,但在进入高原前和进入后,患者组的TGFβ1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可能是急性高原反应的保护因素,并有可能成为急性高原反应的预测指标之一.

  • 舒理康胶囊对急进高原者心率的影响

    作者:牛文忠;王毅;曹祯吾;余思逊;张林

    目的:观察了舒理康胶囊对平原人进入高原前后安静心率、踏阶运动心率和运动后恢复期心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0名空运进驻日喀则(海拔3 900 m)的新兵, 将其分为3组, 每组各50人.采用单盲给药法, 对照组服用空白胶囊, 舒理康组服用舒理康胶囊, 红景天组服用红景天胶囊.均为3粒/次, 2次/d, 早晚各1次, 饭前服用, 在进入高原前2 d开始服用, 连续服用至进入高原后的第5 d止, 共服用7 d.在平原服药前, 测定所有受试者的安静心率, 进行踏阶实验.在受试者进入高原后1 w内, 每日傍晚测定受试者的安静心率.在第7 d, 受试者再次进行踏阶实验.结果:受试者进入高原后的7 d内, 安静心率先升高, 后逐渐下降, 到第7 d时, 接近平原水平.在进入高原的第1 d, 3组中, 舒理康组的安静心率低.各组安静心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只是对照组在进入高原后的第1 d和2 d心率较快, 以后则与其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3组受试者在平原的运动心率和运动后休息1、2、3 min的心率基本相同, 没有显著性差异.当进入高原7 d后, 在受试者已初步习服高原环境的条件下, 当进行踏阶运动时和运动后休息1 min时, 3组的心率基本相同, 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是, 在休息2 min和3 min时, 红景天组的心率较其它两组高, 分别与对照组和舒理康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理康胶囊对平原进入高原后早期心率加快有一定程度的阻滞作用, 这将降低机体的基础代谢率, 有利于加速机体的低氧代偿调节过程.红景天对平原人高原运动后心率的恢复没有促进作用, 也许可能还延迟运动后心率的恢复.

  • 超声心动图观察急性高原反应和习服后心功能变化

    作者:朱永胜;钱蕴秋;孙瑛;刘丽文;张泽营;赵其军;张军;周晓东

    目的:探讨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时和习服后心功能变化.方法:对比研究高原(日喀则,海拔3900m)56例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和平原(西安,海拔400m)56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心功能指标,并观察高原低氧习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时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均增大,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右室轻度扩大.经过60d习服后上述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在初上高原时心功能变化较大,习服后适应高原环境.

  • 高原康胶囊对急进高原大鼠血气及酸碱平衡的影响

    作者:何艳梅

    目的:了解高原康胶囊对急性高原反应期大鼠血气及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两个海拔类,每类四组,对照组(蒸馏水)和高(360mg/kg体重)、中(180mg/kg体重)、低(30mg/kg体重)三个剂量组,灌胃给药12h后取大鼠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类地区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O2sa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血气指标有一适剂量(180mg/kg体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高、中剂量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两类地区比较,其血气指标均为海拔高的地区明显低于海拔低的地区.结论:增加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是高原康胶囊防治急性高原反应的一个重要机制.

  • 单次高压氧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彦山;贾敏;药永红;张福生;涂尊魁;周霞

    目的 观察单次高压氧对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作用.方法 进入高原前1 d,高压氧组常规高压氧治疗一次,进入到海拔4014 m的高原后,比较高压氧组与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单次高压氧对急性高原反应中常见的头昏、睡眠障碍及心率加快3个指标有明显效果(P<0.05),而对其他10个指标,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 对反复进入高原的汽车部队官兵,高压氧对预防急性高原反应仅有一定的作用,适用于对既往进入高原有头昏、睡眠障碍及基础心率偏快的人员.

  • 红景天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杜飒英;缪士平;王克勤

    目的:观察红景天治疗急性高原反应(HAAR)的疗效.方法:采用红景天口服液治疗空运进驻海拔3600 m以上地区引起的急性高原反应(治疗组)100例,并与100例口服氨茶碱(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红景天与氨茶碱治疗急性高原反应均有效.治疗组3、5 d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且无其它副作用.结论:红景天是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新药.

  • 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学评分与地理因素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

    作者:吴玉;宋桐林;罗勇军;刘运胜

    目的:探讨人群乘飞机进入高原时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发生情况与其所生活地理环境的关系。方法对373名世居平原青年男性乘飞机进藏后急性高原病发生情况进行评分,将评分与其进入高原前所长期居住地区的地理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方程=7.231-2.323 X1-7.012 X2+9.810 X3+16.144 X4-7.148 X5+2.379 X7。结论人群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其长期生活的地理环境中的海拔、气压、年平均气温、经度、纬度、年极端低气温等因素相关。可以根据回归方程预测在不同地区生活的青年男性群体进入高原急性高原病整体发病水平,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更好的提高急性高原反应防治效果。

  • 肺功能测定对急性高原反应易感者预测价值的初步探讨

    作者:周其全;高钰琪;黄庆愿;刘福玉;翟羽;蒋春华;牟信兵

    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对急性高原反应(AMS)易感者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内地籍入藏新兵113人,进藏前(海拔300 m)进行肺功能检测,然后空运进入高原地区(海拔3 658 m);入藏后第2天和第3天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学评分,将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高原反应者的用力肺活量(FVC)、大呼气流量(PEF)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0)显著低于无反应者, AMS与受试者FVC、FEV1、PEF等指标显著相关.结论:平原肺功能测定有益于AMS易感者的筛选.

  • 急性高原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潘庆庆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人群从平原进入海拔3000 m以上地区或久居高原者进入到更高的海拔地区,多在数小时内发病并表现一系列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AMS一般预后效果较好,但有可能会继发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我国是世界上高原地域辽阔、居住人口多的国家,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施工人员进入高原,都面临着AMS的威胁,同时AMS也对进驻高原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降低了部队的战斗力.如何救治AMS患者对于我国开发利用高原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高原胃肠应激综合征

    作者:周波;周其全

    高原胃肠应激反应是急性高原反应一般表现,在急进高原人群中反应突出,从进入高原的那天起就有,直到离开高原后消退,或在高原居住1~2周后逐渐减轻.高原胃肠道反应不仅仅是一种急性胃肠道反应,而常常由此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所以,提高对高原胃肠应激反应的认识,加强对高原胃肠应激反应的防治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高原胃肠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主要影响作一概述,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 高原驻训部队急性高原反应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卢娟;苟于强;王涛;王愉臻;史玉蓉;王莹

    目的:调查高原驻训部队急性高原反应(acute high altitude reaction,AHAR)的发病情况,为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960名官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利用Lake Louise评分系统对AHAR作出诊断.结果:调查对象中AHAR发病率为48.7%,发病率在单位、体质、心理反应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年龄、职别、体质指数、性格等因素对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驻训部队AHAR发病率较高,在部队进驻高原前要制定完善行军计划、加强训练、进行心理干预辅导,做到有效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 不同海拔驻地人群进驻高原急性高原反应发病情况比较

    作者:董建文;石自福;李宇;于航;周其全

    目的:调查两组不同驻地人群进驻同一海拔高原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依据《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制定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调查表,原驻地1 420 m和500m两组2 249名官兵快速进驻海拔2 900、3 300、4 300m驻训地后15 d,由医生现场指导填写症状调查表,调查两组人群进驻高原1~15 d期间急性高原反应累计发生情况,并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及分度.结果: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受原驻地海拔高度、进驻高度、组训模式和进驻方式的影响.阶梯式进驻,随着进驻海拔增高,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有降低趋势.但在同一海拔高原,原驻地海拔越低,进驻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越高.结论:原驻地海拔高度较低的人群,进驻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较高;而科学组训和阶梯式进驻高原可以降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

  • 急性高原反应两种症状学评分标准比较

    作者:吴玉;杨晓红;刘运胜;李鹏

    目的:比较急性高原反应(AMS)两种症状学评分标准,为急进高原后急性高原病的诊断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17名研究对象空运到海拔3 850m高原后1d填写《急性高原反应自主感觉症状表》,分别采用《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GJB 1098-91)和《加拿大路易斯湖评分标准》(LLSS)对AMS症状进行定量评估,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依GJB 1098-91标准评分结果,AMS发病率为74.36%;依LLSS结果,AMS发病率为53.83%.两种评分标准发病率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群体在冬季乘飞机急进海拔3 850m地区时,AMS发病率较高,在诊断轻度AMS时,军标标准诊断率高于LLSS评分标准,而在中度和重度AMS诊断上无明显差异.

  • 藏区官兵的高原反应防治体会

    作者:王触灵;张丽环;牛茜;魏晓琴;张旭东

    高原地区气候特点(如低氧压,缺氧,高辐射及高寒等)与平原明显不同.长期以来,急性高原反应一直是人类移居高原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军队进驻高原的一大障碍.预防与控制急性高原反应是高原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 高压氧预治疗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现场观察

    作者:王宏运;金湘华;刘宁;李帅;崔建华;高亮;胡耀文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治疗对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拟进驻海拔5 380m地区的40名青年战士随机分为高压氧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名).在海拔3 800m地区对治疗组行高压氧预治疗,后随其到海拔5 380m地区观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同时采用军标 GJB 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对其进行评分.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的急性高原反应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非常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预治疗可提高机体在低氧环境下的生理功能,抑制人体自由基的生成,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 高压氧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观察

    作者:马广全;张西洲;崔建华;李彬;金湘华;李帅;段明

    目的:观察高压氧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方法:39名受试者被分为高压氧治疗组(21人)和对照组(18人).于进入高原前2d,高压氧组每天接受1次高压氧预治疗,然后2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5d到达海拔5 200m某边防哨卡.进入哨卡第2、4、6天以军用卫生标准GL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受试者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然后分度评分,分值高者急性高原反应症状重.同时检测脉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2组青年进入高原后均未发生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进入哨卡第2天和第4天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和脉率较高压氧治疗组增高(P<0.01和P<0.05),血氧饱和度降低(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对急性高原反应有预防作用.

  • 高原地区185例应激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春全

    由于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的启动,大批低海拔地区施工人员进入高海拔地区施工.而施工地点绝大多数位于海拔4 500m以上,少数也在3 000m以上的高寒气候区.高寒气候区因大气压低,氧分压低,寒冷,多变的气候环境,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急性肺水肿、脑水肿等,此类疾病因起病急,病情重,可危及生命,常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应激性溃疡病人易被高原不适所掩盖而被忽视.现将我科近两年以来在青藏铁路工程(格尔木至唐古拉山口段)延线巡诊和下转(下降到海拔3 000m以下)治疗的187例应激性溃疡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3种复方抗缺氧药物对急进海拔4 600m急性高原反应预防效果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斌;郭志坚;黄慧群;马宝林;陆保革;卓君联;徐小云

    目的:筛选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药物.方法:随机选择来自西宁周边地区(低于海拔2 260m)青壮年男性筑养路工人94名,分为服药组(A组、B组和C组)和安慰剂对照组(D组).服药组分别服用复方1号、复方2号及复方3号中药复方制剂.受试者乘车于(2~3)天急进海拔4 600m以上施工现场,各组启程时开始服药.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3片(粒),连续服药3周.在到达海拔4 600m以上施工现场后,分别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5天进行急性高原反应评分调查.结果:组间比较后发现:急进后第1天和第15天,D组分值均高于其他3组,但无统计学差别;第3天时,仅有A组分值高于D组,差别无显著性;第7天仍是D组高于其他3组,其中A、B两组与D组差别存在显著性(P<0.05).组内比较后发现:A组第1天和第3天、第7天、第15天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第3天和第15天差别非常有显著性(P<0.05);B组第1天和第15天、第3天和第15天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C组第1天和第3天、第7天、第15天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D组仅第1天和第15天差别非常有显著性,第1天和第3天、第7天、第15天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各组不同时间的急性高原反应分度中,无重度反应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仅有少数人出现轻度腹泻症状.结论:3种抗缺氧复方药物对降低急性高原反应均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复方2号优于复方1号和复方3号.

  • 舒理康胶囊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现场实验结果

    作者:牛文忠;王毅;曹祯吾;余思逊;张林

    目的:现场验证舒理康胶囊的抗缺氧功效,探寻新的预防急性高原反应药物.方法:随机选择150名空运进驻日喀则(海拔3900m)的新兵,将他们分为3组,分别服用空白胶囊(对照组)、舒理康胶囊(舒理康组)和红景天胶囊(红景天组).在进入高原前2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至进入高原后的第5天止.在受试者进入高原后,每日傍晚由专人对受试者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进行调查和评分.结果:在前3天的评分中,舒理康组的评分都是低,且评分为0分(无高原反应)的百分比分别是34%、60%和76%;对照组分别是28%、48%和76%;红景天组分别是24%、40%和66%.评分(1~4)分(基本无高原反应)的情况与0分基本相同.在>10分(中度以上急性高原反应)的项目中,舒理康组未发生1例,而其它两组分别有2例、1例.结论:舒理康胶囊可以减轻缺氧症状的严重程度,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具有预防高原反应的功效.

  •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西洲;崔建华;哈振德;邢国祥;李彬;战祥总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方法:55名青年随机分为沙美特罗组(n=31)和安慰剂组(n=24),自海拔1 400m历时4天进入5 200m,第2天开始,沙美特罗组每天早晚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一个剂量(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100μg),连续7天;安慰剂组用同样方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军用卫生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观察第2天、4天、7天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SaO2和脉率.结果:进入海拔5 200m第7天安慰剂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较沙美特罗组严重(P<0.05),第2天、4天安慰剂组脉率较沙美特罗组减慢(P<0.05),SaO2两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沙美特罗组发生一例高原脑水肿,安慰剂组发生一例高原肺水肿.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预防急性高原反应无确切效果.

114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