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和鸣;葛继荣;殷海波;冯兴华;朱立国;张军;郭振江;罗涛

    目的观察复方杜仲健骨颗粒(bone strong,伯司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伯司庄组)400例与壮骨关节丸(对照组)200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伯司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控显率为47%,伯司庄疗效明显优于壮骨关节丸.(2)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伯司庄组优于对照组.(3)伯司庄组比对照组起效时间明显加快.(4)伯司庄对病情轻的患者疗效较好.结论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是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 青风藤治疗骨性关节炎药效物质基础多靶导向作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作者:郑春松;徐筱杰;叶蕻芝;刘献祥

    目的 探讨青风藤治疗骨性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对青风藤多靶导向作用做出药效学阐释.方法 (1)构建青风藤化学成分分子数据库,应用分子对接探讨其与OA重要靶标的相互作用;(2)构建青风藤所含分子配体-靶作用网络及DrugBank药物库中有关OA的药物分子配体-靶作用网络,分析其网络特征,阐明青风藤治疗OA作用机制和特点.结果 青风藤中共有14个化学成分分子与2个及2个以上靶点相互作用,其中6个化学成分分子对4个及4个以上靶点有作用效应.青风藤分子配体-靶作用网络与药物分子配体-靶作用网络的轮廓和特征相似.结论 青风藤存在多成分、多靶导向效应,且部分成分存在多靶导向效应,为青风藤治疗OA的药效学分子机制提供了解释,同时也为寻找治疗OA的新型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献祥;李西海;周江涛

    目的探讨复制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进行X线摄片、透射电镜、关节滑液及血液检测.结果(1)正常组膝关节面平整光滑,细胞及胞膜完整;模型组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窄,关节面粗糙变形,有骨赘,软骨细胞萎缩,胞核固缩,胞膜破损;(2)造模后8周、16周关节滑液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血清中两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模型组明显升高,16周关节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模型组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较Hulth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保持一定的膝关节稳定性,有利于动物模型复制的成功.

  • 透骨消痛颗粒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

    作者:刘献祥;李西海;周江涛;吴明霞

    目的 探讨透骨消痛颗粒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5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测定关节液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浓度,血清MDA、NO吸光度及关节滑膜SOD活性.结果 各实验组8周、16周关节液中IL-1、IL-6、TNF-α、MMP-3,血清NO、MDA均呈高表达,16周时关节滑膜中SOD含量呈低表达状态,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8周后IL-1、TNF-α、MMP-3、NO、MDA含量,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8周后IL-6含量,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1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6周后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透骨消痛颗粒通过有效抑制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氧自由基的生物效应来延缓软骨的退变.

  •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李微

    目的:探究老年骨性关节炎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4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生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尼美舒利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06%,与对照组的76.39%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和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金骨莲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伟

    目的:分析并研究金骨莲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4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并通过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观察者患者采用金骨莲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洛索洛芬胶囊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概率以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概率以及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金骨莲胶囊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金骨莲胶囊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壮骨消痹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63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兵

    目的:观察壮骨消痹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骨性关节炎患者63例,采用壮骨消痹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63例患者治愈10例,占15.9%,显效23例,占36.5%,好转26例,占41.3%,无效4例,占6.3%,总有效率93.7%.结论:壮骨消痹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特色中医护理方案在瘀血痹阻证膝骨关节炎治疗的 临床观察

    作者:谢海莲;齐志敏;黎群足;叶英文;童新延;苏尚贤

    目的:探讨特色中医护理方案治疗方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在我科住院中医辨证为瘀血痹阻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9例,对照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观察组附加特色中医护理方案.以不同观察时点测量膝关节疼痛度、SF-36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结果:220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无脱失.治疗后2、4周观察组的膝关节疼痛度、SF-36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色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疗效满意,患者对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高,可行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加味四物汤治疗骨性关节炎42例分析

    作者:陈日辉

    目的:采用加味四物汤对患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4例患有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分别采用西药和中药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反复发生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加味四物汤对患有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确诊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蜂针联合温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

    作者:苏杰宾

    目的:观察蜂针联合温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蜂针联合温针及单纯温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0例中,显效29例,好转18例,无效3例;对照组50例中,显效12例,好转32例,无效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4%与8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显效率(58%与24%)比较,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针联合温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单纯温针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针灸和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

    作者:张丛笑

    目的:探讨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科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手法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疼痛及僵硬症状的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针灸和手法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减轻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但手法治疗在缓解患者僵硬程度方面的疗效优于针灸治疗。结论:针灸和手法两种治疗手段均可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自强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关节炎患者60例,其中行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行益肾蠲痹丸药物治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静息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痛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壮骨通痹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关智宇

    目的:为探讨中药壮骨通痹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壮骨通痹膏与外用扶他林软膏对照,共对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4周的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壮骨通痹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诊疗探讨

    作者:寇全春

    目的:分析临床上骨关节炎病人的临床病症的特点,X线表现,结合祖国医学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为肥胖女性,年龄多在45岁以上,应用独特的手法及自治中药外洗结合与病人良好配合的治疗方案,治疗病人数百例,总有效率89%.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治疗时要向患者说明医患配合的重要性,取得病人充分配合并应用手法及中医药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 四联疗法治疗轻度膝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柴昊;孙永强;刘涛;窦继元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轻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四联疗法,对照组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独口服药物相比,四联疗法治疗轻度膝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荐应用.

  •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鸿保;李晓晓

    目的:探讨临床中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 2012年12月间的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本组的患者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94.0%.其中,显效32例,比例为64.0%;有效1 5例,比例为15.0%;无效3例,比例为6.0%.治疗前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为(7.1±1.6)分,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为(3.2±0.8)分,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明显的低于治疗前,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关节积液量和关节活动度分别为(9.4±2.7) mL、(88.6±12.5)°,治疗后患者关节积液量和关节活动度分别为(3.3±1.4) mL、(114.3±14.4)°,治疗后患者关节积液量和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是可行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中应用.

  • 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00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树刚;刘嫄;陈魁;余功龙;蒋敏

    目的:观察以疼痛介入治疗为特色的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肿痛畸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洛索洛芬抗炎镇痛,60mg,2次/d;泮托拉唑护胃,40mg,1次/d;碳酸钙D3片1g/d及阿法骨化醇0.5μg/d,抗骨质疏松;硫酸氨基葡萄糖0.5g/次,2次/d.中药煎剂辨证论治,肝肾亏虚型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怕冷,酸软无力,纳可,大小便基本正常,舌红苔白脉细,用独活寄生汤加味水煎服,1剂/d,饭后服,2~3次/d.每晚睡前加服我院制剂"风湿痹痛丸"5g.,主要针对肿胀严重的膝关节行关节腔灌洗治疗,一般每个膝关节只做2~3次/年.关节腔灌洗治疗后2d进行内热针治疗,目的是消除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善肌腱功能,恢复关节力学平衡.每个膝关节做2~4次,一般把膝关节治疗部位分为内侧面、外侧面、髌骨上部、髌骨下部,每天做一个部位,第2天休息,第3天做第二个部位.若治疗后2个月关节仍肿痛,可再做1次.每月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对照组与上述治疗基本相同,但不采用关节腔灌洗治疗和内热针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5%,对照组显效率61%,治疗组服用抗炎镇痛药少于对照组,膝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以疼痛介入治疗为特色的四联疗法优于单纯药物加理疗方法,安全可靠.

  • 维生素D与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功;彭强;陈飞;班金万;雷德斌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与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方法:文献参考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从OA临床症状、中医辨证分型依据,维生素D功能及维生素D缺乏与OA关系等分析维生素D与OA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结果:维生素D作为"肾藏精"精微物质之一,与OA之间存在相关性.①从中医辨证分型来看:OA属于"本虚标实"的疾病之一,"肾藏精、主骨"功能下降贯穿于OA发展始末,OA中医临床辨证各型其实质是"肾藏精"功能下降的体现.②从既往文献研究来看:维生素D与中医"肾藏精"功能存在诸多契合点,被认为是"肾藏精"精微物质之一,其缺乏与"肾藏精、主骨"功能下降有关,从而可能影响OA进程.③从临床实际来看:维生素D缺乏患者更易罹患OA;补充维生素D对治疗OA具有积极意义;维生素D缺乏程度与OA临床表现具有直接联系.临床资料表明OA疼痛、肌肉力量、骨密度、影像学资料乃至严重程度评级等均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是影响OA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维生素D与OA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维生素D作为"肾藏精"功能的物质基础参与了OA进程,或可成为OA中医辨证分型的潜在指标之一.

  •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哲源;王勋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氨基葡萄糖胶囊,研究组联合采用氨基葡萄糖胶囊及独活寄生汤加减方治疗,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骨性关节炎严重指数评分(ISOA)、疼痛评分(VAS).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ISO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感.

  •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

    作者:王斌

    骨病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分为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内在主要有气血亏虚、肝肾亏虚和脾虚失运.外在因素主要包括风寒湿邪入侵、痰淤痹阻经络和外伤劳损.治疗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熏洗.通过辨证施治使患者的病情有所减缓.

3434 条记录 12/172 页 « 12...9101112131415...171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