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基斑蝥胺片对Beagle犬尿液微量蛋白和尿酶的影响

    作者:罗先钦;杨雪;胡荣;黄文涛;兰波;涂如霞;刘剑毅

    目的:探讨甲基斑蝥胺片对Beagle犬肾毒性以及对其尿液微量蛋白和尿酶的影响.方法:24只Beagle犬,雌雄各半,随机分4组,每组6只,即阴性对照组(空白片)、甲基斑蝥胺片6.11,12.21,24.42 mg·kg-1剂量组,连续口服给药30 d,每天1次.药物组及对照组Beagle犬在给药后1,2,3,4周,进行新鲜尿液采集,将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测;给药第15,30天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a)、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以及钠、钾、氯电解质;给药第15,30天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肾脏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丛生蛋白(clusterin)、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丙氨酸氨肽酶(AAP)和免疫球蛋白Ig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尿液中尿蛋白和白细胞增加;连续15 d口服甲基斑蝥胺,各剂量组mAlb均升高,其中高剂量组KIM-1,NGAL,clusterin,NAG和AAP含量均明显升高,中、低剂量组未见统计学差异,同时血SCr和BUN未见明显异常;连续30 d给药后,各剂量组mAlb,KIM-1,clusterin,NAG,AAP均升高,呈量效关系,其中高剂量组NGAL及β2-MG含量明显升高.以上指标的含量均随着剂量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与血清中BUN,SCr呈相关性,提示尿液mAlb,KIM-1,clusterin,NAG和AAP指标,能够灵敏反映微量尿蛋白和尿酶的变化.结论:甲基斑蝥胺片具有一定的肾脏毒性,尿液mAlb,KIM-1,clusterin,NAG和AAP指标可做为评价甲基斑蝥胺早期肾毒性的生物标志物.

  • 甲基斑蝥胺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动力学

    作者:陈星;高缘;周洪;龚海燕;张建军

    目的 研究甲基斑蝥胺(MCD)在大鼠胃及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封闭灌注技术进行原位胃灌注吸收研究,在体循环法考察小肠全肠段吸收,采用单向肠灌流技术进行不同肠段吸收研究,建立HPLC法测定 MCD 的浓度,考察MCD大鼠胃肠吸收特征及吸收机制.结果 116.34 mg·L-1 MCD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胃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635±0.0091)、(0.0687±0.000 8)、(0.031 5±0.000 9)、(0.039 9 ±0.000 9)和(0.003 3±0.000 1)min-,不同药物浓度59.55、116.34、204.15 mg·L-1时胃及空肠中的Ka分别为(0.003 1±0.000 1)、(0.003 3 ±0.000 1)、(0.003 1 ±0.000 1)min-1 及(0.066 7 ±0.001 0)、(0.068 7 ±0.000 8)、(O.070 5±0.001 1)min-1;在空肠不同pH值(5.0,6.2,7.4)时Ka分别为(0.080 1 ±0.000 9)、(0.078 3 ±0.000 9)、(0.075 8 ±0.000 9) min-1.MCD在胃中吸收很弱;在空肠、十二指肠、结肠和回肠中均有一定吸收,在空肠吸收好,在肠中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MCD 溶液浓度及pH值对其肠吸收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MCD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I类药物.

  • 甲基斑蝥胺灌胃和静脉注射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齐雪飞;宋赟梅;平其能;刘芳;陈挚

    目的:研究甲基斑蝥胺(N-methylcantharidimide,NMC)灌胃和静脉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以及在小鼠肝肾组织的分布.方法:大鼠灌胃和静脉注射NMC后,用RP-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并采用3P97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小鼠灌胃和静脉注射NMC后,同法测定不同时间肝、肾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灌胃和静脉注射后,以梯形法计算AUC0~∞分别为(81±10)μg·h/mL和(143±19)μg·h/mL,拟合血药浓度数据为单室模型.各时间点NMC在肝脏中的浓度灌胃给药均大于静脉注射,而肾脏中的浓度除后一个时间点(3 h)外,灌胃给药均低于静脉注射给药.结论:NMC的血浓数据拟合为单室模型,灌胃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7%,但在增加肝癌疗效和降低肾毒性方面可能优于静脉注射给药.

  • 甲基斑蝥胺对肾毒性的影响

    作者:唐大轩;张莉;刘亚欧;熊静悦;刘志寿;艾佳晨

    目的:探讨甲基斑蝥胺肾毒性靶器官部位、毒性标志物及对血液、尿液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对SD大鼠大鼠连续4周口服给药60、30、15mg/kg甲基斑蝥胺,于药后28天对大鼠血液生化学、尿液指标、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甲基斑蝥胺连续给药四周后,TP与ALB无明显变化;60、30 rmg/kg组BUN、CREA含量显著增加,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血清中MDA含量60、30 mg/kg组显著升高,SOD含量60mg/kg组显著降低,可能主要通过氧化应激的方式损伤肾脏.各剂量组mAlb、KIM-1、clusterin和NAG及AAP指标均明显升高;60、30 mg/kg组肾脏指数明显增大;病理结果显示甲基斑蝥胺60、30 mg/kg组给药28天后见肾小盏粘膜局灶性慢性炎或肾脏组织局灶性慢性炎、肾脏包膜增厚,包膜下少量炎细胞浸润,病变区域见“肾小球集中现象”和极少量肾小球或肾小管纤维化,有明显量效关系,与甲基斑蝥胺连续经口给药直接相关.结论:甲基斑蝥胺具有一定的肾毒性,KIM-1、NAG、AAP等可以做为评价大鼠肾毒性的生物标志物,亦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的方式损伤肾脏.

  • 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甲基斑蝥胺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分析

    作者:郭延垒;王勇德;师萱;刘晓玲;谭春斌;杨大坚;阳勇

    目的: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对甲基斑蝥胺在小鼠体内的代谢物进行系统分析.方法:以甲基斑蝥胺为研究对象,借助UPLC/Q-TOF高分辨质谱系统,基于多重质量亏损技术,应用代谢物分析鉴定软件,系统分析甲基斑蝥胺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及产物,并对甲基斑蝥胺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甲基斑蝥胺在小鼠体内经Ⅰ相代谢后,生成甲基斑蝥胺去甲基、氧化、去甲基后氧化、双去甲基后氧化、去三甲基、去三甲基后氧化等在内的7种代谢产物,甲基斑蝥胺在小鼠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2 955.30 μg·L-1·h-1,平均驻留时间MRT(0-t)为3.78 h,达峰时间Tmax为1h,大血药浓度Cmax为614.92 μg·L-1,末端消除半衰期t1/2为0.92 h.结论:本实验鉴定分析了甲基斑蝥胺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并对其体内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为甲基斑蝥胺在新药发现方面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