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天香丹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中T-SOD GSH-Px、MDA、LD的影响

    作者:殷建明;朱江丽;刘琴;安冬青

    目的:研究天香丹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中T-SOD、GSH-Px、MDA、LD的影响.方法:62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痰瘀交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服用天香丹颗粒1个疗程(4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乳酸(LD)含量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天香丹组对胸闷、体倦乏力、舌黯瘀斑、脉滑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心可舒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SOD、GSH-Px活力均明显升高,MDA、LD含量明显降低.天香丹组降低MDA水平优于心可舒组.③天香丹组两证型治疗后血清中T-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MDA、LD含量明显下降,均有显著差异.两证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天香丹颗粒具有阻止自由基的损害和抑制乳酸形成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机理之一.

  • 天香丹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型)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超;朱小莉;安冬青;彭雪梅

    目的 探讨天香丹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型)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可舒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香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NF-γ)]及心电图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胸闷评分、胸隐痛时作评分、脉虚评分、脉滑评分、气促乏力评分、肢体沉重评分、舌质暗或瘀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闷评分、胸隐痛时作评分、脉虚评分、脉滑评分、气促乏力评分、肢体沉重评分、舌质暗或瘀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NF-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INF-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香丹颗粒能有效减轻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型)患者中医症状及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

  • 天香丹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3例

    作者:杨建梅;安冬青;王晓峰;张晓天

    目的:观察天香丹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60例气虚血瘀、痰瘀交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天香丹治疗组33例,心可舒对照组27例.服用天香丹颗粒或心可舒4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及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天香丹组胸闷、胸隐痛时作、气短乏力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心可舒组;天香丹组心电图有效率(63.64%)高于心可舒组(37.04%)(P<0.05);天香丹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较心可舒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天香丹颗粒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其机制可能与并有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 天香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7例疗效观察

    作者:宋小鹏;安冬青;李方帅;李莉;焦玉洁

    目的:观察天香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37例服用天香丹胶囊,每次3粒,日3次;对照Ⅰ组36例服用天香丹颗粒,每次9 g(1袋),日2次;对照Ⅱ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每次3粒,日3次,三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3.79%、86.11%和81.82%,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70.27%、72.22%和69.7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NST和∑ST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Ⅱ组(P<0.01或P<0.05).结论:天香丹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有效、安全.

  • 天香丹颗粒对血运重建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影响

    作者:陈继红;冉亚军;王晓峰

    目的:探讨天香丹颗粒对血运重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血运重建患者99例随机分为天香丹组(51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天香丹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天香丹颗粒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9个月后,SF-36量表评分显示2组患者在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及健康变化(HT)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天香丹组患者在心理感受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心绞痛发作情况(AF)、心绞痛稳定状态(AS)、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S)及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天香丹组患者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芳香化浊,益气补虚法可改善血运重建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心理感受,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

  • 天香丹颗粒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玲;安冬青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中药天香丹颗粒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RP(hsCR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炎性干预机制.方法:将符合观察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西医基础治疗+天香丹颗粒)及对照组22例(西医基础治疗),均连续用药4周.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LSA法)检测hsCRP和MMP-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血中hsCRP、MMP-2浓度均呈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hsCRP、MMP-2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考虑抗炎作用可能是中药天香丹颗粒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者效机制之一.

  • 天香丹颗粒对冠心病患者应变率的影响

    作者:郑静;安冬青;赵明芬;胡金霞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中药天香丹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心肌应变率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机理.方法:以37例符合观察标准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加天香丹颗粒,28天为1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及应变率(SR)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冠心病患者不同时相心肌应变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心电图表现ST-T改变心肌节段和ST-T 无改变心肌节段收缩期(S)、舒张早期(E)及舒张晚期(A)应变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通补开泄法为理论依据研制的天香丹不仅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心绞痛症状及中医证候,而且能使局部心肌应变率升高.其升高与天香丹颗粒可改善缺血心肌血供,提高心肌发生变形的能力,使其收缩、舒张功能得到改善有关,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的机理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