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认知度调查

    作者:马海燕

    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为开展ADR报告与监测工作制定有效措施.方法 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类医务人员对ADR定义理解完全正确的占26.2%,认为有必要推进<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占95.3%.结论 我院医务人员对ADR定义、报告和监测相关制度的认知还不够,应加强培训和上报监管,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满威

    目的 本文将对鞍山市肿瘤医院发生的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中药制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回顾本院2012~2014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计382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院上报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其中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和45岁以上中老年人是ADR报告的主要年龄群体.以心血管疾病发生ADR的数量多,有112例,占29.32%.ADR类型以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为主共227例,占59.42%.发生ADR后,立即停药,症状好转或消失的ADR例数有253例,占66.23%.结论 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研究中药制剂临床ADR发生的情况,对于合理使用中药制剂、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避免患者伤害有重要的意义.

  • 浅谈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现状与抗菌药物

    作者:李平平

    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回顾,结合某医院ADR病例的种类、数量,分析各类ADR普遍性和特殊性。指出当前医院ADR监测工作在报告质量不高,应该加大行政干预力度,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人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门诊8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张斌;陶祥;葛卫红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药物在正常剂量和正确用法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或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 .随着国家ADR报告制度的实行,ADR的报道在逐年增加,为了解我院门诊ADR发生情况,探讨ADR诱因,促进合理用药,现对2004年收集的门诊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门诊 ADR报告 分析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03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易智勇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安徽省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663例ADR报告进行归纳整理,其中10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报告来源、评价、临床表现、ADR涉及系统/器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ADR报告中,共涉及26种药品,均为静脉给药方式,有90例(87.37%)发生在用药30 min 以内,男女性别比例为60:43,60岁以上老年患者 ADR 发生率高(54.37%),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35例,33.98%),灯盏花素ADR例数多(15例,14.56%)。结论应坚持开展中药注射剂ADR监测与上市后再评价,规范、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保障用药安全。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顾会芬;应建萍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提交上报的ADR报告表.采用Excel软件,依照ADR报告表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ADR报告 药物 ADR监测
  • 我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

    作者:付萌;郝建秀;王燕妮;胡文辉;罗燕函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为开展ADR报告与监测工作制定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医务人员对ADR定义理解完全正确的占63.2%,认为有必要报告ADB的占61.0%,在实际工作中报告过ADR的仅占28.2%.结论:我院医务人员对ADR定义、报告和监测相关制度的认知还不够,应加强ADR培训和上报监管,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1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薛静;谢静文;林乐维

    目的 了解我院2010 ~2015年6月药品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国家药品ADR监测系统检索我院2010年~2015年6月成功上报的178例药品ADR,按患者性别及年龄、给药途径、报告人职业分布、药品种类、引起ADR例数多的前10种药品、累计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新的及严重的ADR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8例ADR报告中,51 ~ 60岁年龄段的患者ADR发生率高,占19.10%;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高,占73.6%;抗肿瘤药物引起的ADR占25.12%;中药制剂引起的ADR占21.18%;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17.24%.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36.76%;严重ADR报告与一般ADR报告发生规律无特异性差异.讨论 ①积极上报儿童及妊娠期妇女ADR报告,为儿童及妊娠妇女用药提供安全性证据;②临床药师可指导患者上报ADR;③关注抗肿瘤药物、中药制剂及抗感染药物ADR,采取措施预防抗肿瘤药物引起的ADR,合理使用中药制剂及抗感染药物.

  • 某院3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甘钦;韩枫

    目的 了解某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进一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院2013~2015年上报至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34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0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率高,占43.23%;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高,占91.17%;易引起ADR的药品为抗感染药物,占60.00%;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49.12%;3例严重ADR报告.结论 临床需加强ADR的监测,规范临床用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48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姚冰;彭晓燕

    目的 了解一个地区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襄阳市区一段时间上报的484例ADR报告,按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以往以医院为单位的报告结果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ADR发生率高的年龄段不同、口服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比例较高、新的严重的ADR报告较少等.结论 应全面提高ADR监测水平,采取各种措施使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ADR,发现并积极规范地上报ADR,真正达到保证公众用药安全的目的.

  • 我院2017年上半年ADR报告收集情况分析

    作者:范小红

    目的 通过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探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收集到的36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分析.结果 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五条.结论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做好药物不良反应宣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