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50例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分析

    作者:张峰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手术治疗骨科疾病患者15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利用机械原理和药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生给予积极治疗;结果观察组共有6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00%,对照组共有2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6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减少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增加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规律

    作者:孙灏;邢阿光;于龙超;魏俊强;闫石

    目的:探讨踝关节周围骨折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浆D一二聚体浓度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4年12-201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共86例,依据住院期间有无发生DVT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并分别于伤后1天,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测定血浆D一二聚体浓度,术前1天及术后三天行静脉彩超检查。结果:本组26例患者发生DVT,其中术前发生16例(18.6%),其中4例为近端血栓,12例为远端血栓。术后发生10(11.6%)例均为远端血栓。患者创伤后血栓组D-二聚体水平均值高于非血栓组,术前1天血栓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D-二聚体值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第5天出现高峰。结论:1、D-二聚体对踝关节周围骨折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诊断价值。2、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产生两个高峰。

  • 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合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秋雁

    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41例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较高,观察组为97.56%,对照组为75.61%,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疗效显著,且方案安全性较高,故值得进一步推广.

  • 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分析

    作者:文艳;梅竹

    目的:分析为下肢骨折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加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远低于常规组患者,并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作者:徐燕快

    目的:分析讨论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80例骨科手术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将所有纳入研究讨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骨科手术患者.对照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科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是2人(5.00%),比对照组低2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血栓的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

    作者:赵艳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3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 探究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小莉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至2016年所收治的24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于非血栓组两组,通过对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究该类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本次调研分析,笔者认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主要存在于自身病史、身体指标、术后护理等方面,且样本组于实验中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由此主治医师必须对此提高警惕,并积极做好事前干预工作.

  • 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作者:石丽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外科15个月内(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10例.予以术前,术后3d、7d、10d、14d检查下肢静脉超声,而后每7天复查一次超声.记录病人性别、年龄、诊断、既往病史、饮酒史、术中失血量、病理、术后神志、脱水剂应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间.结果:10例神经外科术后DVT患者中男性4例(40%),女性6例(60%);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58.54±13.55岁;糖尿病史3例(33.3%),饮酒史5例(50%).术中失血5~1200ml,平均失血量229.71±280.14ml.DVT血栓发现时间为术后1~16天,平均6.71±3.22天.结论:糖尿病史,饮酒史,术中出血量增加,肿瘤,术后神志障碍,脱水剂应用,皆可促进神经外科术后病人下肢DVT的形成.下肢DVT多见于术后第4~7天.

  •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措施临床研究

    作者:杨林梅

    目的:研究分析对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2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为42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61%),要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8.57%),同时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76%),要低于参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19.04%),且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血栓清除术和支管溶栓术治疗后疗效对比

    作者:李云霄;梁世丽

    目的:对AngioJet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今到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导管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给予所有患者溶栓药物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8个月内,对患者进行疗效调查和跟踪,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应加强临床应用和推广.

  • 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率的策略研究

    作者:曹新河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诊断,评价其诊断效果,并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择66例患者,均怀疑为DVT,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未并发DVT患者66例,为对照组.结果:66例怀疑是下肢DVT患者,其血管成像为阳性的为90.0%(60/66)、阴性为9.1%(6/66),超声诊断敏感性为86.4%(57/66),特异性为66.7%(44/66),符合率为84.8%(56/66).从诊断符合率来看肌间静脉明显高于胫后静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观察组与对照组股静脉流速、腘静脉流速、股静脉内径和腘静脉内径等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6.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DVT进行诊断,静脉解剖学特点明显,定位准确.

  • 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

    作者:李婧;李想

    在临床研究领域,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判定为一种血液流动状态下产生不正常凝结类疾病,该病可引起静脉曲张、皮炎、皮肤表面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导致患者身体发生病理功能性变化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如果无法经过及时治疗,将会存在引发患者终身残疾的危险,因此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 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作者:侯晶晶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40例骨科手术患者,在2014年05月--2017年06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发现,研究组低于常规组(10.00%VS2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发现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90.00%VS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探究

    作者:丁明云

    目的:讨论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医疗决策与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出某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90例为常规组,以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年龄、高血压、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都是诱发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年龄、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血栓,因此需要早日检查、预防,以控制血栓形成.

  • 骨科手术后整体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建华;施秋凤;田雯雯;钮雪芳

    目的:通过对骨科手术后整体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骨科手术后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能够降低病患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

  •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作者:刘照丽

    目的:分析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纳入干预组与常规组(n=45).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方式,干预组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5.5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78%,相对高于常规组患者满意率82.22%,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推广应用.

  • 晚期乳腺癌化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分析及其综合性干预价值

    作者:曹锐萍;许榕霞

    目的:对晚期乳腺癌实施化疗后DVT(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施予综合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于我院接受化疗后DVT形成的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在分析其DVT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接受常规干预的22例为基础组,接受综合干预的23例为综合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DVT出现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年纪、BMI、高血压、感染、激素应用.干预后,综合组总有效率是95.7%,与基础组的77.3%比对明显较高,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DVT的出现受多个因素影响,需施予综合干预,以实现DVT的有效预防及处理,从而使患者生存质量提升.

  •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积极作用探析

    作者:张佳凤

    目的:探析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68例患者均分成两组,取3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设作对照组,另外34例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设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率0%,与对照组11.76%相比,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率更低,护理效果更为理想,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作者:高彩云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医院骨科住院部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予个体化全方位护理,统计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评价护理干预的临床预防价值.结果:观察组骨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低于的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采取个体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创伤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研究

    作者:陈德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将4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脑出血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更低(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3802 条记录 186/191 页 « 1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