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印培养法测定低杀菌浓度的评价

    作者:刘勇;孙继梅

    目的评价影印培养法,为体外测定低杀菌浓度(MBC)提供准确简便的方法.方法以肉汤稀释法为参考方法及影印培养法分别测定MBC.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监测计算机软件绘制两种方法MBC菌株分布散点图.用质控菌确定影印培养法的准确度.结果两种方法所测MBC菌株分布呈直线正相关,r=0.725,P<0.001.影印培养法的日内和日间准确度为90%和90.6%.通过秩和检验配对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1.经100对次平行试验,两种方法间MBC完全符合率为36%,±1稀释度符合率为78%,±2稀释度符合率为96%.结论影印培养法测定MBC,简便实用、结果易判定,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具有能同时测定大量细菌等优点.

  • 微量法检测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敏感性与交叉耐药性

    作者:张晓冬;李若瑜;王文莉;王端礼

    目的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微量法测定酵母菌低抑菌浓度(MIC),并检验其重复性和准确性,观察氟康唑耐药株对伊曲康唑是否存在交叉耐药性.方法参照NCCLS推荐的药敏试验方案微量稀释法(1995年版),检测25株氟康唑耐药性白念珠菌及48株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 25株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中只有3株菌对伊曲康唑耐药(MIC值≥4 μg/ml),占13.04%,只有少数菌对伊曲康唑存在交叉耐药.48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MIC值呈正态分布,有46株对伊曲康唑的MIC值介于0.007 5~4 μg/ml,其半数抑菌浓度(IC50)为0.125 μg/ml,有43株对氟康唑的 MIC值介于0.25~16 μg/ml ,其IC50为2 μg/ml.结论 NCCLS微量稀释法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少数氟康唑耐药株对伊曲康唑有交叉耐药性.

  • 2013年中国革兰阳性球菌多中心耐药监测研究

    作者:郭宇;王辉;赵春江;张菲菲;王占伟;曹彬;徐英春;陈民钧;胡必杰;倪语星;张莉滟;廖康;杨青;俞云松;徐修礼;褚云卓;胡志东;孙自镛;梅亚宁;刘智勇

    目的:调查2013年我国15家医院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率。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6至12月15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1663株非重复革兰阳性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回顾性研究不同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一般χ2检验比较幼儿组(≤3岁)和成人组(≥18岁)的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RSP)以及老年组与成人组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发生率。结果以口服青霉素折点判断,PRSP在幼儿组的发生率为72.9%(51/70),高于成人组的55.2%(106/192)(χ2=6.653,P<0.05)。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9%(261/275)和92.7%(255/275)。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达托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各群β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均敏感,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超过60%。 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oNS)的发生率分别为39.7%(229/576)和80.6%(224/278),不同地区MRSA发生率24.2%~70.0%,不同标本中MRSA发生率为:呼吸道标本52.6%(100/190),血液标本38.5%(40/104),伤口组织及脓液标本29.7%(58/195),老年组中 MRSA发生率(48.6%,84/173)高于成人组(35.7%,144/403)(χ2=8.322,P<0.05)。 MRSA对氯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6.4%(244/228)和94.7%(237/228),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15.8%~59.6%,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有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均对达托霉素和替加环素敏感,对替考拉宁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53/153)和96.4%(133/138)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分别为98.0%(150/153)和97.1%(145/13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5.8%(70/153)和60.9%(84/138),粪肠球菌对氯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率低于屎肠球菌,但对其他所测试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2013年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间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有所差异;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以及特地磷酸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373-381)

  • 2016年中国12家教学医院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研究

    作者:李荷楠;曾吉;金炎;胡志东;廖康;罗燕萍;卓超;张嵘;徐修礼;刘文恩;刘颖梅;褚云卓;王辉

    目的 监测2016年我国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病原谱分布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来自全国12家教学医院的引起院内血流感染(BSI)、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和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IAI)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对其中重要的临床常见菌株进行了抗菌药物药敏实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或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的低抑菌浓度,药敏结果判断采用CLSI 2017年M100S(第27版)标准.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 共收集2060例病例,包括BSI 894例,HAP 630例,IAI 536例.对其中的1896株重要的临床常见菌株进行了抗菌药物药敏实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BSI和IAI的主要的致病菌,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HAP的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和糖肽类抗生素都表现为敏感.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生率为44.4%(75/169).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发生率为80.9%(72/89).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只在屎肠球菌中发现,占屎肠球菌的1.8%(2/111).替加环素、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多黏菌素B对肠杆菌科细菌表现出很高的抗菌活性,肠杆菌科细菌对上述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96.6%(865/895)、94.3%(859/911)、94.2%(858/911)、94.1%(857/911)、91.6%(820/89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为58.4%(263/450)和28.6%(84/294).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发生率分别为15.3%(45/294)和1.8%(8/450).多黏菌素B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发生率分别为4.1%(12/294)和4.4%(20/450).替加环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发生率分别为2.4%(7/294)和0.2%(1/450).鲍曼不动杆菌除对替加环素(91.4%,235/257)和多黏菌素(100%,257/257)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碳青霉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发生率达到80.5%(207/257).碳青霉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发生率为31.7%(59/186),多黏菌素B和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都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100%(186/186)和90.9%(169/186).结论 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对大部分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问题严重.碳青霉烯耐药和多黏菌素B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发生率有所增高,需要引起关注并进行持续监测.

  • 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的影响因素和方法学评估

    作者:张冀霞;赵春江;刘文云;严薇;彭秋生;王占伟;王辉

    目的 研究替加环素体外药敏检测的影响因素,并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至12月中国13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116株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评价隔夜培养基、培养基品牌和批号对替加环素药敏检测的影响.按照2010年和2012年临床标本中替加环素的MIC分布比例随机选择鲍曼不动杆菌56株,肺炎克雷伯菌47株,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参考方法,评估琼脂稀释法、纸片扩散法、MIC检测试纸条(MTS)和Vitek GN16板的一致性和错误率.结果 琼脂稀释法分别使用隔夜培养基和新鲜配制培养基检测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基本一致率分别为89.7% (52/58)和87.9% (51/58);不同培养基品牌(BBL和Oxoid)和批号检测替加环素对两种细菌的基本一致率和分类一致率均为100%;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折点判定标准:琼脂稀释法、MTS法、Vitek GN16板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的分类一致率/基本一致率分别为77.7%(80/103)/99.0%(102/103),87.4% (90/103)/98.1%(101/103),64.1% (66/103)/76.7% (79/103);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FDA折点判定标准)的分类一致性分别为:79.6%(82/103,敏感≥14mm,耐药≤10 mm),69.9%(72/103,敏感≥16 mm,耐药≤12 mm),34.0% (35/103,敏感≥19 mm,耐药≤14 mm).结论 替加环素的体外药敏检测应使用新鲜配制的培养基,不同培养基的品牌(BBL和Oxoid)和批号检测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体外药敏结果无影响.琼脂稀释法和MTS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相关性较好,而纸片扩散法、Vitek GN16板一致性较低.通过调整纸片扩散法折点有望提高一致性.

  • 浓度梯度法用于耐甲氧苯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

    作者:熊剑辉

    目的尝试用浓度梯度法(如Etest法)对耐甲氧苯西林葡萄球菌(MRS)进行检测,并验证其精确性、连续性、稳定性.方法应用Etest法苯唑西林和甲氧苯西林试条检测58株临床分离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并对其中29株菌采用Etest法和Microscan法对青霉素、苯唑西林、万古霉素等6种抗生素进行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的比较.结果 58株葡萄球菌中,Etest法对MRS的总检出率为83%.如果Etest法作为参考方法,则29株菌的MIC对比中Microscan法的判别误差为苯唑西林13.0%,庆大霉素3.4%,氯林可霉素27.6%;两种方法对青霉素和环丙氟哌酸无明显误差.尽管两法对万古霉素无判别误差,但Microscan法有较明显的低MIC值趋势.结论 Etest法的精确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使其可作为临床实验室检测MRS的常规药敏方法的重要补充.

  • 上海地区成人患者肺炎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的分析

    作者:蒋浩琴;陈明亮;李天铭;田月如;朱元军;刘红;李敏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成人患者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克隆分型、血清分型、毒力因子携带及生物膜形成等分子特征,为感染控制及治疗提供临床流行病学信息.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华山医院37株来自门诊和住院成人患者感染分离的非重复肺炎链球菌,用K-B纸片法或E-test法测定对9种常用抗生素(青霉素、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丙烯、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利奈唑胺)的敏感性;用PCR与肺炎链球菌荚膜型血清凝集法确定血清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不同血清型菌株的基因组特征;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进行克隆分型;采用半定量生物膜形成试验分析其生物膜形成.PCR和凝胶电泳法检测10个主要肺炎链球菌的毒力基因(cbpA、pspA、cps2A、lytA、nanA、pavA、piaA、ply、psaA、spxB).采用Stata统计软件用Fisher's exact test进行相关性统计.结果 37株肺炎链球菌主要血清型包括19F(13.5%),23F(13.5%),14(10.8%),19A(10.8%),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占64.9%.血清型19F、19A、23F与青霉素耐药有明显相关(x2 =5.89,P=0.015)并且都是多重耐药菌(MDR).克隆分型呈多态性,ST81、ST271对包括青霉素在内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x2=4.57,P=0.033).生物膜阳性与血清型19A(x2=5.55,P=0.018)、克隆型ST320(x2=4.33,P=0.037)有明显相关,与青霉素耐药等没有明显相关(x2 =0.16,P=0.686).毒力基因检测中lytA、pavA、ply、psaA、spxB均阳性.结论 成人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特定的血清型、流行克隆分型与抗生素耐药密切相关,为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毒力因子PspA等将是未来研制新型疫苗降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新型靶标.

  • 儿童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RNA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及临床应用

    作者:林书祥;马百成;王维;王朝;郭伟;徐勇胜

    目的 通过采用RNA恒温扩增(SAT)技术,对肺炎患儿的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检测,并结合体外培养实验,评估该技术检测活菌的能力,为SAT技术在肺炎支原体(MP)肺炎诊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临床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572例患儿的肺泡灌洗液,利用MP核酸定量和SAT技术检测MP感染情况,并对161份肺泡灌洗液进行分离培养,培养阳性菌液中持续加入高浓度抗生素,同时进行MP核酸定量和SAT技术检测.结果 MP核酸定量和SAT技术的M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7%(427/572)和71.9%(411/572),两种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χ2=1.142,P=0.285).根据SAT技术的检测结果,572例肺炎患儿中男性患儿阳性率为72.7%(224/308),女性患儿阳性率为70.8%(187/264),不同性别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2,P=0.616).不同年龄患儿MP检出阳性率不同,婴幼儿(≤3岁)阳性率为56.6%(94/166),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4~14岁)阳性率为78.1%(317/406),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11,P=0.000).通过SAT技术检测活菌的能力的实验发现,MP阳性培养液中连续5 d加入5 MIC阿奇霉素后,MP核酸定量检测阳性,SAT技术检测则为阴性.结论 SAT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并且可以鉴别"死菌""活菌",可以快速准确检测MP感染情况,并能有效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 口腔螺旋体对替硝唑敏感性观察

    作者:田乐滨;李伟力

    目的检测24例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螺旋体对替硝唑的敏感性.方法用替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炎,分别取用药前后患者的龈下菌斑涂片,用2%刚果红复染色在油镜下计数200个细菌中螺旋体所占的比例.结果用药后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指标及螺旋体的比例均明显降低.结论局部应用替硝唑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大大降低螺旋体在口腔菌群中的比例.

  • 不同方法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结果比较

    作者:诸葛宝忠;陈维忠;孙淑红;胡晓峰;朱德全;凌宗欣;邵春红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结果是否有差异, 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分离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630株,科室来源主要是呼吸内科,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所有标本均在2 h内送检,同一患者多次分离到的菌株不重复计入.分别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K-B纸片法和E-test法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以E-test法为参考方法,用χ2检验对3种方法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test法药敏结果显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率都较高,除对头孢吡肟敏感率为39.2%外,其余药物敏感率均≥52.7%.K-B法检测结果与E-test法比较,对亚胺培南(72.4% vs 52.7%)和阿米卡星(48.6% vs 71.1%)的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3 7和10.533 8,P<0.05);仪器法检测结果显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70.8% vs 52.7%)、头孢吡肟(60.8% vs 39.2%)、庆大霉素(87.6% vs 74.1%)和左氧氟沙星(81.3% vs 65.4%)的敏感率均高于E-test法(χ2=6.935 2、9.331 2、5.885 6和6.466 5,P<0.05).对于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较一致.K-B法与E-test法敏感率解释一致性较高,非常严重错误(VME)和重大错误(ME)的出现几率在0.0%~4.8%之间 (阿米卡星为12.2%),一般错误(MIE)的几率为4.6%~20.3%.结论 不同方法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结果有所差异,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使用血MH琼脂平板采用K-B法或E-test法结果较可靠.

  •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检测

    作者:诸葛宝忠;孙淑红;胡晓峰;凌宗欣;朱德全

    目的 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的表达.方法 标本接收后分别划线接种于不同平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对分离出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依据CLSI 2013进行判断.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K-B纸片扩散法,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检测采用Etest法.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不同产酶组间药物敏感性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率均在70%以上,其中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超过90%.C类头孢菌素酶(AmpC酶)阳性率28.3%(56/198),AmpC酶阳性株与阴性株相比,药物敏感性较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氨曲南对抗菌药物敏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89 ~ 14.45,P均<0.05);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10.6%(21/198),ESBLs阳性株头孢他啶和氨曲南敏感率[分别为42.9%(9/21)和57.1% (12/21)]与阴性株[分别为73.5%(130/177)和72.3%(128/17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和19.24,P均<0.05),对其他抗生素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1~3.47,P均>0.05);金属β内酰胺酶(MBL)阳性率19.7%(39/198),除庆大霉素和氨曲南外MBL阳性株对常见抗生素敏感率均低于阴性株(x2 =4.07~15.99,P均<0.05);所有检测株均为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阴性.结论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生素敏感性较高,但产酶株对某些抗生素敏感性较差,临床医生应根据实验室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 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及三种药敏试验方法的比较

    作者:沈定霞;谢灵;刘梅;周贵民

    目的了解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并对3种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利用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及浓度梯度法(Etest法)测定92株临床分离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结果 Etest法和微量稀释法所测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总敏感率分别是73.9%和81.5%.纸片扩散法所测敏感菌,微量稀释法全部敏感,Etest法敏感率为91%;纸片扩散法所测耐药菌,其余两种方法检测多数仍为敏感.从不同菌种来看,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白吉利丝孢酵母菌及酿酒酵母菌对氟康唑全部敏感;氟康唑对克柔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值均较高;近平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异常汉逊酵母菌及新型隐球菌中的部分菌株对氟康唑敏感,部分菌株为剂量依赖性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氟康唑对除克柔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的MIC值较高外,其余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性好.纸片扩散法虽简便,但仅可用于初筛敏感菌,对抑菌环直径≤14 mm者应进一步用微量稀释法或Etest法测定其MIC值.

  • 上海地区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儿童弯曲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何磊燕;王传清;王爱敏;薛健昌;宋建明;付盼;许学斌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中弯曲菌感染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为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6641例的粪便标本6641份,在微需氧环境下对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弯曲菌分离培养,采用多重PCR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MALDI-TOF )对弯曲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判断标准采用欧洲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 EUCAST)标准。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进行分型。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到305株弯曲菌,感染率为4.6%(305/6641),其中空肠弯曲菌感染率3.6%(240株);结肠弯曲菌感染率1.0%(65株)。1岁以上儿童感染率为6.2%(209/3385),明显高于1岁以内儿童2.9%(96/3256),χ2=35.98,P<0.001。冬春季感染率为6.8%(138/2040),明显高于其他月份3.6%(167/4601),χ2=28.59,P<0.001。弯曲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91.5%(279/305),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1.8%(36/305)。检测到A~I 9种空肠弯曲菌PFGE分型。相似度分别为A型65.1%~100.0%,B型67.6%~100.0%,C型61.7%~100.0%,D型59.0%~100.0%,F型2株71.4%,H型2株80.0%,Ⅰ型54.4%~90.9%, E型和G型仅1株。结论弯曲菌是上海地区急性细菌性感染儿童主要致病菌之一,1岁以上儿童为易感人群,冬春季高发,以多克隆散发感染为特点。该致病菌对环丙沙星已高度耐药,对红霉素仍较敏感。(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743-747)

  • 牙龈炎感染的厌氧菌群分布及对β内酰胺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作者:陈东科;郭子杰;胡云建;张秀珍

    目的了解牙龈炎感染的厌氧菌群分布及对β内酰胺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择44例牙龈炎患者,对其龈沟液中的厌氧菌进行分离培养,用7种β内酰胺药物对分离到的厌氧菌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结果与牙周病有关的厌氧菌分离率为100%,其中分离出福赛斯类杆菌52.3%,产黑色素普雷沃菌86.4%,中间普雷沃菌56.8%,具核梭杆菌63.6%,放线菌38.6%,微小消化链球菌52.3%,牙龈卟啉单胞菌65.9%,二氧化碳嗜纤维菌9.1%.厌氧菌对各类β内酰胺药物保持敏感.结论福赛斯类杆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中间普雷沃菌、具核梭杆菌、微小消化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放线菌,是牙龈炎患者牙龈沟液中的优势菌;β内酰胺药物可作为厌氧菌牙龈炎感染的治疗用药.

  •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动态观察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作者:覃金球;李萌;覃媛媛;林发全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与耐药性间的关系.方法 参照《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于2018年1月自住院患者送检的血液、尿液、痰液及脓性分泌物等临床样本中分离的非重复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使用刚果红平板法与结晶紫染色法鉴定菌株产膜能力,通过纸片扩散法和VITEK-2全自动微生物药敏试验系统进行药敏分析,采用96孔培养法与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生物膜形成规律及形态.卡方检验用于比较产膜株与非产膜株耐药率的差异,产膜阳性菌株与产膜阴性菌株抑菌圈直径的比较采用t检验,生物膜形成能力不同的菌株间耐药种类的差异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耐甲氧西林菌株产膜率(68.42%)较甲氧西林敏感株高(20.00%)(χ2=12.304,P=0.001),产膜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膜菌株,生物膜阳性菌株对苯唑西林与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3.33%与53.33%,且生物膜形成能力越强的菌株其耐药种类越多(χ2=9.099,P=0.008).细菌生物膜的黏附量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72 h后生物膜发展至成熟,成熟的生物膜呈片状复层生长,结构紧密.结论 对于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阳性株耐药率显著高于生物膜阴性株,产膜能力越强的菌株其耐药种类越多,生物膜的粘附量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72 h后生物膜发展至成熟.

  • 2016年中国14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分析

    作者:王启;季萍;徐修礼;徐英春;孙自镛;胡志东;俞云松;杨滨;廖康;路娟;褚云卓;梅亚宁;韩立中;冯献菊;王辉

    目的 监测2016年中国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3至8月全国14家教学医院的1 394株非重复革兰阴性杆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等15种药物的低抑菌浓度.药敏结果判断采用CLSI 2016年M100S(第26版)标准.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 全部抗菌药物对936株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敏感率依次为美罗培南(95.2%,891/936)、阿米卡星(94.6%,885/936)、厄他培南(92.1%,862/93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8.1%,825/936)、亚胺培南(88.0%,823/936)、头孢哌酮/舒巴坦(83.1%,778/936)、头孢吡肟(72.2%,676/936)、头孢他啶(72.2%,676/936)、左氧氟沙星(68.8%,644/936)、环丙沙星(63.2%,592/936)、米诺环素(62.9%,589/936)、头孢曲松(54.9%,514/936)、头孢噻肟(54.0%,505/936)和头孢西丁(44.3%,415/936).对于大肠埃希菌,敏感性在80%以上的药物除碳青霉烯类之外,还有多黏菌素B(97.2%,212/218)、阿米卡星(96.3%,210/22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2.7%,202/218)和头孢哌酮/舒巴坦(81.7%,178/218).肺炎克雷伯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高(99.0%,203/205),其次为阿米卡星(84.9%,174/205)、美罗培南(84.4%,173/205)和亚胺培南(82.0%,168/2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分别为62.8%(137/218)和28.3%(58/205).对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弗劳地柠檬酸菌,抗菌活性高的药物依次为美罗培南(97.0%~98.5%)、阿米卡星(95.8%~98.3%)、亚胺培南(94.5%~97.5%)、多黏菌素B(96.4%~100%)、头孢哌酮/舒巴坦(76.5%~90.0%)、厄他培南(73.3%~90.1%)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2.4%~88.3%).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摩根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均大于9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高为100%,其次为阿米卡星(89.3%,183/205)和环丙沙星(82.4%,169/205).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高,为100%(205/20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19.3%(39/202)和20.3%(41/202),对米诺环素敏感率为66.3%(134/20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24.8%(50/202).结论 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亟需得到控制,我国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问题严重.

  • 替加环素对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张冀霞;王占伟;王启;郭宇;张菲菲;赵春江;赵东晓;王辉

    目的 研究替加环素对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2009至2010年回顾性收集11个城市15家医院分离到的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不含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的MIC值,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 收集到的938株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阳性球菌521株(55.5%),革兰阴性杆菌417株(44.5%).根据FDA和EUCAST中替加环素的折点判定标准,替加环素对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9.1%/99.1%和97.1%/68.6%,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率依次为:100%/95.7%、100%/79.2%、80.2%/-和94.9%/56.4%.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MIC50/90范围分别为(0.125~0.25)/(0.125 ~0.5) mg/L、(0.5~1)/(1~2) mg/L和2/4 mg/L.96.8%(121/125)厄他培南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80.2%(93/116)亚胺培南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和98.3% (173/176)头孢噻肟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结论 替加环素对铜绿假单胞菌以外的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具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可作为今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新选择.(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08-312)

  • MALAT1降低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王筱雨;李士军

    目的:研究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基因( MALAT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通过观察转染MALAT1-小干扰RNA( siRNA)前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野生型细胞株A549对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变化,探讨MALAT1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2015年4至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0例非小细胞肺癌、30例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MALAT1,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比较。检测4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H1299、95D、HCC827中MALAT1表达水平及对吉非替尼半数致死率(IC50),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法检测转染MALAT1-siRNA前后A549细胞对吉非替尼IC50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凋亡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中MALAT1表达存在差异(非小细胞肺癌为1.88±2.51,健康对照为1,t=3.347,P<0.01)。 MALAT1在EGFR野生型细胞株中较EGFR突变型表达上调( HCC827为1,A549为4.44±1.05,95D为3.55±0.63,H1299为1.44±0.05)。转染后A549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下降至原来的32.1%,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凋亡率增加[ NC为(9.20±1.85)%、M为(10.24±3.43)%、NC+G为(14.57±0.41)%、M+G为(21.48±2.47)%]。结论血清中MALAT1可以初步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疾病进展程度, MALAT1能够降低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药物敏感性, MALAT1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A549对吉非替尼的耐药。(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40:55-59)

  • 协同法过筛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研究

    作者:吕火祥;孙明洪;刘建栋;沈蓓琼;许立

    目的探讨并建立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可用于常规过筛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BKA)的方法,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确切的依据.方法以EDTA*K2为酶抑制剂,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亚胺培南为底物,在MH平板上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协同敏感性检测并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金属BLA blaIM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金属BLA阳性的菌株在3种底物纸片中至少有1种与EDTA*K2纸片有协同作用;在132株受试菌中PCR检测的金属BLA blaIMP基因阳性菌株63株、协同法阳性88株;两者同时阳性的61株,PCR法阳性而协同法阴性2株,PCR法阴性而协同法阳性27株,两者均阴性44株.结论协同法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中的金属BLA方法简便、结果可靠、成本低廉,适合于各种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对产金属BLA革兰阴性杆菌的初步鉴定.

  • 育龄妇女VVC光滑假丝酵母菌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敏感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渠巍;丁文静;江明礼;文春蓉;吕瑞雪

    目的 分析100例育龄妇女(其中50例为妊娠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感染光滑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分型和药物敏感性结果,以了解贵阳地区育龄妇女VVC感染光滑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多态性和药物敏感性特征,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妊娠状态、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100株光滑假丝酵母菌的6个管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确定菌株序列型(ST).采用MEGA6.0软件中的加权配对组平均法和小生成树法,比较分析不同菌株间的微进化及亲缘关系;采用ATB FUNGUS药物敏感性分析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运用Fisher和Ridit分析方法探究光滑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型与妊娠状态、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100株光滑假丝酵母菌经MLST分型,得到34个ST型,其中ST-753株(来自妊娠妇女26株),ST-37株(来自妊娠妇女3株),ST-196株(来自妊娠妇女5株),ST-153株(来自妊娠妇女1株),ST-102株(来自妊娠妇女2株),其余ST型各为1株.100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均敏感,伊曲康唑抑菌效果较差,仅20%为敏感,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为4%和1%;伏立康唑耐药组中,仅ST-X1对伏立康唑耐药,其他基因型均敏感;不同基因型对伊曲康唑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中,以ST-7为标准组,ST-15、ST-19及其他ST组均不包含标准组的平均Ridit值(0.5).使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进化树,将所有基因型分为3群,记作Ⅰ、Ⅱ、Ⅲ.其中Ⅰ群44株,Ⅱ群53株,Ⅲ群3株.所有收集的临床菌株在分子进化中遗传距离较小.结论 ST-7为贵阳地区VVC光滑假丝酵母菌中优势菌株;不同基因型与妊娠状态没有相关性;ST-7与ST-15、ST-19及其他ST组的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性具有差异性;贵阳地区VVC光滑假丝酵母菌呈现出基因的高度多态性,基因多态性的ST之间的遗传距离小.

1623 条记录 8/82 页 « 12...567891011...818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