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种不同煎煮方法对复方丹参汤剂中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

    作者:雷凯君;李子鸿;吴声振

    目的:比较传统砂锅、高压煎药机和两煎常压煎药机制备复方丹参汤剂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传统砂锅、高压煎药机和两煎常压煎药机制备复方丹参汤剂.利用HPLC测定煎液中丹酚酸B含量,色谱条件为Luna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L),流动相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检测波长286 nm,流速1.0 mL· min-1,进样量10 μL.结果:传统砂锅、高压煎药机和两煎常压煎药机制备复方丹参汤剂中丹酚酸B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534,2.673,2.766 g·L-1,RSD分别为3.32%,1.15%,1.25%(n=5).结论:两煎常压煎药机更适用于复方丹参汤剂的制备.

  • 常压与高压煎药机制备汤剂的质量对比研究

    作者:刘林娜

    目的考察常压与高压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优劣.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两种制备方法所得汤药成分基本一致,但芍药苷的含量高压煎煮法比常压煎煮法高.结论高压煎药机所煎汤剂质量较好.

  • 麻黄汤不同煎煮方法生物效应对比研究

    作者:张艳梅;冯春玲;付彪;张琨;刘健

    目的:通过麻黄汤促进排汗的定性、定量实验,验证高压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煎煮麻黄汤的差异。方法将7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传统高、中、低组、煎药机高、中、低组,每组10只,进行麻黄汤促进排汗的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结果实性实验: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煮麻黄汤中、高组均优于煎药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低组与煎药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实验:传统高组均优于煎药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中、低组与煎药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煎药方法制备的样品优于煎药机制备的样品。

  • 复方丹参汤剂应用3种不同煎煮方法的有效成分溶出效果研究

    作者:崔凤清

    目的 探析复方丹参汤剂运用3种不同煎煮方法的有效成分溶出效果对比.方法 运用两煎常压煎药机、高压煎药机以及传统砂锅对复方丹参汤剂进行制备,对比分析汤剂中的药效成分.结果 两煎常压煎药机、高压煎药机以及传统砂锅制备的复方丹参汤剂中丹酚酸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68、2.672、2.531g/L,而RSD分别为1.25%、1.15%以及3.31%(n=5).结论 相比较其他两种煎煮方法而言,两煎常压煎煮法中丹酚酸B的含量较高,所以在对复方丹参汤剂进行制备时,两煎常压煎药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 高压煎药机之弊端及改进建议

    作者:李继红;杨工昶

    汤剂是中药古老的剂型,由于制备方便,能随方加减,反映中医中药的用药特点,几千年来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但煎药时费时费力,药液携带不方便,又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为此,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很多大医院及中药店从韩国引进了中药高压煎药机.这种机械化设备集煎药与包装与一体,的确方便了那些没有时间和没条件煎药的人.几年的药可一次煎好,真空包装,不仅不易坏,而且上班出差携带也方便.有媒体曾报道说:"这是中药生产工艺划时代的变革,喝中药像喝饮料一样方便."然而,这种"锅炉式"的高压锅煎出的中药药效到底如何,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 常压与高压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优劣的对照观察

    作者:张学勤;王俊英

    目的 探讨常压与高压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优劣.方法 选择三种中药汤剂当中的芍药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其含量.结果 高压与常压煎药机制备方法获得的芍药苷成分基本一致,但是高压煎煮法获得的芍药苷含量高于常压煎煮法.结论 相较于常压煎药机制备而言,高压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更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