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农田栽参的研究进展及优势分析

    作者:牛玮浩;徐江;董林林;李西文;张连娟;陈士林

    农田栽参是生态友好型人参栽培模式,可以保障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农田栽参中土壤改良和栽参技术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物理消毒、化学消毒、施肥改土、绿肥回田的措施对参地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并且介绍了人参栽培的新品种,阐述中国与日韩两国在人参栽培模式方面的差异及人参栽培过程中发现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本研究对农田栽参模式的推广具有指导意义,为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 不同栽培模式下黄连质量评价

    作者:齐海涛;王有为;朱强;王庆

    目的:评价4种不同栽培模式下黄连的质量.方法:连续2年选取简易棚下、柳杉林下、白马桑林下、厚朴林下4种栽培模式下的黄连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其总生物碱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4种栽培模式下黄连总生物碱含量和盐酸小檗碱含量均无明显差异,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幅度在13.88%~17.41%,盐酸小檗碱在6.95%~9.47%,均显著高于药典1990年版对黄连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的规定(7.0%)和药典2005年版对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规定(3.6%).结论:4种栽培模式下的黄连根均可作为黄连药材入药,且质量较好.

  • 金线莲种苗繁育及栽培模式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邵清松;叶申怡;周爱存;王红珍;张爱莲;徐建伟

    实地考察福建、浙江、江西、台湾、广西、云南等金线莲生产种植基地,查阅相关文献,对金线莲基原植物及主要栽培类型、种苗繁育技术、栽培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报道.种苗繁育方式主要包括种子无菌培养、离体快繁、人工种子以及生物反应器扩繁,栽培模式主要包括设施栽培、林下仿野生栽培、盆栽等模式.后结合自身研究对金线莲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金线莲产业发展与提升提供参考.

  • 不同栽培模式下铁棍山药的质量评价

    作者:杜真辉;张岩荣;董诚明;魏硕;朱畇昊

    目的:评价4种不同栽培模式下铁棍山药的质量.方法:在沙土地打孔、垆土地打孔、垆土地未打孔及沙土地未打孔模式下栽培山药,并对各栽培模式下的山药浸出物、多糖、淀粉和尿囊素进行含量测定,比较各栽培模式下铁棍山药的质量.结果:浸出物含量:垆土地打孔山药的含量显著较高,相比沙土地打孔山药高出13.50%;多糖含量:垆土地打孔山药较高,相比垆土地未打孔山药高出42.17%;淀粉含量:垆土地打孔与垆土地未打孔山药均较高,相比沙土地打孔山药分别高出54.73%、51.53%;尿囊素含量:沙土地打孔山药较高,相比垆土地打孔山药高出28.30%.经变异系数权重法分析,垆土地打孔山药质量较优,沙土地打孔山药质量较差.结论:在选择铁棍山药时,优选垆土地打孔栽培的山药.

  • 栽培模式对当归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者:漆琚涛;许彩荷;马占川;王万胜;李应东;蔺海明;晋玲

    目的:研究栽培模式对当归根重及出苗率、抽薹率、水浸病死率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白膜半覆、白膜全覆、黑膜半覆、黑膜全覆、膜侧栽培和双垄沟栽6种不同栽培模式与垄作比较,分析栽培模式对当归出苗率、抽薹率、水浸病死率、小区收获株数、单株鲜重和小区产量的影响.结果:白膜半覆当归产量高,较对照垄作增产35.62%;黑膜半覆次之,较对照增产28.88%;黑膜全覆第三,较对照增产28.76%;白膜全覆第四,较对照增产16.18%;膜侧栽培增产作用不显著;双垄沟栽产量低.结论:在当归生产中应大力推广白膜半覆和黑膜半覆栽培技术.

  • 适宜于产业化发展的叠鞘石斛栽培模式研究

    作者:邓济承;唐志康;邹旭东;程俐

    目的:探索叠鞘石斛栽培的新模式,为寻求适合于叠鞘石斛产业化发展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轻简盆栽、改良地栽和传统贴石栽培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叠鞘石斛生长动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不同栽培模式对叠鞘石斛生长动态的影响不明显,但农艺性状和产量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不同栽培模式下叠鞘石斛品质表现差异不大,均达到了四川省中药材标准.结论:轻简盆栽和改良地栽两种栽培模式年均产量高,是新的适合于产业化发展的叠鞘石斛栽培模式,建议在四川省夹江地区大力推广.

  • 宁前胡中3种香豆素含量影响因素的考察

    作者:邱晓霞;张玲;岳婧怡;王明

    目的:考察影响宁前胡中3种香豆素含量的主要因素.方法:以安徽宁国产前胡(宁前胡)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干燥温度及根部分叉程度不同的宁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乙素和E素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321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栽培模式是影响宁前胡中3种香豆素含量的主要因素;根部分叉越明显,宁前胡中3种香豆素的含量越低;宁前胡应在50℃以下干燥.结论: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降低根部分叉程度和低温干燥可提高宁前胡中香豆素的含量.

  • 栽培模式对丹参光合作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作者:杨帆;刘伟;魏莹莹;周洁;王晓;耿岩玲;李奉胜

    目的:研究栽培模式对丹参光合作用及其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覆地膜双垄、无地膜双垄和传统单垄3种栽培模式.使用LI-6400XT光合仪测定不同生育期丹参叶片的光合参数;并测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结果:不同栽培模式下,丹参叶片气孔导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覆地膜双垄>无地膜双垄>传统单垄;胞间CO2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无地膜双垄>覆地膜双垄>传统单垄;蒸腾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覆地膜双垄>无地膜双垄>传统单垄;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覆地膜双垄>无地膜双垄>传统单垄.丹参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由大到小依次是覆地膜双垄>无地膜双垄>传统单垄,覆地膜双垄较无地膜双垄和传统单垄分别提高16.62%、18.20%和14.68%、48.62%.结论:地膜栽培模式通过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来降低水分胁迫,从而提高了丹参的光合效率,使其积累更多的干物质,终达到提高药材产量的目的.

  • 栽培模式对竹根姜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作者:孙向成;邹勇;李焕梅;屈长青;董清芳;刘奕清;黄科

    目的:研究栽培模式对竹根姜生长及氮、磷、钾营养吸收的影响,探索适合竹根姜高产的栽培技术.方法:通过设施与露地两种栽培模式研究竹根姜生长,田间发病率,亩产量,以及氮、磷、钾吸收的规律.结果:设施栽培能增强竹根姜生长、减少田间发病率、增强器官对氮、磷、钾吸收,促进竹根姜丰产.结论:设施栽培应广泛应用于竹根姜生产.

  • 无量山三七的种植模式与皂苷成分分析

    作者:杨崇仁;王东;苏梅;乔春玲;丁艳芬

    目的:分析无量山产三七的皂苷成分,探讨种植模式与药材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HPLC分析技术,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1,Rd,Re以及三七皂苷R1等5个主要皂苷成分的含量,并与文山产三七进行比较.结果:无量山产三七不同种植年代、不同单株、以及不同地下部位部分的皂苷含量和5个主要皂苷的比例均有显著差异,与文山三七单株分析结果相同.无量山产三七3年生植株与文山三七的质量相似,4年生植株显著优于文山三七.药材的质量不仅与种植年代有关,单株差异也十分显著.结论:无量山产三七采用传统模式种植,有利于药材质量的保证和种质资源的保护,种植成本低,符合有机农业的要求,有显著的生态效应,值得在云南山区适宜地区推广.

  • 不同栽培模式的银杏叶在不同生长季节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作者:鞠建明;段金廒;钱大玮;朱玲英;王宇环;张绍君;郭巧生

    目的:探索银杏叶的适宜的种植模式和采集季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总黄酮醇苷色谱条件为Waters Nova-Pak C18柱(3.9 mm×150 mm,4 μm),流动相:甲醇-0.5%磷酸水溶液(43∶ 57),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 ℃,进样量20 μL,外标法计算含量;总内酯色谱条件为Waters Nova-Pak C18柱(3.9 mm×150 mm,4 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20∶ 12∶ 75),流速0.6 mL*min-1,ELSD漂移管温度100 ℃,载气流量2.5 L*min-1,进样量20μL,以外标两点对数方程计算含量.结果:不同栽培模式的银杏叶总黄酮醇苷、总内酯含量随树龄的增加而下降,剪枝后两者的含量明显升高.在不同的生长季节,总黄酮醇苷在5月份含量高,以后逐月下降;总内酯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结论:这一变化规律为中药的规范化种植(GAP)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不同栽培模式对刺五加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冉宪飞;刘淼;任跃英;聂铭钢;郭春林

    为了加强刺五加资源的保护和扩大资源量,本试验探究了在异地林下、林间、林缘三种自然环境条件对刺五加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刺五加佳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林间种植在株高、茎粗、均较林下及林缘生长发育迅速;冠幅为林缘大,林间次之、林下小;刺五加根产量林缘大,根长长,但有效成分含量不及林间种植.

  • 不同覆盖条件对五味子育苗的影响

    作者:张建;杨发君;王丽娜;张雪;任跃英

    设置植株秸秆、地膜等对地面进行覆盖及采用遮阴网进行遮荫等处理条件,对一年生及二年生五味子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在秋季枯萎前对五味子的幼苗进行株高、茎粗、叶面积、根系体积等幼苗质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一年生育苗采用无覆盖+遮阳网和大豆杆+遮阳网比较好,对二年生五味子育苗以黑膜覆盖和稻草+遮阳网的处理比较好.

    关键词: 栽培模式 育苗
  • 不同栽培模式对兰州百合生长特性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徐岩;任跃英

    2010-2011年,在吉林农业大学药植园内进行兰州百合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平播、垄作2种种植模式对其生长特性、产鼓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播较垄播均能显著提高兰州百合的产量,平播比垄播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提高30.99%和27.97%,且~级品的比例平播也较垄播高。平播模式可使茎秆健壮.但根系发达程度不及垄播。垄播提高了兰州百合的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经过以上分析,我们提出这样的假设:在第一年进行平播,第二年做垄的栽培模式可能会使兰州百合的产量和质量达到佳的结合。

  • 五味子与细辛间作立体栽培技术

    作者:韩继堂;黄瑞贤;李世荣;夏培琦;张守霞;黄杰;李杰

    五味子与细辛都是吉林省东部山区的道地药材,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拉动,野生资源难以满足供应,人工栽培迅速发展起来.五味子与细辛人工栽培要求环境条件基本相似,在同一块地栽培,既满足了五味子加大间距栽培对光照、通风透光的要求,又提高了细辛遮荫的辅助作用,同时还增加了产品市场波动的风险抗拒能力.我们从2004年开始通过田间不断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五味子与细辛间作立体栽培模式.经过几年的跟踪调查,亩产值较单种翻了一番,经济效益非常突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