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方治痹临证心得

    作者:胡华容

    痹证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不论男女老幼皆可罹患.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则方药在《素问·痹论》和《金匮要略》等书中均有较详细的论述.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曰:"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又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又说:"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故曰历节."论述了肝肾先亏、气血不足是痹证发病之本,风、寒、湿外袭是痹证发病之标.笔者运用经方治痹,屡试屡验,效果满意,现将验案介绍如下.

  • 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热痹33例

    作者:谭海川

    笔者1994年3月~1999年2月以中药内服配合外洗治疗热痹3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宋绍亮教授应用肿节风治疗热痹的学术思想

    作者:田财军;赵丽

    宋绍亮教授主要从事风湿病研究,学验俱丰,知常达变,以疗效与安全性作为治法方药的重要评价标准.其基于热痹理论,拓展和完善了肿节风在风湿病中的应用,认为肿节风性凉,兼入脾胃经,并明确肿节风在热痹中的适应证、用法用量、配伍、不良反应.

  • 运用张琪湿热痹方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观察

    作者:张冷;黄丽萍

    目的:观察运用“张琪湿热痹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40例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2周治疗观察,分别于第1、2周末对急性炎性反应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PLT及CRP在第1周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2),第2周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此方,可以更快、更有效的控制急性痛风关节炎的炎性反应.

  • 白虎蠲痹汤治疗热痹5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敏;任彬

    目的:观察白虎蠲痹汤治疗热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白虎蠲痹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浓缩为200ml,早晚各分服100ml,3周后评定疗效;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7.5mg,日2次饭后口服.3周后两组比较,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62.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虎蠲痹汤治疗热痹临床疗效肯定.

  • 四妙散加味治疗热痹58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纪云;姜玲;吴涛

    热痹是临床上痹证中的常见病,采用四妙散加味治疗58例,疗效尚满意,现总结如下.

  • 凉血散血法在热痹中的运用探讨

    作者:胡勇;张永

    目的 通过对温病血分证耗血动血病机的阐发,探讨凉血散血法在热痹中的运用.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思路,结合热痹的病因病机,分析、归纳凉血散血治法的内涵.结果 热痹血分证多有耗血、动血之变,清热、凉血、养阴、活血为凉血散血法的真正内涵.结论 热痹血分证表现符合温病血分证表现,须注重凉血散血法在临床中的运用.

    关键词: 凉血散血 热痹 运用
  • 四妙勇安汤加石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勇

    目的探索四妙勇安汤加石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43例,以四妙勇安汤加石斛加减治疗;对照组37例,用肠溶性阿斯匹林和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39.53%,总有效率88.37%;对照组近期显效率24.32%,总有效率59.46%.经χ2检验,2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加石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肯定,效果好.

  •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体会

    作者:张永全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的"热痹"范围,也叫"风湿热痹",一般为外感湿热侵袭人体,或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寒邪化热,湿热交织,阻滞经络而发病.

  • 龙胆泻肝汤临床新用

    作者:周茂福

    龙胆泻肝汤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木通、车前子、泽泻、柴胡、当归、生地组成.<医方集解>收载该方,增加了黄芪、栀子、甘草三味药.

  • 关节热痛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热痹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子扬;许平英;娄玉钤

    目的:探讨关节热痛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热痹的关键指标。方法:将河南风湿病医院类风湿关节炎数据库(HFRA数据库)中收录的409例患者按有无关节热痛分为关节热痛组和无关节热痛组,并运用SPSS 19.0分析2组在关节表现及关节外表现方面的区别和联系。结果:关节热痛的聚类结果②中,出现了畏寒肢冷、凉痛、四肢不温等寒象,⑤中出现了全身怕风怕冷、食冷腹泻等寒象;⑥中出现了遇冷痛增遇热痛减等寒象;在无关节热痛的聚类结果①中,出现了心烦、易怒等热象,②中出现了小便黄,③中出现了眼干、鼻干、多梦等热象,④中出现了口干、咽干、口苦、咽痛等热象;2组之间进行χ2检验,关节热痛组口干、口苦、低热等“热”的临床表现多于无关节热痛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热痛组77例患者中有“寒”的表现如全身怕风怕冷59例(76.62%)、遇冷痛增57例(74.03%)、畏寒肢冷33例(42.86%)、食冷腹泻18例(23.38%)、四肢不温12例(15.58%);无关节热痛组的332例患者中有“热”的表现如口干148例(44.58%)、口苦98例(29.52%)、小便黄84例(25.30%)、咽干75例(22.59%)、大便干64例(19.28%)、眼干63例(18.98%)、咽痛33例(9.94%)、鼻干24例(7.23%)、颧红23例(6.93%)、低热19例(5.72%)。结论:关节热痛不能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热痹的关键指标;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较为常见;关节热痛组出现口干、口苦、低热者多于无关节热痛组,但同时伴有寒象者也很常见。

  • 热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作者:李满意;娄玉钤

    热痹为五淫痹之一,是常见痹病,是按病因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热痹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历史上有着大量而丰富的文献记载。文章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热痹,使热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 张华东教授对"热痹""痹热"的认识

    作者:刘禹全;李响;李军;王翰洲;任赵洋

    张华东教授认为,"热痹"与"痹热"的根本区别在于病因的不同,痹热者,因痹而热,即郁痹而生热;热痹者,因热而痹,即感热邪而成痹.因为辨证立法的出发点不同,所以选方用药亦不同,辨差毫厘,失之千里,故当仔细辨证,准确立法,万不可错也.通过探讨"热痹"与"痹热"的概念,进而从病因、发病机制、证候特征,及治疗方面阐述其异同,为痹病的辨证论治提供更多思路及理论依据,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 热痹治疗心得

    作者:朱巍

    热痹属中医学“痹证”之范畴。如今热痹患者日渐增多,而论述热痹的文献却相对较少,对热痹还存在不同的误区。本文主要结合现代人体质及疾病的特点,对治疗热痹的个人心得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希望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74 条记录 4/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