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平扫与X射线平片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优势分析

    作者:吴则永

    目的:研究头颅CT平扫与x射线平扫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优势分析.方法:对50例鼻骨外伤患者分别经行X射线平片及头颅CT平扫检查,对比分析其相应的表现和诊断.结果:X射线检查发现鼻骨骨折的病例为21例(42%),未发现骨折征象29例(58%),CT检查全为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28例,双侧鼻骨骨折13例,并对其鼻区复合伤和周围情况诊断明确.结论:在鼻骨检查中X射线只是初步简单的检查方法,为防止漏诊,应将头颅CT平扫作为必备的检查方法,但鉴于X线与CT的分辨特点应将两种检查相互补充,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 鼻部骨折诊断中双层螺旋CT重建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兴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重建在鼻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统计48例鼻部骨折患者,行双层螺旋CT轴位扫描以及多平面冠状位重建,统计二者对鼻部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双层螺旋CT轴位和多平面冠状重建联合应用可以完整清晰地对细微鼻骨骨折进行显示.其中双层螺旋CT轴位扫描中只在鼻骨骨折患者诊断中39例诊断33例,诊断率为84.6%,其他所有骨折处均能准确进行诊断,无一漏诊误诊.多平面冠状重建中,鼻骨骨折39例诊断35例,诊断率为89.7%,上颌骨额突骨折17例诊断15例,诊断率为88.2%,鼻额缝分离8例诊断5例,诊断率为62.5%,其他所有骨折处均准确诊断.结论:双层螺旋CT扫描联合多平面冠状重建可以清晰显示包括细微的鼻骨骨折,诊断准确性很好,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 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19例

    作者:蔡其刚;赵永宏;方慧;米修奎;汤亚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19例闭合性鼻骨骨折(所有患者均经X线CR摄片检查证实)在鼻内镜直视下行鼻骨塌陷复位术.结果 内镜下19例均可观察到鼻骨向后移位,其中1例伴有鼻中隔骨折,直视下准确地将复位器置于鼻骨塌陷处,同时处理伴发鼻中隔骨折.结论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有视野清楚、麻醉效果好、复位准确及鼻腔创伤小等优点,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易于接受.

  •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伴中隔骨折复位术15例

    作者:张健

    鼻骨骨折伴中隔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常规前鼻镜及X线检查不易观察到并发的鼻中隔骨折.2003~2007年我科收治15例经螺旋CT检查确诊的鼻骨骨折伴中隔骨折病例,在全麻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

    作者:张英华;李晓帆

    鼻骨骨折在鼻外伤中较常见,多由直接暴力所引起,骨折可单纯局限于鼻骨,也可累及周围结构,外伤引起的鼻骨骨折一般向后移位,表现为鼻梁塌陷或不对称,X线和前鼻镜常规检查时,不易观察到出鼻骨向后移位的具体状态,更容易忽略其并发的鼻中隔骨折.1996~2003年我科共收治31例鼻骨骨折病人,均用鼻内镜进行检查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鼻内镜下改良鼻骨错位复位法61例疗效观察

    作者:沈志豪;吴素娟;翟亮;王珮华

    目的 探讨在错位畸形的鼻骨骨折鼻内镜复位术中使用鼻阈小切口改良复位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 2017年3月,需手术治疗错位畸形的鼻骨骨折患者61例,在全身麻醉鼻内镜下使用鼻阈小切口改良鼻骨复位术,评估术后鼻外形及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61例患者均复位成功,外观满意,鼻腔通气正常,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有错位的鼻骨骨折患者,加用鼻阈小切口改良复位法可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手术疗效确切,损伤小,适合临床应用.

  • 鼻骨骨折与鼻中隔偏曲同期手术的可行性及处理技巧

    作者:郑顺昌;侯军才;程琳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及鼻中隔偏曲同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处理技巧.方法 对58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同期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复位术和鼻中隔成形术,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7 ~ 59岁,平均年龄28.6岁.均为闭合性鼻骨骨折.58例患者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58例患者中51例为优,7例为良.鼻外形矫正满意,鼻功能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可同期手术,但对并发症的防范不能忽视.

  • 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脱位与骨折的内镜治疗

    作者:路莉;张少强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同期处理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和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2例鼻骨骨折患者行CT扫描,确诊合并鼻中隔骨折或脱位.在处理外鼻开放性外伤和鼻骨骨折复位的同时,一期在局麻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骨折或脱位复位和矫正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鼻外形基本满意,鼻中隔无明显偏曲,通气改善.结论 鼻内镜下同期处理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及脱位,方法简单,处理到位,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素娟;沈志豪;程韬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7月就诊的176例鼻外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资料,对鼻骨骨折程度、范围及周边软组织水肿、裂伤等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结果 176例鼻外伤患者中,20例鼻骨未见骨折,5例误诊为骨折,151例为鼻骨骨折;单侧鼻骨骨折105例(69.54%),其中线性骨折75例(71.42%,75/105),粉碎性骨折30例(28.57%,30/105);双侧鼻骨骨折46例(30.46%),其中粉碎性骨折35例(76.09%,35/46),线性骨折7例(15.21%,7/46),复合型骨折4例(8.70%,4/46).多层螺旋CT对鼻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97.16%,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结论 多层螺旋CT可清晰的显示鼻骨骨折情况,结合横断位、冠状位扫描及后期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鼻骨骨折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CT成像方法对鼻骨骨折诊断和法医鉴定的影响

    作者:于洋;张倩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轴位+冠状位扫描与后重建图像,并分析其在鼻骨骨折诊断及法医鉴定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鼻骨骨折患者的多层螺旋CT轴位+冠状位扫描与后重建图像的准确性,并与单一影像学检查形成对比.结果 196例患者中,①鼻骨线性骨折105例,无明显移位成角62例,有明显移位成角43例;其中单侧79例,双侧26例;②鼻骨粉碎性骨折91例;单侧21例,双侧58例,一侧线性另一侧粉碎性12例;③伴鼻中隔骨折52例;④合并其他骨折81例,其中上颌骨额突56例,眶壁20例,颧弓5例.结论 鼻骨轴位+冠状位扫描与后重建图像能明显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正确率,并对于法医轻伤和轻微伤的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毕凤君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MPR + SSD)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鼻骨骨折患者,运用MPR及SSD图像同屏观察诊断鼻骨骨折.结果 60例鼻骨骨折患者中,单侧鼻骨骨折36例,双侧鼻骨骨折24例;鼻中隔骨折15例,上领骨额突骨折14例.结论 MSCT中运用MPR结合SSD像在鼻骨骨折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薄层CT扫描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邱国华

    目的探讨薄层CT扫描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36例鼻骨骨折薄层扫描CT变化.结果 36例外伤,鼻部CT检查诊断鼻骨骨折36例,诊断率100%.结论薄层CT扫描鼻骨骨折以其全面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作为诊断鼻骨骨折首选方法,能够避免漏诊.

  • 螺旋CT诊断维鼻骨骨折66例临床观察

    作者:丁祥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66例鼻骨骨折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66例外伤,鼻部CT检查诊断鼻骨骨折66例,诊断率10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鼻骨骨折以其全面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作为诊断鼻骨骨折首选方法,能够避免漏诊.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鼻区骨折的诊断分析

    作者:李清涛

    目的:探讨在鼻区骨折诊断上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7月收治的54例鼻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鼻部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者54例,,其中单侧骨折占53.70%(29/54);双侧骨折占46.30%(25/54).54例患者中同时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者40例,占74.07%,包括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6例;同时合并有眼眶骨折者14例,占25.93%;同时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者8例,占14.81%.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能为临床医生在骨折治疗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作为鼻骨骨折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

  • 鼻骨创伤性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探讨

    作者:郑粤军;邱创嘉;潘寿岩

    目的评价鼻骨创伤性骨折螺旋 CT扫描三维成像的表现.方法使用 Somatom Balance 1 s螺旋 CT机对 47例 X线照片诊断不明确的新鲜或陈旧创伤性鼻骨折的病人,使用薄层螺旋扫描,取得大量有效容积数据.通过三维重建 SSD、MPR、MIP成像,立体及多轴面显示鼻骨形态和骨折内容,取得清楚直观的影像诊断.结果 47例病人中 SSD显示骨折 47例,其中单纯线状骨折 19例,粉碎性骨折 16例,凹陷骨折 6例,合并副鼻窦积血 8例,正常 6例.纠正了 3例假阳性和 6例诊断骨折类型不准确.结论螺旋 CT扫描三维重建图像技术能使横断面图像快速、准确、多样化处理成为直观图像,更准确显示鼻骨创作性骨折的形态及范围.对传统 X光照片所得信息有了更高层次的补充,提高了影像诊断水平.

  • 多层螺旋CT骨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祥彬

    鼻骨骨折一般单凭临床表现即可作诊断,鼻骨X线侧位片可作为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对鼻梁完整的鼻根骨骨折,X线山于前后重叠以致对骨折显示不清,我院采用多层螺旋C T薄层扫描加三维骨重建诊断鼻骨骨折取得了很好效果.现将我科自2001年以来,对3 2例鼻骨骨折病人CT扫描检查结果报告结合平片及临床进行分析.

    关键词: 鼻骨骨折 螺旋CT
  •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合与鼻中隔矫正术在外伤所致鼻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作者:劳国光;刘新建;田文浩;黄卓源

    目的 探讨外伤所致鼻骨骨折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整合与鼻中隔矫正术较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鼻外伤所致鼻骨伴鼻中隔骨折患者78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A组(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合与鼻中隔矫正术,42例)和B组(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B组[(78.6±26.4)min比(51.8±14.9) min],术后1d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少于B组[(3.1±0.6)比(3.9±0.5),(6.4±1.2)d比(7.9±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B组(97.62%比80.56%,P< 0.05).结论 外伤所致鼻骨伴鼻中隔骨折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整合与鼻中隔矫正术,相对传统手术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疗效.

  • 鼻骨骨折80例复位治疗体会

    作者:黄伟欣;郭集军

    目的探索鼻腔表面麻醉+眶下神经局部浸润麻醉对鼻骨骨折复位的疗效.方法将8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是在鼻腔表麻下复位,治疗组是在鼻腔表麻+眶下神经局部麻醉下复位.结果治疗组患者疗过程中所受痛苦明显小于对照组,复位后2周复查畸形率也远小于对照组.结论鼻腔表麻+眶下神经局部麻醉下行鼻骨骨折复位好于单纯用鼻腔表麻下复位.

    关键词: 鼻骨骨折 治疗 体会
  • 鼻骨骨折的普通X线与CT对比分析

    作者:高钧亮

    笔者对近年鼻外伤患者普通X线鼻骨侧位像与CT进行了回顾分析对比,以提高对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所选病例皆为CT检查阳性者,共102例,其中男81例,女21例,年龄12~68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打伤73例,撞跌伤29例。临床表现皆有不同程度的鼻部肿胀、疼痛及A触痛、鼻出血、头痛、恶心、呕吐、脑震荡、眼挫伤、鼻部塌陷变形等。

  •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20例报告

    作者:梁伟英;陈志强;党华;曾志;吴桂山;甘嘉裕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的疗效.方法:对20例鼻骨骨折患者于鼻内镜直视下行局部浸润麻醉、复位术及鼻腔填塞.结果:所有患者术程顺利.鼻内填塞物于术后48~60 h后取出.19例患者1次治愈,余1例粉碎性鼻骨骨折患者取出填塞凡士林纱后1 d鼻骨发生塌陷,再次于鼻内镜下行手术,填入膨胀海绵,延长填塞时间到72 h后取出填塞物,未再发生塌陷.20例患者在取出鼻腔填塞物后3~5 d出院.随诊3个月,所有患者鼻骨骨折愈合良好,外鼻无畸形,前鼻镜下检查鼻中隔无偏曲或血肿.仅有5例(25%)有鼻塞症状影响呼吸睡眠,10例(50%)轻微鼻塞,于术后1~2个月自行恢复,无需特殊治疗.结论: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疗效较好,可作为鼻骨骨折复位治疗的新选择.

400 条记录 15/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