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莫匹罗星对血透患者钝针扣眼穿刺后内瘘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卢艳;任宏淼;张欢欢;胡丽云

    目的 探讨莫匹罗星软膏对血透患者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动静脉内瘘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在本血液透析中心使用钝针扣眼穿刺的60例患者根据消毒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处理组(30例)和莫匹罗星处理组(30例).观察18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假性动脉瘤、内瘘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处理组27例、莫匹罗星处理组29例进入观察终点.莫匹罗星处理组3例(10.34%)出现感染,均为轻度感染;常规处理组9例(33.33%)感染,其中5例(18.52%)轻度感染,4例(14.81%)重度感染.莫匹罗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性动脉瘤、内瘘狭窄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匹罗星有效降低血透患者钝针扣眼穿刺后内瘘感染发生率,特别是降低重度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未增加其他穿刺并发症的风险.

  • 金霉素眼膏在血液透析扣眼穿刺去痂中的应用

    作者:林小敏;叶一蓓;马璐璐;张周沧

    目的 观察金霉素眼膏应用于血液透析扣眼穿刺去痂的效果.方法 对25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已经使用扣眼穿刺法半年以上的患者,初始3个月按常规方法护理扣眼,第4~6月用金霉素眼膏涂于扣眼穿刺的结痂上,比较使用金霉素眼膏前后患者瘙痒、疼痛的程度及渗血情况.结果 使用金霉素眼膏前患者疼痛评分(中位数)为5分,使用后为1分;使用前瘙痒评分(中位数)为0分,使用后为0分;使用前渗血率为7.1%,使用后为2.4%,使用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霉素眼膏可降低血液透析扣眼穿刺去痂时局部疼痛,减少穿刺点的渗血发生率.

  • 自体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文娟;吴春燕;应迎娟;蒋欣欣;叶有新

    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采用扣眼法穿刺技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渗血、隧道炎性反应及感染、隧道闭合、血管瘤形成,分析原因主要与患者自身因素、护士操作技术及器材等因素有关.护理对策为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护士操作水平、使用特殊器材等,一旦发生并发症,予对症处理.

  • 钝针扣眼穿刺法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钱文艳;余兢兢;郑金微;陈素春;赵松龄;李乐敏

    目的 观察钝针扣眼穿刺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利用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的患者70例,按住院床号数分为A组40例、B组30例,A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B组采用绳梯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内瘘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拔针后的止血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 A组血管瘤的发生率、拔针后的止血时间和对穿刺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钝针扣眼穿刺法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较为理想的穿刺方法.

  • 扣眼穿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燕;郑桂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公认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佳生命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类型[1-2].临床常用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有区域法、绳梯法和扣眼穿刺(Buttonhole puncture technique)法,其中,扣眼穿刺是指在同一位置,穿刺针以同一角度、同一深度刺入血管的技术.早期研究表明扣眼穿刺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和焦虑,减少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增加内瘘处美观度,因而被推荐为自体内瘘穿刺的首选方法[3].但扣眼穿刺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如穿刺针(钝针)价格相对较贵,内瘘感染及穿刺失败的发生率较高,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充分认识并合理开展扣眼穿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扣眼穿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 扣眼法用于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纯;奚蕾;汪莉华;金梅

    目的:探讨扣眼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扣眼法,对照组采用区域法,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拔针后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渗血发生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能够更好的保护动静脉内瘘,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液透析留置针建立扣眼的效果评价

    作者:姚玉容;余秀峰;吴云霞;徐吉仙;伍莉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拟行扣眼法穿刺时,用血液透析留置针建立扣眼的可行性。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拟行扣眼法穿刺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观察组操作者用血透留置针穿刺并留置内瘘至更换钝针穿刺为止。比较两组建立扣眼的效果差异及不良反应,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建立扣眼成功率分别为对照组95.0%,观察组97.5%,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建立一对扣眼平均耗时、扣眼钝针穿刺容易例次、钝针初始穿刺一月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留置针打折3例、凝血1例、留置针留置内瘘侧肢体轻度胀痛3例,对照组穿刺渗血48次。结论留置针建立扣眼的效率高于普通内瘘穿刺针,能缓减扣眼穿刺护士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的压力,有利于扣眼穿刺的持续开展,但对患者透析间期依从性有较高的要求。

  • 影响内瘘扣眼隧道的相关因素研究及护理对策

    作者:蔡王苏;缪爱素;潘少芽;黄璋璋;徐爱月;钟晓仙

    目的: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采用扣眼穿刺法的相关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进行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70例,观察内瘘隧道-扣眼形成后,钝针穿刺困难或失败的原因,并分析与血痂、肢体摆放、体质量增长、自身血管原因、护士穿刺手法是否相关。结果70例患者共进行自体动静脉瘘扣眼穿刺14684次,出现穿刺困难36例,计219例次;穿刺失败9例,计57例次;其中更换穿刺点4例。影响因素中,肢体摆放不正确发生率为0.82%,穿刺手法不正确、自身血管原因、体质量增长过多及血痂去除不彻底的发生率依次为0.37%、0.31%、0.19%、0.18%,与肢体摆放不正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5.372、6.829、6.842,均 P <0.05)。结论血痂去除不彻底、穿刺肢体放置偏差过大、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过多、血管弹性差、护士穿刺经验是导致穿刺困难或穿刺失败重要因素。完全去除血痂、手臂正确放置、控制干体质量、自身血管条件良好、熟练的穿刺技术能提高钝针穿刺成功率。

  • 扣眼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胡美军

    目的 采用扣眼穿刺法降低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方法 前2个月固定一位护士,遵循三同原则,认真细致地进行穿刺前的评估与去痂,穿刺后妥善固定,观察并处理渗血情况,做好内瘘的维护与宣教.结果 26例均成功形成扣眼,3例出现穿刺点渗血,均未发生动脉瘤及血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扣眼穿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较为理想的穿刺方式.

  • 扣眼穿刺技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厉淑荣;王会;邵倩;胡桂钰;陈美;程佳;肖合存

    目的:探讨扣眼穿刺技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派护理人员去浙江邵逸夫医院进修学习,向医院申报开展新技术项目,护理部组织学术委员会进行开展前项目论证,邀请扣眼穿刺专家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并进行技术支持.科室成立扣眼穿刺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负责技术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比较穿刺前后穿刺点渗血及穿刺成功情况.结果:共穿刺72例患者,成功形成隧道67例,使用的动静脉内瘘均未发生动脉瘤及血管狭窄;穿刺后成功率明显高于穿刺前(P<0.05).结论:开展扣眼穿刺可明显减少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要求护士长全盘监控,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做好患者健康宣教,真正让患者体会到扣眼穿刺的益处,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 自体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管理研究进展

    作者:厉淑荣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终末期主要的治疗方法,但要进行血液透析,必须为患者建立一条理想的血管通路,要求具有稳定的血流量,可反复使用,便于护理操作,感染率低等[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中心静脉置管(CVC)、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AVG).AVF是常见的血管通路,具有穿刺方便、血流量稳定、手术简单、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被推荐为首选的血管通路.AVF被称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2].

  • 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符琦雅

    目的:观察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中采用扣眼穿刺法、区域穿刺法以及绳梯穿刺法这三种不同穿刺方法对患者并发症所产生影响的不同.方法:将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我院就诊住院的150例需要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患者手术时采用扣眼穿刺法,一组患者术中采用区域穿刺法,一组患者术中采用绳梯穿刺法,并对这150例患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患者动脉瘤、内瘘阻塞、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均成功穿刺,其中扣眼穿刺组、区域穿刺组、绳梯穿刺组分别有14、2、1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此外,随访结果表明扣眼穿刺组动脉瘤、内瘘阻塞、血管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绳梯穿刺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区域穿刺组(P<0.05).结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中采用扣眼穿刺法其效果较为理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而临床可优先选择扣眼穿刺法.

  • 扣眼穿刺法合并钝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作者:胡祎

    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主要包括扣眼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和局域穿刺法.通过对扣眼穿刺法的研究,认为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操作更能保护患者的内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扣眼穿刺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王琼;李霞

    目的:探讨扣眼穿刺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分别采用扣眼法(试验组60例)及传统区域法(对照组60例)穿刺内瘘,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结果:与区域穿刺组患者相比,扣眼穿刺组患者KDQOL-SF1.3分及其各条目得分和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扣眼穿刺可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

  • 扣眼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沈小霞

    目的:采用扣眼穿刺法降低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方法:相对固定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遵循三同原则,认真细致地进行穿刺前的评估与去痂,穿刺后妥善固定,观察并处理渗血情况,做好内瘘的维护与宣教.结果20例病人均成功形成扣眼,3例出现穿刺点渗血,均未发生动脉瘤及血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扣眼穿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较为理想的穿刺方式.

  • 18例非常规内瘘血液透析患者扣眼穿刺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曹云云;沈晓燕;文晓妮;史艳玲;马璐璐

    目的 分析非常规内瘘血液透析患者扣眼穿刺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科行血液透析的自体非常规内瘘患者,扣眼穿刺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原因,总结实施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结果 非常规内瘘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扣眼穿刺并出现并发症18例,并发症表现为穿刺点出血、扣眼点感染、透析中血流量不足.主要原因与患者自身的血管情况、卫生意识;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新技术力量的培训等有关.护理上予严格遵守并执行规范穿刺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对非常规内瘘的理论与穿刺培训、提高穿刺技术;开展个体特殊非常规内瘘扣眼穿刺;加强对患者进行非常规内瘘维护的宣教等措施.结论 18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早期评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后,动静脉内瘘畅通,治疗中血流量均达到目标要求.

  • 钝针针套在扣眼穿刺去痂的应用观察

    作者:黄丽君;曹云云;梅晓蓉;马璐璐

    目的 探讨钝针针套在扣眼穿刺去痂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施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法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78例,患者均为使用扣眼穿刺法半年以上,患者入组后第1~3个月予12号钢针去痂,入组后第4~6个月使用16G钝针针套去痂.比较患者分别使用两种方法时的疼痛、渗血、感染、皮肤划伤.结果 78例患者总共去痂11 232次,两种去痂方法比较:钝针针套比12号钢针在渗血、皮肤划伤和疼痛上都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增加感染率.结论 钝针针套在扣眼穿刺去痂上操作安全简单,明显减少扣眼穿刺法并发症,节约成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非热康普联合百多邦预防扣眼穿刺针眼感染的效果

    作者:揭中芳

    目的:观察非热康普联合百多邦软膏应用于预防扣眼穿刺针眼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血液净化中心长期血透,内瘘成熟的患者40例进行钝针扣眼穿刺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治疗6个月,透析3次/w。观察组20例采用非热康普联合百多邦用于钝针扣眼穿刺部位,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钝针扣眼穿刺部位,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钝针扣眼穿刺部位无瘙痒、炎性反应、感染的情况。对照组有8例出现穿刺部位瘙痒,4例出现穿刺部位炎性反应,2例出现穿刺部位脓性分泌物感染.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热康普联合百多邦软膏用于钝针扣眼穿刺部位,能够预防因用锐针反复穿刺带来的内瘘并发症,降低感染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血透患者透析生存质量。

  • 扣眼穿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顾丽雅

    目的观察扣眼穿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绳梯穿刺,观察组采用扣眼穿刺。观察两组患者新血管瘤、血管狭窄发生率及穿刺点渗血情况、穿刺成功率、拔针后止血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扣眼穿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內瘘穿刺中较为理想的穿刺方法。

  • 扣眼穿刺对血透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

    作者:庞敏娜;贺翠芳;落恒

    目的:比较扣眼穿刺和区域穿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影响,选择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方法:将56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扣眼穿刺组28例,区域穿刺组28例.1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扣眼穿刺组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法,临床可优先选择扣眼穿刺法.

45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