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

    作者:张玉坤;黄卫民;胡永胜;田慧中;沙吾提江·卡斯木;周纲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7月对13例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患者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男8例,女5例;年龄25 ~ 56岁,平均39岁.病变累及L344例,L456例,L5S13例.记录术前、术后血沉、C反应蛋白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6.3个月,全部患者腰腿痛症状消失,术后6~ 12个月均获得植骨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术后椎间盘炎的血沉与C反应蛋白分析比较

    作者:张建政;李放;邹震;孙天胜;李亚非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ESR和CRP特征性改变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5例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并发椎间隙感染的患者以及前瞻性研究50例同种手术无感染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2d、1、2周以及4周进行ESR和CRP分析对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ESR和CRP增快,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同期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期CRP与ESR相比,峰值出现更早,持续时间更短.结论:两组ESR和CRP虽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仍是早期诊断椎间盘感染的一种简单、有效和经济的术后常规筛选检查指标,而且动态监测时间越长,升高越快,诊断价值越大.

  • 原发性化脓性椎间隙感染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作者:董彦;刘英杰;刘尚礼;杨伟光;黄永杰;余江

    目的:探讨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患者采取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板间植骨术并结合大剂量抗生素运用、卧床、制动等方法治疗.结果:术后11例患者获得1~2年的随访,感染无1例复发,脊柱无后凸畸形,植入骨块融合.结论:前路手术清除病灶、后路椎板间植骨以加强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方法.

  • 经皮病灶清除持续灌注冲洗治疗腰椎间隙感染

    作者:张西峰;王岩;王继芳;刘玉杰;梁雨田;刘郑生;张伯勋

    目的:探讨影像学引导下病灶清除持续灌注冲洗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从1994年4月~2002年4月,收治椎间隙感染患者21例,L1~2 1例,L2~3 2例,L3~4 7例,L4~5 8例,L5S1 3例.其中15例在影像学引导下按照经皮椎间盘摘除术的入路进入病灶,清除和冲洗椎间隙坏死组织.应用McGill表定量动态评价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定期复查X线、CT和MRI.结果:接受微创手术患者在术后1~2d剧烈腰痛消失,冲洗时间为7~50d.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例占40%.8~12周椎间隙基本融合.治疗后McGill分值在1~2d内即开始下降.结论:影像学引导下病灶清除持续灌注冲洗治疗原发性椎间隙感染,及时有效控制症状,促进椎间融合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 脊柱椎间隙感染的内固定治疗

    作者:姚长海;侯树勋;史亚民;李利;王华东

    目的:通过8例脊柱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内固定手术在脊柱椎间隙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脊柱后路内固定治疗,其中Trifix 3例、改良Trifix 3例、USS 2例.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采用内固定治疗的8例中卧床时间短3d,长4周.比保守治疗卧床时间缩短2~3周.结论:本组8例内固定治疗脊柱椎间隙感染没有引起炎症扩散,而且缩短了卧床时间.

  • 单间隙椎间盘摘除术后3个椎间隙感染1例

    作者:杨兆新;王本胜;黄兰昌;许永建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因腰痛伴右臀部、下肢疼痛1年余加重1个月,于1999年4月12日经右侧开窗行L4/L5椎间盘摘除术,术后刀口愈合I/甲,腰腿疼痛消失,术后1个月在腰围保护下离床活动.一周后感冒一次,在当地肌注洁霉素后逐渐出现腰痛,放射至双侧髋部,卧床休息可减轻,于1999年6月1日来我院检查:

  • 病灶清除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

    作者:牛士贞;邢宝华;陆继收;魏彦春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7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手术治疗,总结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体温下降时间、ESR、细菌培养、抗菌素治疗时间等指标.结果随访3月~5a,平均15个月.所有病例无复发,术后3周下床活动,ESR术后3周下降至正常,CRP术后2周转阴,住院时间平均46d.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减压充分、疗效可靠、疗程缩短、能迅速缓解患者痛苦等优点,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隙感染

    作者:张福华;曹飞;魏新建;张卫东

    椎间隙感染临床较少见,一旦出现则病情严重.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大量使用抗生素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虽多有报道,但其方法不统一.笔者所在医院自1992-02~2003-12手术治疗的1 20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并发椎间隙感染者14例12例症状较重患者采用手术病灶清除后给予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固钉自体骨移植术.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椎间隙感染的临床护理

    作者:贾春霞;王红丽;吴松梅;陈双玲

    椎间隙感染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一旦发生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生理影响.自2000年7月~2003年8月,作者对5例该症患者进行精心护理,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胸腰段脊髓造影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刘健;陈静;代美英;李红

    脊髓造影又称为椎管造影,是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和观察椎管形态变化、了解椎管通畅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准确指导手术定位.自1996~2000年,我们先后对21例病人应用水溶性造影剂Omnipaque经腰椎穿刺行胸腰段脊髓造影,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后无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产生.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椎间盘炎的治疗现状

    作者:卢心宇

    椎间隙感染是腰椎间盘手术的一种少见、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73%~3.2%.文献报道有三种学说: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自身免疫性反应[1].但更多学者认为是细菌性感染.因此,治疗方法争论不一.争议较多的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以及手术的方式、是否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的选择等问题.

  • 12例原发性腰椎间盘炎的诊治体会

    作者:王清义;孙承东;白晓丹;关富龙;周斌

    目的:总结原发性腰椎间盘炎的诊治经验.方法:12例原发性腰椎间盘炙患者,均应用综合保守治疗,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访1~4年,10例恢复正常生活,2例仍残有腰腿痛,于1年后因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而治愈.结论:充分认识椎间盘炎的主要特征和谤因,可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早期确诊较困难,C反应蛋白是敏感性指标之一,MRI有特异性改变;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 腰椎间隙感染8例分析

    作者:张宝岑;时俊业;高山;张志韧

    目的探讨腰椎间隙感染病人的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2003年12月治疗的8例腰椎间隙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均采用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1例形成脓肿并行扩创及闭式冲洗引流,均获痊愈,随访1例有慢性腰痛,1例腰部僵硬,余6例无特殊不适.结论腰椎间隙感染病人痛苦重,首要病因为细菌性感染,联合应用有效抗生素可使其早日痊愈,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此病并发症的发生.

  • 腰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郑国玺

    目的 探讨椎间隙感染的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椎间隙感染7例的临床资料及特点,7例中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2例.治疗上绝对卧床休息,早期静脉应用大量抗生素.对症状较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尽早行手术清除病灶.结果 7例椎间隙感染者中5例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7例患者均在住院后3~6周带腰围下床活动,随访12~18个月,7例全部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治愈,经保守治疗1~2周症状无明显改善且病情较重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 15例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疗体会

    作者:樊成虎;肖正军;张绍文;齐兵献;郭平德;赵庆

    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此病常侵袭骨与关节,侵袭腰椎致椎间盘炎、椎体炎即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常致腰椎骨质破坏、腰椎失稳、脊髓、马尾神经受压[1-5],近几年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7],本文就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一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例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后路手术治疗

    作者:潘刚明;钟润泉;王非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行后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99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5例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25例中,保守治疗10例,后路手术治疗15例,其中行病灶清除减压术10例,5例伴腰椎不稳的患者行病灶清除并植骨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痊愈,后路手术治疗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1~2周,卧床时间为2~5周,术后3~4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保守治疗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2~3个月,卧床时间为2~5个月.结论: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行保守治疗症状持续时间和疗程较长,行后路手术治疗可以较快减轻症状,缩短疗程,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 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病人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卞颖飞

    目的 探究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所有病人行MRI检查,确诊后给予积极治疗,分析其MRI诊断结果,观察治疗前后所有病人的白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86例椎间盘感染病人的感染部位多数集中在L4~L5或L5~S1椎间隙,病变椎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碎裂、变小、消失、边缘不齐.MRI检查结果显示病变椎间盘间隙失去正常形态和信号.其中长T1低信号77例,T1等信号9例;长T2高信号82例,短T2低信号4例.86例椎间盘感染病人的病变椎间盘间隙上下的椎体软骨终板以及周围邻近的椎体松质骨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周围邻近椎体部分出现信号异常(75例),整个椎体信号异常(11例).多数表现为长T1信号、长T2信号,少部分病变部位表现处以T2为主的混杂信号.椎体旁软组织表现出肿胀增厚,T1表现为等信号、稍高信号或混杂信号,T2表现为高信号.21例行MRI增强扫描,病变椎间盘及邻近椎体、椎旁软组织明显强化.随访6个月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的病人共计63例,占73.26%,所有病人在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上,MRI检查能够对其病变感染部位进行充分显示,对于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鉴别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后路病灶清除并植骨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

    作者:张熙明;廉凯

    目的 评估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胸腰椎间隙感染的外科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收治的18例原发性胸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纳入诊断均靠术中术后病理确诊.术中病灶清除后植骨内固定,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腰背部疼痛等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恢复及ESR、CRP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正常.ESR及CRP明显下降.18例中仅有3例术后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其余均为无菌生长.所有病例术后标本病理结果均提示炎性改变,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未见结核性改变.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感染均无复发,影像学检查提示:椎体序列良好,植骨节段均己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 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原发腰椎间隙感染能直接较彻底的清除病灶,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椎间融合率高.具有迅速解除症状,缩短疗程,手术安全可靠.

  • 1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椎间隙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作者:吴柳婷;黄艳芳;罗洁丽

    目的:分享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治疗经验.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椎间隙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师全程参与治疗,制定了磷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联合抗菌方案,并调整用药时间顺序,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考虑采用三联方案.临床药师能够在疑难感染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 1例椎管狭窄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

    作者:陈剑;杜晶晶;任炳娟

    椎间隙感染是指椎间盘及相邻软骨板的感染性病变,又称为化脓性椎间盘炎或椎间盘炎等,发病率不高,但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1]。若对椎间隙感染的相关认识不够,且由于其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和误治,增加患者痛苦[2]。脊柱手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是一种少见的、治疗棘手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为2%左右[3]。针对该病除积极抗炎治疗外,细致的护理也十分重要,现将1例椎管狭窄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52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