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Koch三角的解剖电生理标测方法在慢径消融中的应用

    作者:周聊生;李莹;杨光;娄兹谟;闫素华;王连祥;孙洁

    目的:运用X线解剖和电生理导管标测相结合的量化指标以指导慢径消融的靶点定位方法.方法:对2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行慢径消融术时用希氏束和冠状窦导管分别标记Koch三角底部和顶端,X线投照用左前斜45度和右前斜30度分别测量Koch三角的高度并以20mm为界分为大小Koch三角两组,观察成功和不成功靶点的位置,采用测量冠状窦口A波至希氏束H波(Acso -H)传导时间和冠状窦口A波至靶点A波的传导时间(Acso - AT),以及Acso-H/Acso-AT为电生理指标,观察成功和不成功靶点的差异.结果:成功靶点在小Koch三角组多在冠状窦口上缘5mm以内,大Koch三角组可达中下1/3处,其电生理指标以Acso-T和Acso-H/Acso-AT与不成功靶点有显著性差异.结论:X线影象和电生理学的量化指标结合可反映不同Koch三角大小时,靶点与冠状窦口的关系,可作为靶点定位的参考指标.

  • 迷走神经对犬房室传导的调节作用及Koch三角底部消融对其影响

    作者:尹晓盟;张树龙;杨东辉;高连君;夏云龙;赵宏伟;刘金秋;董颖雪;常栋;林治湖;杨延宗

    目的 迷走神经对房室传导功能有重要的影响,但确切的作用未完全明确.慢径消融能够消除房室传导双径路的现象,而且消融后心房迷走神经张力发生了变化.本实验旨在探讨心房迷走神经对房室传导的调节作用及Koch三角底部消融对其影响.方法 11条成年杂种犬,全身麻醉下行颈交感-迷走神经干剥离术并连接神经刺激仪,静脉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活性.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经左股静脉穿刺放置高位右心房导管,右股静脉放置希氏束导管,在希氏束至冠状静脉窦口中下1/2的区域行射频消融.测量消融前后基础状态(无迷走神经刺激)以及迷走神经刺激状态下的房窒传导不应期,并描记房室传导曲线.取消融区域的心房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得到7条犬的有效数据.(1)消融前基础状态下房室传导的有效不应期为(165.7±43.1)ms,迷走神经刺激F为(172.9±55.6)ms;消融后基础状态下为(167.1±53.8)ms,迷走神经刺激下为(171.4±59.8)ms.消融前后,迷走神经刺激均导致不应期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消融前,迷走神经刺激使房室传导时间明显延长,且房室传导曲线出现"纵向分离"现象;消融后,迷走神经刺激及基础状态下房室传导曲线区别不明显,迷走神经刺激导致的房室传导"纵向分离"现象消失.(3)组织学检查证实,Koch三角底部区域有丰富的迷走神经分布,射频消融损伤了该区域的迷走神经.结论 一定强度的迷走神经刺激能增加房室传导的纵向分离程度,Koch三角底部区域消融损伤了局部的迷走神经,消除了该区域迷走神经调节作用导致的房室传导功能的变化.

  • Koch三角

    作者:郭继鸿

    Koch三角(Koch's triangle)是心脏内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1909年由Koch首次描述该区域而得名.Koch 三角从提出至今已逾百年,其临床的重要性和意义经久不衰,近年来,随着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临床重要意义有增无减.[解剖学组成] Koch三角由三尖瓣环、冠状窦开口及Todaro腱三部分组成(图1A、B).其顶角朝向中央纤维体,Todaro腱即伸延入中央纤维体中.因房室结本体位于Koch三角内,其与希氏束的连接也在这一区域.因此,正确辨别Koch三角对心外科手术或导管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时均很重要.

  • 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无交界性心律反应的消融策略探讨

    作者:李飞鸥;张建军;陈明;杨新春

    目的: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探讨消融过程中无交界性心律(JR)出现的患者消融策略.方法:对完成AVNRT慢径射频消融成功的867例成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心内电生理特点.结果:根据消融过程有无出现JR分为2组,出现JR组846例,消融过程中采用传统方法以JR出现预测消融成功,无JR组21例,直接以诱发AVNRT验证靶点.两组间比较,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基础心率、心动过速折返类型和靶点特性上无统计学差异(P>o.05).两组术后经过为期1年随访:出现JR组,1例术中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无传导阻滞加重,2例复发,5例失访;无JR组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无传导阻滞,无复发及失访病例.结论:慢径消融过程中,缺乏JR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现象,以解剖结构为定位依据,以诱发AVNRT验证消融有效性,可提高慢径消融成功率,减少消融范围,降低并发症.

  • 在心脏直视手术下行Koch三角测量的研究

    作者:孟令东;周聊生;李晓佳;周凤云;张秋月

    观测心脏疾病状态下Koch三角大小,并探讨与心脏大小的关系,指导临床射频消融术慢径靶点在Koch三角的定位.选择心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或后天性心脏病患者41例. 术中直视测量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并统计分析其与超声所测心脏大小及患者体重、身高、体表面积的关系.结果: Koch三角大小与Koch三角的高呈正相关,Koch三角的高与右房横径呈正相关,冠状窦口到三尖瓣隔侧瓣的距离(CSO-TV)与右房横径呈正相关,Koch三角的高与CSO-TV呈正相关.结论:可根据右房大小预测Koch三角大小,结合导管影象学上测量Koch三角的高,则能判定CSO-TV,以确定慢径消融靶点的位置.

  • 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

    作者:彭景添;王梦洪;吴印生;吴友平;郑泽琪;罗雄

    观察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的价值.15例Koch三角起搏的患者,术中测定心功能、右房压力,并与右心耳起搏比较,术前及术后6月、2年各查24h动态心电图,术中、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以及2年观察起搏参数.结果: Koch三角起搏与右心耳起搏相比,心脏功能和右房压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中及随访期间各起搏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大部分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结论: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方法可行、疗效确切.

  • RFCA治疗AVJRT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研究进展

    作者:丁军;陈珺

    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AVJRT) 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对患者造成心理、生理负担且患者难以接受,一直是心电生理学科研究热点,本文综述近年来RFCA治疗AVJRT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Koch三角的测量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孟令东;周聊生;周凤云

    目的观察和测量器质性心脏病患者Koch三角的大小,以避免心外科手术中对房室结的损伤,以及指导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的射频消融.方法选择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患者41例,术中直视测量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结果 Koch三角的高为17~39mm(26.6±4.6mm),冠状窦口下缘到三尖瓣隔瓣的距离6~15mm(10.9±2.5mm);Todaro腱长11~35mm(20.9±5.2mm),三尖瓣隔瓣长18~38mm(26.9±2.7mm),冠状窦口上缘到Todaro腱的距离3~13mm(8.0±1.7mm);冠状窦口直径4~13mm(8.9±1.7mm).结论 Koch三角变异较大,Koch三角的高可反映Koch三角的大小,依据Koch三角的高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慢径靶点位置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减少心外科手术时对房室结的损伤,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