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百部碱对德国小蠊酯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杨银书;刘增加;宫占威;王红霞;石淑珍

    目的:研究百部碱对德国小蠊体内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酯酶活性测定方法,对施用百部碱后6小时内4种酯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施用百部碱后,羧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逐步下降,至第3小时降到低,然后逐步回升,第6小时羧酸酯酶活性升高到接近对照组水平,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升高到对照组水平.乙酰胆碱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基本上无变化.结论:百部碱对德国小蠊体内羧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基本无影响.

  • 5种德国小蠊全虫蛋白提取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艳红;霍新北;王钰雅;张凡

    目的 寻找一种适合德国小蠊全虫蛋白提取的方法,为德国小蠊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以丙酮为溶剂对德国小蠊雌雄成虫进行脱脂,并利用TCA/丙酮、RIPA裂解液、Tris-HCl、1%SDS和裂解液5种蛋白提取液提取全虫蛋白,通过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脱脂前及脱脂后各种蛋白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 脱脂处理有助于德国小蠊成虫蛋白的提取;5种蛋白提取方法中,RIPA裂解液对2种成虫蛋白提取效果好,电泳后雌雄成虫蛋白条带分别为13条和16条,其次分别为1%SDS、Tris-HCl及裂解液,TCA/丙酮提取法效果差.结论 丙酮脱脂可以明显提高德国小蠊成虫蛋白的提取效果;RIPA裂解液相对更适合于提取德国小蠊雌雄成虫的全虫蛋白质.

  • 德国小蠊雌虫卵及卵巢的动态变化

    作者:于宁;张迎军;齐鹏;杜云静

    目的:实验观察德国小蠊雌虫卵及卵巢的动态变化.方法:测量雌虫卵及卵巢的大小.结果:雌虫羽化后第1,2天,卵发育缓慢,体积无明显变化;羽化后第3~7天,卵明显增大,随发育时间延长卵的大小呈幂指数增长.卵的体积与发育时间的关系,可用二次抛物线方程表示.不同发育时间虫体的大小变化不大,但卵巢形态明显改变,左侧卵巢中平均有21.51条卵小管,右侧卵巢有21.77条卵小管.结论:本实验为德国小蠊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数据.

    关键词: 德国小蠊 卵巢 变化
  • 硼酸凝胶食饵在德国小蠊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杨天赐;傅桂明;任樟尧

    目的利用硼酸粉剂制成凝胶食饵,控制德国小蠊危害.方法以硼酸-糖溶液为毒饵,研究其对德国小蠊的防治功效.结果在不同浓度硼酸毒饵作用下,德国小蠊死亡率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当硼酸浓度为2%和4%时,德国小蠊取食3 d后的死亡率分别达80.0%和93.3%,4 d死亡率均超过96.0%.在2%硼酸条件下,适宜的饵料为0.05 mol/L和0.1 mol/L葡萄糖或蔗糖,作用4 d后德国小蠊的死亡率均超过80%.结论硼酸凝胶食饵是非常有效、低廉、危害小的防治德国小蠊替代物,硼酸与葡萄糖或蔗糖制成的凝胶毒饵适合于德国小蠊的防治.

  • 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适口性与药效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付学锋;薛素琴;于传江;曾晓芃;施大钊

    目的探讨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与药效的相关性.方法将毒饵、胶饵在自然条件下放置0、15、30 d,测定德国小蠊对其适口性,根据国标,计算LT50及72 h死亡率,并对适口性与药效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毒饵、胶饵在自然条件下放置0、15、30 d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与药效均具有直线相关性.结论提高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及在自然条件下提高胶饵的保水性、防腐性等有助于提高灭效.

  • 德国小蠊抗性与敏感品系细胞色素P450生化特征的研究

    作者:曾晓芃;于彩虹;高希武

    目的对德国小蠊抗性与敏感品系细胞色素P450(Cyt-P450)的生化特征进行研究,摸索有关Cyt-P450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德国小蠊Cyt-P450与抗药性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参照Omura和Sato的方法测定Cyt-P450含量,并记录差光谱.结果德国小蠊不同品系间Cyt-P450 CO差光谱的研究显示,敏感品系在450 nm处有一明显特征峰,并在420 nm附近呈现一失活峰,而抗性种群450 nm吸收峰受到强烈抑制,420 nm附近失活峰明显.结论德国小蠊抗性品系、敏感品系在Cyt-P450 CO差光谱上的差异,表明德国小蠊抗性品系的Cyt-P450参与了抗性的形成.

  • 德国小蠊磷酸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生化特性的变化与抗药性的关系研究

    作者:马红梅;陈海婴;柳小青;陶卉英

    目的 了解德国小蠊的抗药性与磷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生化特性变化的关系,以初步揭示其抗性机制.方法 参照Bessey等的方法测定磷酸酯酶活性与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参照Clark、Kao和Booth等的方法测定GSTs活性与动力学参数Km和Vmax.结果 敏感品系与野生品系德国小蠊的酸性磷酸酯酶活力分别为0.98和26.95 nmol/(只·30 min),比活力分别为1.45和1.59 μmol/(mg pro·30 min),Km值分别是26.14和0.89 mmol/L,Vmax值分别是3.33和0.85 nmol/(mg pro·30 min);敏感品系与野生品系德国小蠊的碱性磷酸酯酶活力为(0.03±0.00)和(0.28±0.06)nmol/(只·30 min),比活力分别为(0.33±0.00)和(0.37±0.00)μmol/(mg pro·30 min),Km值分别是70.38和61.24 mmol/L,Vmax值分别是16.20和14.00 nmol/(mg pro·30 min);敏感品系与野生品系德国小蠊GSTs活力分别是0.13和0.47 nmol/min,比活力分别为8.94和17.37 nmol/(mg pro·30 min);Km值分别是2.08和5.81 mmoi/L,Vmax值分别是0.08和0.17 nmol/min.结论 磷酸酯酶与GSTs在野外品系的抗性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大面积旅客列车控制德国小蠊的效果观察

    作者:柳小青;陈海婴;李贵华;楼小明;郭学俭;燕念如;YAN Nian-ru

    目的 控制旅客列车德国小蠊的侵害.方法 灭蟑毒饵粉剂、杀蟑胶饵多种方法相结合.结果 采用药物直接喷洒,再广泛使用灭蟑毒饵粉剂,同时辅以胶饵,7月蜚蠊侵害率比高峰6月下降了64.79%,8月下降了90.35%,8月后侵害率控制在2.0%以下.7月与6月相比蜚蠊重度侵害车厢减少了69.76%,中度车厢减少了66.86%,轻度车厢减少了53.85%.8月与6月相比重度车厢减少了98.79%,中度车厢减少了86.98%,轻度车厢减少了73.63%.9月以后未再发现重度危害车厢,中度危害车厢也比6月减少了95.86%以上,轻度危害车厢比6月减少了78.02%以上.结论 化学防治仍是目前灭蜚蠊的一项重要手段,采用多种药物互补,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和服务质量的管理,能很好地控制旅客列车德国小蠊的侵害.

  • 昆虫生长调节饵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研究

    作者:孙锦程;郝蕙玲;曹敏;林永丽

    目的:观察昆虫生长调节饵剂对德国小蠊的实验室评价效果.方法:针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杀虫机制,配制适宜浓度的毒饵对德国小蠊进行无选择性摄食效果观察、模拟种群实验以及有选择性适口性测定.结果:毒饵对德国小蠊有良好的适口性,较高浓度时有一定的常规杀虫剂毒杀效果;较低浓度使用时绝育效果明显,5周左右模拟种群基本消亡.结论:昆虫生长调节饵剂兼具生物防制和化学防制的优点,使用方便,经济,值得推广.

  • 大型综合性商厦德国小蠊侵害情况及防制方法研究

    作者:蔡恩茂;陶福良;周菊兴

    目的:探索大型综合性商厦防制蜚蠊方法,分析侵害的途径.方法:先用氯菊酯酒精液驱赶,然后用拜力坦喷洒杀灭,同时对特殊场所采用熏蒸剂、片剂、胶剂进行控制,连续两次,间隔2周;采用粘捕法测定前、后密度,考核防制效果.结果:商厦内德国小蠊的主要侵害场所是娱乐场所(47.14只/张.夜)、西点操作间(35.2只/张.夜)、电器设备房(27.17只/张.夜)、咖啡厅、吧台(23.25只/张.夜)、中餐操作间(20.08只/张.夜)等,根据场所采取拜力坦(20%)、施杰胶体毒饵、氯菊酯(85%)、金鸡冠灭蟑熏蒸剂、生福牌灭蟑净片剂等多种方法、多种剂型的化学药物,蜚蠊密度下降率达到95%以上.结论:综合商厦蜚蠊侵害严重,应预防其侵入,及早采取有效防制措施.

  • 旅客列车德国小蠊抗药性的调查研究

    作者:朱仁义;刘惠厚;范修华;王秀花;胡美娟;张雨淼;陈文生;周宏

    目的:了解旅客列车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的抗药性。方法:点滴法。结果:旅客列车上采集的5个品系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对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 16.2~37.6、4.0~15.7和4.5~21.3,对敌敌畏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0~32.7、1.3~12.4。所有品系对二氯苯醚菊酯均产生了抗药性,尤其南方品系 (SD)对5种杀虫剂已产生程度不同的抗性。结论:旅客列车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敏感性和抗药性不一,化学防制须合理选择药物、浓度及用药方法。

  • 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效应研究

    作者:马义;霍新北;马民;于国防;付荣恕

    目的通过研究高效氯氰菊酯与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水平的量效与时效关系,进一步完善高效氯氰菊酯作用机制的研究,为德国小蠊的防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方法参照国标GB13917.1~GB13917.8-92<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喷施一定剂量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用乙酰胆碱酯酶试剂盒测定德国小蠊AChE活性.结果48 h内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梯度效应,高效氯氰菊酯的浓度与德国小蠊72 h的死亡率和144 h内对AChE活性的抑制时效呈正相关.结论德国小蠊的乙酰胆碱酯酶是高效氯氰菊酯的作用靶标之一,由于AChE敏感度降低而产生的靶标抗性是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德国小蠊AChE活性水平可做为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水平检测的指标之一.

  • 广东省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作者:林立丰;卢文成;蔡松武;刘礼平

    目的:了解广东省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野外采集5个品系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99~20.34、1.62~10.28,对毒死蜱、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0.96~3.42、1.28~3.88.其中肇庆及茂名地区野外种群均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产生了较高抗性.结论:广东省德国小蠊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不一,其化学防制须选择适当的杀虫剂.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抗药性
  • 油基拟除虫菊酯复配气雾剂实验室杀虫效果观察

    作者:谭伟龙;艾乐乐;钱万红;陈超

    目的 筛选几种油基拟除虫菊酯复配气雾剂,在实验室观察其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 根据GB/T 13917.2-2009,用圆筒法测定气雾杀虫剂对3种昆虫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根据GB/T13917.10-2009,测试模拟现场实验效果.结果 对淡色库蚊的杀灭实验中,1号和3号配方的KT50均<1 min,其他2种配方均<2min;对家蝇的杀灭实验中,3号配方的击倒时间短,为0.90 min,其他3种配方均<2 min;对德国小蠊的杀灭实验中,KT50值均<1 min;3种试虫的24 h死亡率均为100%.模拟现场实验中,4种配方对3种试虫的1h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均为100%.结论 4种复配杀虫剂配方均达到了快速杀灭蚊、蝇和蜚蠊的效果,可以进入下一步实验.

  • 临海市蚊、蝇、蜚蠊对7种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作者:任樟尧;邱再平;杨天赐;陆龙喜

    目的 了解临海市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现场品系(自然品系)对7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为杀虫剂使用的选择和优化组合,指导灭蚊、蝇、蜚蠊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药液浸渍法,测定4龄期蚊幼虫半数致死浓度;点滴法,测定家蝇半数致死量;三角烧瓶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半数击倒时间.结果 淡色库蚊自然品系对仲丁威、三氯杀虫酯、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倍数在1.89~8.93倍之间,属低抗水平(RR<10),而敌敌畏的抗性倍数为10.16倍,属中抗水平(RR>10);家蝇自然品系对三氯杀虫酯和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26和5.32倍,属低抗水平(RR<10),敌敌畏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7.44和12.64倍,属中抗水平(RR>10),溴氰菊酯抗性倍数为37.86倍,属高抗水平(RR>30);德国小蠊自然品系对4种杀虫剂抗性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性水平在2.53~4.12倍之间.结论 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自然品系对7种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 德国小蠊若虫龄期区别的体征研究

    作者:卢慧明;孟凤霞;高聪芬;刘起勇;任东升

    目的 通过观察德国小蠊的蜕皮现象确定其发育龄期,以获取不同发育阶段的德国小蠊体征与龄期相关信息,为德国小蠊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工作的龄期判断以及德国小蠊实验与研究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 取德国小蠊的单卵荚进行饲养,逐日观察并记录其蜕皮和龄期发育情况,测定各龄期若虫的头宽、体长和体重等身体特征,通过统计分析各龄期的主要体征值来确定若虫龄期.结果 在饲养条件下,德国小蠊若虫共经历6个龄期,各龄历期分别为(13.00±1.29)、(11.17±1.17)、(12.33±2.07)、(10.20±1.10)、(10.50±1.05)和(9.50±1.05)d,各龄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龄若虫的头宽分别为(0.99±0.16)、(1.03±0.15)、(1.62±0.19)、(1.83±0.22)、(2.02±0.21)和(2.05±0.22)mm;体长分别为(3.69±0.35)、(5.27±0.57)、(7.03±0.70)、(9.48±0.67)、(11.19±0.61)和(11.48±0.44)mm;体重分别为(2.39±0.11)、(8.70±0.69)、(17.64±5.27)、(37.97±5.04)、(50.66±9.23)和(66.20±11.60)mg/只;德国小蠊的龄期与头宽、体长或体重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39、0.9854和0.9879.结论 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德国小蠊不同龄期间的体重变化明显,其次是体长;可根据体重、体长和头宽,对个体的龄期进行综合判断.

  • 氯氟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及新型防治策略研究

    作者:马义;霍新北;马民;洪岸

    目的 通过研究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德国小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符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2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高效氯氟氰菊酯的作用机制,为德国小蠊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参考.方法 参照国标GB 13917.1-13917.8-92<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喷施一定剂量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用酶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德国小蠊体内2种保护酶活性的时间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德国小蠊SOD和GPX的诱导作用存在时效上的不同,诱导强度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144 h内SOD和GPX的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结论 低致死浓度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德国小蠊SOD和GPX有明显的诱导作用,SOD和GPX活性的升高与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耐药性增强有关.

  • 利用正交试验法建立德国小蠊羧酸酯酶的佳反应体系

    作者:魏绪强;钱坤;曾晓芃;高希武

    目的 为了系统地研究德国小蠊羧酸酯酶(CarE)的性质,确定其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及其抗性水平,建立适宜的快速、准确的酶活性检测方法.方法 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酶液浓度、底物浓度、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5个因素对德国小蠊CarE活性的影响,并从试验组合中选出优的条件组合.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德国小蠊CarE比活力的5个因素中各因素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因素(酶浓度)的优水平是酶的浓度为0.35只/ml;B因素(底物浓度)的优水平是底物浓度为0.6 mmol/L;C因素(反应时间)的优水平是反应时间为5 min;D因素(反应温度)的优水平是酶反应温度为40℃;E因素(反应体系的pH值)的优水平是酶液反应体系的pH值为6.5.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4B3C1D4E2是优组合,利用此组合测得的CarE比活力高为37.286 μmol(mg pro·min).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酶浓度>pH值.结论 确定了测定德国小蠊CarE活性的佳反应条件是:酶浓度为0.35只/ml;底物浓度为0.6 mmol/L;反应时间为5 min;反应温度为40℃;酶反应体系的pH值为6.5.

  • 天津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作者:王伟;吴彤宇;张咏枸;李培羽;郝连义;张静

    目的 了解天津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药膜法测定半数击倒时间(KT50);将德国小蠊分别放人用5种杀虫剂(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制作的广口药膜瓶中,观察击倒率.计算抗性系数(RR50).结果 天津市南开区、津南区、河西区、塘沽区、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敌敌畏的KT50分别为6.15、6.49、8.37、8.22、7.84、9.29、12.40 min,对乙酰甲胺磷的KT50分别为74.28、65.36、29.52、30.23、30.67、58.64、33.08 min,对残杀威的KT50分别为24.97、40.63、27.17、24.43、40.73、42.44、40.91 min;各现场种群对敌敌畏、乙酰甲胺磷和残杀威的RR50均<3倍.南开区、塘沽区、西青区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KT50分别为32.61、36.50、51.00 min,RR50为6.48~10.71倍;津南区、河西区、东丽区、北辰区对高效氯氰菊酯的KT50均> 120.00 min,RR50均>20倍.南开区、津南区、河西区、东丽区、北辰区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氯菊酯的KT50均>120.00 min,RR50均>20倍;西青区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氯菊酯的KT50为26.96 min,RR50<5倍;塘沽区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氯菊酯的KT50为14.10 min,RR50<3倍.结论 天津市在防治德国小蠊时应减少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使用,可增加敌敌畏、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和残杀威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使用;蜚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是防治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应加强监测,了解抗性发生的程度和地域范围,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 北京市区德国小蠊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作者:曾晓破;柯海萍;胡建波;佟颖;薛素琴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和北京市区4个野外品系(D、C1、C2、H)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及敌敌畏的敏感性,以便通过抗性水平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北京市区4个野外品系对上述4种杀虫剂的平均抗性系数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81、2.30、2.94、3.16倍;其中二氯苯醚菊酯与敌敌畏在H品系中、氯氰菊酯在D品系中均产生了较高抗性,其抗性系数分别为5.38、6.97和5.31.结论:北京市区4个野外品系德国小蠊对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和1种有机磷类药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抗药性
474 条记录 4/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