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护士长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角色塑造

    作者:高明榕;余娜;王越秀;成守珍

    目的 探讨护士长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角色塑造的目标.方法 从管理角度,结合VAP护理实践,在我院VAP护理的专科小组框架内,根据专业化护理的要求,重新审视护士长在VAP预防的护理中角色塑造,制定护士长的角色塑造目标,并付诸实施.结果 根据VAP预防护理的要求制定的护士长角色塑造目标是切合专业化护理实际的,它在"专业化护理"之上产生了"专业化护理管理"的理念.结论 新的护士长角色塑造目标在管理层面加大了对VAP预防护理的支持,保证了VAP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 气管切开患者行间歇声门下吸引的效果评价

    作者:韩美玲;王芳;马莉莉

    目的 评价气管切开患者行间歇声门下吸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ICU 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51例气管切开的患者按照气管切开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采用普通气管切开导管,吸痰方法为常规气管内分泌物吸引,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在常规气管内分泌物吸引的基础上进行间歇声门下吸引.结果 观察组分泌物日吸引量(46.8±1.3)ml高于对照组的(32.7±2.1)ml,日吸痰次数(9.2±0.6)低于对照组的(13.1±1.1),吸痰时发生呛咳的频次(5.7±0.9)低于对照组(8.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3,11.75,9.91;P <0.05);观察组VAP发生率(26.8%)低于对照组(4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62,P<0.05).结论 间歇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声门下分泌物的误吸,减少吸痰的次数,降低VAP的发生率.

  • 侧俯卧位预防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清秀;李萌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通气改善机械通气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265例机械通气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32例与对照组133例,观察组采取侧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交替翻身方法(每2小时翻身一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交替方法。观察两组患儿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死率与观察组患儿俯卧位前后pH值、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0,P=0.007);观察组病死率为6.1%,对照组为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7,P=0.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7.55±1.87),(13.57±1.87),(16.98±1.92) d,对照组依次为(13.20±4.10),(19.19±4.12),(23.05±4.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06,14.293,14.459;P<0.01)。观察组患儿俯卧位前后pH值、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如PaCO2、PaO2、与SpO2均较俯卧位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37,12.673,17.664,13.816;P<0.05)。结论俯卧位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进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 联合药物气道湿化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雅秋;李海珍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联合应用碳酸氢钠和氨溴索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 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机械通气患儿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使用0.45%氯化钠加氨溴索,采用微量注射泵在不脱机的状态下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及采用碳酸氢钠进行气道冲洗;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在脱机的状态下进行间断的气道湿化.比较两组的痰液黏稠度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湿化不足率为7.7%,对照组为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P<0.01);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P<0.05).结论 新生儿机械通气患儿采用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并联合应用碳酸氢钠气道冲洗能有效的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自动调节气囊压力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孙建华;刘金榜;郭海凌;李尊柱;李奇;马玉芬

    目的:评价自动调节气囊压力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系统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数据库,同时检索相关原始文献和综述文献中所附的参考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5篇为随机对照试验,1篇为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定期监测气囊压力相比,自动调节气囊压力可将压力维持在20~30cmH2O,降低大量误吸的发生率[RR=0.53,95%CI(0.40~0.69)]及VAP的发生率[RR=0.56,95%CI(0.42~0.75)],但是对患者机械通气时间[MD=-1.96,95%CI(-5.82~1.89)]、ICU住院日[MD=-1.22,95%CI(-6.08~3.63)]、病死率[RR=0.94,95%CI(0.68~1.28)]没有明显改善.结论:自动调节气囊压力可将气囊压力维持在合适的范围,从而减少大量误吸,降低VAP的发生率,但是对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改善.

  •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冯玉峰;钱建清;俞隼;王家星;王佳佳

    目的 通过对在ICU内危重症患者进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PEG-J)肠内营养管道的建立,探讨该术式对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58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在排除禁忌证后于120 h内建立PEG-J营养支持管道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则选用鼻胃管作为肠内营养支持途径,若患者出现胃排空障碍时则选用鼻肠管.观察两组患者28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以及ICU停留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28 d VAP发生率(7.14%比26.67%,P=0.049)、ICU停留时间[(13.6±5.9)d比(16.8±4.4)d,P=0.024]、 机械通气时间[(8.1±5.0)d比(10.7±4.5)d,P=0.04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PEG-J管道在危重症患者中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是可靠、 安全的,同时也是降低VAP发生率的一个重要举措.

  • 密闭式与开放式声门下冲洗吸引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邓娟;罗春霞;蔡瑞霞;魏泉玉

    目的 比较密闭式串联三通与开放式声门下冲洗吸引装置的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入住ICU行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患者120例,按行声门下冲洗的时间顺序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开放式注射器冲洗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串联三通冲洗吸引装置方法,观察、比较两组2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率、呛咳例数及护理工时、护士操作依从性等.结果 B组2周内VAP发生率、呛咳例数、护理工时少于A组,护士操作依从性高(P<0.05).结论 与开放式方法对比,采用密闭式冲洗吸引装置行气道冲洗,可有效降低VAP及呛咳发生率,能节约护理工时,提高护士操作依从性.

  • 关注气管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荣华;左泽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一种为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Me-chanicai Ventilation,Mv)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以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医疗费用为主要特征[1].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订与管理

    作者:谭景予;陈锦秀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为常见的感染,占医院机械通气并发症的90%[1]。机械通气患者一旦发生VAP,病死率可达20%~70%[2]。VAP增加了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延长了住院时间,加大了住院花费,预防VAP亦成为当前ICU感染控制的首要任务。

  • 体位策略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进展

    作者:张旭媛;Naomi Morick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h后所并发的肺部感染[1].有文献[2-3]报道,VAP在ICU的发生率达9%~27%,病死率高达20% ~50%,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可高达70%.机械通气的初5d每日获得VAP的机会是3%,每个VAP病例住院花费约40000美元.经循证医学证实,体位和VAP有密切的相关性,提示患者体位在VAP的预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循证护理的角度探讨通过体位护理策略预防VAP的发生,提高治疗、护理效果,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干预策略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晓萍;田丽;李茵

    2003年国外学者[1]提倡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将单一的危重症临床研究通过循证组成一组证据为基础的综合实践方案,通常由3~5个干预措施组成,联合使用,建立佳临床实践,从而改善临床干预效果.其中在护理临床实践中应用广的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集束化干预策略,大量研究[2-5]已经证实了VAP集束化干预策略的有效性,并被各项指南推荐使用.但在临床实施过程中由于存在干预条目众多、区域方法不一致性以及依从性不一等方面的因素,实施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将国内外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干预策略临床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 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检查单的设计及应用

    作者:李亚军;陶方萍;段缓

    目的 设计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检查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通过查阅指南及相关文献,设计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检查单,将检查单应用于ICU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由护理组长每日检查管床护士对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情况.结果 检查单使用后,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将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检查单应用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质量管理中,有助于缩短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人工鼻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的研究

    作者:吴乃君;李君歆;迟红丽;于慧

    目的 研究人工鼻(HME)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探讨有效可行的清除呼吸机内外管硌细菌的护理措施及HME的加温湿化作用.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呼吸机上的加温湿化和雾化装置及气道湿化液的滴入进行气道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气切导管端及呼吸机送气端连HME,并观察两处HME4个面细菌培养结果.比较两组病人湿化情况及预后.结果 实验组HME的近病人面与近机器面细菌培养株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人气道阻塞发生率及VAP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 HME可截留人工气道和呼吸机内外管路中的细菌,降低VAP发生.

  • 间断声门下灌洗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作者:王莹;马洁;惠彩红;宋文静

    目的 观察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间断声门下灌洗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ICU预期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h的患者60例,按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顺序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的方法,B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结合间断声门下灌洗的方法,C组采用常规吸引方法.3组患者均在MV,50h、4d、7d采用支气管镜留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同步留取声门下滞留物进行细菌培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声门下引流的量及引流管发生堵塞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 A组患者VAP及4d内VAP的发生率分别为38.9%、16.7%,B组为33.3%、11.1%,C组为73.7%、47.4%.B组声门下引流总量明显多于A组,B组和A组声门下引流总量明显多于C组.A组患者引流管堵塞的发生率为27.8%,C组为42.1%,B组未发生引流管堵塞的现象.结论 间断声门下灌洗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可以降低附加管堵塞的发生率,降低VAP的发生率.

  •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同时行胃肠减压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作者:冷飞燕;赵金龙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同时行间断胃肠减压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入住时间的单双日分组,双日为观察组,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同时行间断胃肠减压;单日为对照组,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未行胃肠减压.观察两组呛咳、呕吐、X线胸片改变和痰培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40.0%,对照组VAP发生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同时行间断胃肠减压可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

  • 床头角度仪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王艳梅;李萍;王喜华;秦君玫;张庆庆;王彩虹

    为保证护理人员能快速准确地将床头摇至佳角度,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自行设计了一种床头角度仪.该角度仪结构简单,制作及使用方便,不占空间,每10°均有一精密刻度线,便于测量不同需求的床头抬高角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两种测压方法对不同形状套囊密闭气道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黄玲;陈英;张丽凤;蒙丽英;周春锋;林景;黎阳;黄冰

    目的 比较直接和间接两种测压法用于锥形和柱形套囊压力检测后密闭气道的效果.方法 分为锥形套囊组和柱形套囊组,两组均采用直接测压法和间接测压法进行压力检测,同时进行液体渗漏实验观察套囊的气道密闭效果.直接测压法采用测压表直接连接指示套囊进行压力检测;间接测压法在测压表上加1个三通管,锁定测压表压力为32 cmH2O(1 cmH2O=0.098 kPa)后再连接指示套囊检测.结果 直接测压法检测锥形套囊组和柱形套囊组压力分别为(21.73±0.30) cmH2O和(25.01±0.13) cmH2O,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测压后1 min内两组套囊上液体均全部渗漏.间接测压法检测锥形套囊组和柱形套囊组压力分别为(31.08±0.31) cmH2O和(31.10±0.17) cmH2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压后10 min内锥形套囊组套囊上液体无渗漏,柱形套囊组套囊上液体缓慢渗漏.结论 直接测压法可导致锥形和柱形套囊内压力明显下降及套囊上液体完全渗漏;间接测压法检测后锥形和柱形套囊的压力损失仅1~2 cmH2O,锥形套囊可有效阻隔套囊上液体渗漏.

  • 两种口咽部清洁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感染的影响

    作者:刘敏

    目的 探讨改进的口咽部护理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原则,按入住时间,将92例我院ICU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喉镜和电动牙刷在喉镜直视下进行刷洗和冲洗方法.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法和冲洗法进行口咽部清洗.观察两种口咽部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口腔异味发生率、牙菌斑指数、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接受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喉镜和电动牙刷在喉镜直视下进行刷洗和冲洗的方法进行口咽部清洗护理,能有效控制口腔异味和抑制牙菌斑的形成,较好地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利于院内感染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8年呼吸机治疗的气道护理

    作者:乔安花;席淑华;邵小平

    目的 报告1例运动神经元病经呼吸机治疗8年的气道管理.方法 采用个性化的吸痰方法,通过膨肺技术增加肺的顺应性、呼吸肌功能锻炼预防肺不张等.结果 预防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结论 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膨肺技术和有效的呼吸机治疗、护理措施,可预防肺不张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以科室为单位强化ICU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培训

    作者:许勤;王婷;宋燕波

    目的 开展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循证护理培训教育并评价其成效. 方法以2008年美国重症护理协会预防VAP循证护理实践指南为培训教材,并以此为导向设置课程,对17名ICU护士进行培训,采用预防VAP护理质量标准评价量表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的认知和行为变化.结果 护士培训后质量评价总体水平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4,P=0.000).质量评价的7个维度中,除洗手外,卧位护理、气道护理、肠内营养护理、气囊套管护理、口腔护理、呼吸机管道护理6个维度的认知和行为变化在培训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U预防VAP循证护理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认知和行为水平,同时促进了预防VAP循证护理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使护理质量内涵得到大幅度提高,也为ICU专科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了反馈指导和经验借鉴.

308 条记录 2/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