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母发光;何海兰;李晶

    目的 分析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IPF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48例符合IPFI临床诊断的患儿和同期住院的不符合IPFI临床诊断的106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IPF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真菌感染组的平均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非真菌感染组(P<0.01);真菌感染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长于非真菌感染组(P<0.01);真菌感染组的营养不良、有创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使用、口咽部真菌感染、并发腹泻等的比率高于非真菌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创机械通气、腹泻、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发生IPF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怀疑婴幼儿IPFI而相关病原学检查困难,如果存在有创机械通气、腹泻、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低血清白蛋白血症等高危因素时,应及时考虑IPFI的可能,尽早开展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作者:谢平畅;胡志亮;赖惠梅

    目的:总结广东省中医院芳村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系统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白色念珠菌组和非白色念珠菌组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比较,总结两组证候要素的区别.结果:与白色念珠菌组相比,非白色念珠菌组虚证中的阳虚证、实证中的血瘀证和水湿证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患者中,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大多表现为阳虚证、血瘀证、水湿证.

  • 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预后因素分析——单中心10年经验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丁;蔡绍曦;刘永光;郭颖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相关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0年1月1 日~2010年4月1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520例,其中诊断IPFI80例,将其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统计患者性别、高龄、感染类型、感染发生时间、免疫抑制方案、是否使用生物制剂、抗真菌治疗5 d后体温正常、肾功能不全、空腹血糖高、营养不良、机械通气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抗真菌治疗5 d后CPIS较治疗前下降、抗真菌治疗药物方案14项相关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抗真菌治疗5 d后体温正常(P=0.024)、空腹血糖高(P=0.001)、肾功能不全(P=0.002)、营养不良(P=0.018)、感染发生时间(P=0.046)、抗真菌治疗5 d后CPIS降低(P=0.000)、机械通气(P=0.000)等7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其带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OR=18.096)、机械通气(OR=130.7)、抗真菌治疗第5天CPIS降低(OR=0.011)是影响肾移植术后IPFI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治疗第5 d CPIS降低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评估肾移植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后因素,经验性治疗以及抢占先机治疗,积极肾脏替代治疗,并根据第5天CPIS评分调整治疗方案,对改善肾移植术预后有重要价值.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作者:李建伟;李斌;梁剑平;梁宏开

    目的 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价值,探讨其佳诊断阈值.方法 将ICU内具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高危因素的214例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入住ICU当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检查,留取BALF标本行真菌涂片染色、真菌培养及G试验检测,同时留取血液标本行血浆G试验、血液真菌培养;依据IPFI诊断标准及检查结果将IPFI诊断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3个层次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将确诊、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效的拟诊认定为IPFI真阳性,将治疗无效的拟诊及不能诊断认定为IPFI真阴性,测算并比较血浆G试验、BALF普通病原学检查及BALF G试验对IPFI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结果共155例患者可至少拟诊为IPFI,结合治疗效果,共112例患者终诊断为IPFI;与其他病原学检测方式相比,以>30 ng/L作为检验阈值水平的BALF G试验为优微生物依据诊断方法,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ALF G试验可为临床医师提供IPFI的诊断依据,但检验阈值水平需进一步验证.

  • 伏立康唑治疗92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评价

    作者:陈芳;王钧;蒋宇

    目的 评价伏立康唑对呼吸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9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均给予伏立康唑,观察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细菌学指标,并对该药疗效与副作用进行描述与评价.结果 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临床痊愈率为58.33%,总有效率为80.56%.真菌学疗效清除率为76.67%.不良反应主要为精神神经症状,包括幻觉49例(53.26%),视觉异常26例(28.26%),失眠22例(23.91%),其中2例患者停用伏立康唑或换用其他抗真菌药,其余均在足疗程停药后,自动恢复.因原发病病情加重死亡18例.结论 伏立康唑是一种新型的抗真菌药物,作为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

  • 联合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水平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分析

    作者:李倩;贾永娟;王春霞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侵袭性肺部感染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IFI患者52例,非IFI患者34例,分别设为IFI组和非IFI组,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对象血清GM和BALF的GM进行检测,并根据非组织标本真菌培养结果,对诊断符合率进行评估.结果 IFI组患者血清和BALF的GM水平显著高于非IFI组患者和对照组(P<0.05).以血清真菌培养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血清GM水平诊断IFI的灵敏度为40.38%,特异度为52.94%,诊断符合率为45.35%;以BALF真菌培养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BALF的GM水平诊断 IFI的灵敏度55.77%,特异度为55.88%,诊断符合率为55.81%.以血清或BALF真菌培养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血清及BALF的GM水平联合诊断IFI的灵敏度94.23%,特异度为94.12%,诊断符合率为94.19%.单独根据患者血清GM和BALF的GM水平诊断IFI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清及BALF的GM水平联合诊断IFI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独根据血清或BALF的GM水平诊断(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及BALF的GM水平能够显著提高IFI诊断的符合率.

  • PICU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

    作者:曹凤娥;韦丹

    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HD)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拟诊或临床诊断的26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先心病婴幼儿临床资料.结果:PICU婴幼儿先心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症状多为发热13例(50%)或咳嗽12例(46.2%),11例气道分泌物或气管插管管尖标本真菌培养出真菌22株:其中白色念珠菌14株(63.6%),热带念珠菌5株(22.7%),光滑念珠菌3株(13.7%).5例患儿(1-3)-β-D-葡聚糖抗原(G试验)检测阳性.23例首选氟康唑,3例首选伏立康唑,总有效率88.5%.结论:白色念珠菌在PICU婴幼儿先心病肺部真菌感染中是主要致病菌.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动态观察临床表现及肺部影像学改变,积极开展包括血清学检测在内的病原学检测.

  • 泊沙康唑防治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唐德祝;彭丽

    目的:为泊沙康唑防治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Posaconazole""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泊沙康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1年1月-2015年10月在PubMed、SpringerLink、Wiley Onli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泊沙康唑的药品基本信息、药动学/药效学特征、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478篇,其中有效文献51篇.泊沙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在母环基础上延伸出一条侧链,具有呋喃环,同时以氯代替了苯环上的氟,可抑制真菌细胞膜上合成麦角固醇的关键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其具有耐药性低、生物利用度高、肺内浓度高等特点.泊沙康唑在小鼠肺内的药物浓度高,药-时曲线下面积与低抑菌浓度的比值可达440.91,对感染肺曲霉菌、毛霉菌的小鼠具有抗真菌效果.泊沙康唑对IPFI有一定效果,甚至可作为难治性IPFI的挽救治疗用药,但仅限于临床观察研究和个案报道,尚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评估其防治IPFI的价值.

  • 醋酸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素霞;蔡静;许亚平;郭丽萍

    目的:观察醋酸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起始剂量250 mg,bid,2 d后减量至200 mg, qd;观察组患者第1天给予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70 mg,之后减量至50 mg,ivgtt,1 h内滴完,q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真菌涂片阴转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患者真菌涂片阴转率为7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肺炎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卡泊芬净治疗重症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骆雪萍;施善阳;叶宁;夏炳杰

    目的:了解卡泊芬净治疗重症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9月ICU使用卡泊芬净5 d以上的18例重症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卡泊芬净首剂70 mg,后据肝功能分级予50 mg·d-1或35 mg·d-1.治疗期间监测肺部影像学、肝肾功能等.结果:临床诊断14例、拟诊4例.治疗总有效率72.22%(13/18).有效组疗程长于无效组((21.55±6.91)dvs.(10.00±3.50)d,P<0.05),抢先/经验性治疗组有效率高于目标/挽救治疗组(91.67%vs.33.33%,P<0.05).有效组肺部影像改善时间明显滞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泊芬净是治疗重症IPFI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且抢先治疗能提高疗效.

  • 2011年1月-2013年1月某院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抗真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王淼;杜瑜;尹小文

    目的: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某院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参照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三次修订)》、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DSA)于2008年及2009年发布的《真菌病治疗指南》,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结果:6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确诊5例,临床诊断43例,拟诊20例;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3.52%;抗真菌治疗平均疗程为(17.57±12.90)d;共使用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6种抗真菌药物,DDDs排名前3位的是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DUI值大于1的有氟康唑、伊曲康唑.结论:该院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方案基本符合中国指南要求,体现了个体化原则,但仍存在药物品种选择不当、更换证据不足、超剂量使用、疗程把握不准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毛建川;刘跃建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临床发病率逐渐增高,延迟治疗死亡率高.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易导致延误治疗.同时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医疗费用高,疗程长,有时不可避免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故早期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IPFI的早期诊断做一综述.

  • 卡泊芬净治疗18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卓超;黎毅敏;钟南山

    目的 调查卡泊芬净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卡泊芬净治疗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8例疗效评价病例中,临床有效率为38.9%(7/18).10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中,5例临床有效.9例卡泊芬净疗程大于10d者中,7例治疗有效;9例疗程小于7d的患者均治疗无效.2例首选卡泊芬净患者治疗都有效;14例将卡泊芬净作为挽救治疗者中,仅3例临床有效,其中2例为侵袭性肺曲霉病.所有纳入安全性评价的12例患者均未出现临床和实验室的不良反应.结论 卡泊芬净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安全有效药物,其作为一线抗真菌药物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似乎更有益.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娜;陈虹;陶娟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住院病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系统阅读并分析120例病人肺部真菌感染的资料.对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真菌感染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间均长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糖皮质激素、体内保留导管、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均高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恶性肿瘤、肺结核患病率均高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的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真菌感染组.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有创机械通气,恶性肿瘤,肺结核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有创机械通气、恶性肿瘤、肺结核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相关患病危险因素,可能是防治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关键.

  • 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CT影像学特征分析

    作者:徐凌燕;杜诗霖;徐宏斌;董志辉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氟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T检查结果 差异,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病变、病原菌分布结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55例,包括假丝酵母菌属66(42.5%)、曲霉菌属53(34.2%)以及组织胞浆菌(18.1%),同时两组患者在各个类型的病原菌分布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CT特征均以结节为主,同时患者在结节、磨玻璃影、网格或者线样、胸腔积液等不同类型的CT特征分布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多以假丝酵母菌属、曲霉菌属较为常见,其CT特征主要表现为结节、磨玻璃影两种类型,同时其CT表现无特异性症状,医生应该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病变分布进行准确诊断.

  • 63例血液病患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龚海峰;徐细明;陈燕;王平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儿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PFI)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与防治策略。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武汉协和医院儿童血液病房并IPFI的63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IPFI患儿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63例合并IPFI恶性血液病患儿中,基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占74.6%,多发生于诱导化疗阶段(65.1%)。多数病例伴有粒细胞缺乏。肺部CT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抗真菌联合用药治疗优于单药治疗(p<0.05);G-CSF治疗对感染控制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能显著缩短感染时间(p<0.05)。结论:(1)免疫功能低下、粒细胞缺乏是儿童血液病并发IPFI的高危因素。肺部CT联合真菌抗原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提高经验性治疗策略的实施;(2)抗真菌治疗经验性联合用药疗效可能优于单药治疗;应用G-CSF等支持疗法能有效缩短抗真菌感染时间。

  • 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特征探析

    作者:吴延春;刘垚;严志涵

    目的:探究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特征,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T影像学特征.结果:所有92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培养出176株病原菌.两组菌种均以假丝酵母菌属所占比例高,对照组为44.44%,观察组为41.05%,其次为曲霉菌属,两组患者中所有病原菌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结节、磨玻璃影、网格或线样及胸腔积液比例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42例为曲霉菌属感染,35例为假丝酵母菌感染.假丝酵母菌与曲霉菌属感染患者在结节类型及个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行CT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假丝酵母菌属及曲霉菌属为主要病原菌,且各病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各不相同.

  • 急诊ICU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顾华

    目的:通过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调查我院急诊ICU呼吸道真菌种类、数量及耐药性情况、重症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诊疗情况,并探讨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0年 1 月至2015年 12 月兰州石化总医院急诊ICU住院患者,采集痰液、肺泡灌洗液标本总共2190例,病例1040例,进行病原菌菌种鉴别及药敏试验.发现微生物学检查真菌阳性286株,病例数128例,其中符合IPFI病例47例.随机选取同期入住急诊ICU无真菌感染患者47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培养及药敏试验等微生物学检查,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情况,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使用,住院时间、出院3月后随访等指标.对IPFI的相关危险因素,抗真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以及筛查的阳性结果采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没有发现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伏立康唑敏感性极高(0.35%)、其次是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达2.0%.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抗药性,分别是66.67%,22.22%,25.0%和33.33%,16.67%,33.3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耐药,耐药率达33.33%.结论:我院急诊ICU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念珠菌属,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常见,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未见曲霉菌和毛霉菌.伏立康唑敏感性比氟康唑、伊曲康唑高.IPFI的临床诊断病例数不多,确诊病例少见;氟康唑使用频率高、其次是伏立康唑和卡泊芬.临床疗效方面总有效率伏立康唑优于氟康唑,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我院致病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氟康唑、伏立康唑均可覆盖,但经济效益前者更优.

  • 血浆(1,3)-β-D-葡聚糖在老年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赵兰兰;刘远程;钱效森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临床疑似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共149例,根据诊断标准确定是否发生IPFI,对比其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和真菌培养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G试验灵敏度66.67%,特异度74.04%,阳性预测值52.63%,阴性预测值83.70%;真菌培养灵敏度55.56%,特异度71.15%,阳性预测值45.45%,阴性预测值78.72%.结论 血浆G试验定量测定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对于老年AE-COPD患者并发IPFI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诊断意义

    作者:陆开玲

    目的:探究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选取150例患者的痰液标本,患者均接受痰液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检查,根据培养检查结果,将阳性痰液标本分成四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对比痰液标本检查阳性结果和临床诊断情况.结果:150例阳性结果中,Ⅰ组31例,占比20.67%,Ⅱ组16例,占比10.67%,Ⅲ组65例,占比45.33%,Ⅳ组38例,占比25.33%.结论: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帮助临床确诊和治疗.

81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