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增大疝囊冠状面寻找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278例报道

    作者:李光亮

    目的 探讨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寻找疝囊的技巧.方法 小儿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278例(299侧),采用增大疝囊冠状面寻找疝囊.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找到疝囊,平均寻找疝囊时间40s.结论 增大疝囊冠状面是寻找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的好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安全.

    关键词: 小儿 斜疝 疝囊
  •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118例临床分析

    作者:谭天林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期间对11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经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疤痕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手术方法.

    关键词: 儿童 斜疝 外科手术
  • 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伴子宫及单侧卵巢嵌顿1例报告

    作者:刘菊先;文晓蓉;向波

    患儿,女,2月,因右侧腹股沟肿块伴器闹不适16h就诊,无发热、呕吐、腹泻等临床表现.查体见患儿哭闹、烦躁不安,全腹软,右侧腹股沟区查见一大小约5cm×5cm×4cm的质硬团块,较固定,不易推动:患儿器闹腹压增加时,团块大小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斜疝 子宫 卵巢
  •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作者:王雪清;张波;邱军;王俊;罗恩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间施行的156例腹腔镜腹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手术时间9~25min,平均12min;术后住院1~3d,平均2.5d;2例10岁男性患儿分别于术后2个月、5个月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关键词: 腹腔镜 斜疝
  • 腹腔镜经脐入路手术治疗小儿斜疝效果评价

    作者:蒲敏;陈佳慧;杨思芸;任明扬;黄斌

    目的 探讨带操作孔的腹腔镜经脐入路手术治疗小儿疝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18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接受腹腔镜手术者纳入观察组128例,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者纳入对照组90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患者家属满意度、术后阴囊肿胀率、切口感染、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完成率98.5%(128/130),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术后阴囊肿胀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费用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结论 使用带操作孔的腹腔镜经脐入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不增加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73例疗效观察

    作者:崔采;何效东;赵晓雷;邓志云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效果.方法 对73例斜疝患儿经微型腹腔镜加自制疝环针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3 d,双侧较单侧手术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延长,近期无皮下血肿、缺血性睾丸炎等并发症,随访6~33个月,无复发.结论 徽型腹腔镜下使用自制疝环针行疝囊高位结扎术优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操作简单,安全经济,疗效可靠,复发率低等诸多优点.

  • 腹腔镜下小儿斜疝修补术优化护理管理

    作者:李宇;刘凤;韩玉霞;史小英

    日间手术(day surgery)是指患者在入院后的24 h内接受手术、术后观察、康复,并出院的一种外科手术治疗模式[1].现在许多大型综合性医院均在开展日间手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2].但大多数日间手术对于护理的优化管理重视不够,还没有发挥出日间手术的更大潜力.笔者从2012年起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获得满意效果,这与缜密的护理工作密不可分.现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日间手术护理优化管理报告如下.

  • 全麻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术前访视

    作者:陈幼琼;许敏;肖家宁

    儿童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患儿多为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麻醉并发症多,而且与儿童交谈的技巧也有别于成人,具有一定独特性.所以术前访视技巧应用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全面收集资料,甚至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我们对60例全麻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前访视的技巧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 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二斜疝的护理体会

    作者:黄秋红;张武坤;陈瑶;李芸

    目的:总结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予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症,并向家属介绍该手术的初步知识和注意事项,取得术后的密切配合,术后及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并予正确处理,必要的出院宣教.结果:123例患者痊愈出院,2 例因术前合并有呼吸道感染致术后窒息,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护理促进小儿手术安全、有效开展.

    关键词: 经腹 斜疝 小儿 护理
  •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兴菊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不能自行复位而停留在疝囊内,是小儿腹股沟斜疝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可发生绞榨性肠梗阻造成严重后果.我科近年收治80例,经过手法复位等处理治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嵌顿 斜疝 手法复位
  • 耻骨结节旁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作者:侯青枝;王喜全

    目的探讨耻骨结节旁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自1997~2001年2~15a年龄组123例小儿常诊或手法复位后择期行耻骨结节旁腹股沟管外口精索前1~1.5cm横切口,提起精索游离疝囊与疝囊颈部高位结扎后,缝合皮肤.结果术后5d拆线,避免增高腹压活动15d,无1例复发.结论该手术方法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效果良好.

    关键词: 小儿 斜疝 小切口
  • 七氟醚与丙泊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斜疝手术的比较

    作者:何湘平;马仁忠;张进

    目的:研究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与丙泊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斜疝手术的效果比较.方法:择期行高位结扎术小儿患者40例,年龄3~7岁,随机双盲分为2组,每组20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组(S组)与丙泊酚联合氯胺酮组(P组).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喉痉挛、呕吐、术中体动和知晓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各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与P组相比,S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较短(P<0.05),但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P<0.05);两组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全凭吸人麻醉与丙泊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斜疝手术均安全、有效,是可行的,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能较好接受诱导[1],诱导、苏醒时间较短,较丙泊酚联合氯胺酮诱导、苏醒时间优势明显,但需适度镇痛.

  • 小儿腹股沟斜疝超声诊断的价值

    作者:毛英华;孙胜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8~12MHZ.结果:斜疝术中所见与超声诊断基本符合.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 高频彩超 斜疝
  • 50例老年人腹股沟疝诊治体会

    作者:刘揆

    目的:回顾性研究老年人腹股沟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3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共50例,对其基本信息、类型、发病时期;手术方式、伴发症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斜疝35例,股疝10例,直疝5例;并发肠坏死者4例,肠梗阻2例,肠穿孔1例,大网膜坏死1例;春夏秋冬季的例数分别为:10例、8例、7例与20例;50例患者中手术治疗45例(90.00%),非手术治疗5例(10.00%);45例手术治疗患者中,行疝囊高位结扎6例,Halsted手术4例,Bassini手术11例,Mcvay手术15例,Fergson手术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2例,股环修补术1例.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附21例报告)

    作者:徐林梧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1例腹股沟嵌顿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术后死亡,术后疼痛2例,1例发生阴囊积液,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5 min,病人术后2 d可正常活动.随访6~1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 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智勇;杜泉;罗冬冬;张晓明;程永军;张军同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收集小儿腹股沟斜疝153例,61例(82侧)儿童予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A组),92例(121侧)儿童予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其中A组随访12~59个月,平均26个月,复发2例,其中1例为对侧复发。B组随访7~31个月,平均17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相对于小切口疝囊结扎术,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治疗中更加安全、可靠,在术后恢复时间、复发概率、美观程度等方面更有优势。

  • 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腹股沟斜疝86例的报告

    作者:陈善德

    目的 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腹股沟斜疝8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6年~2012年6月,采用美国巴德(Bard)公司提供的聚丙烯网片作为修补材料,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手术时间短.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好,技术难度较小,复发率低,麻醉选择范围广,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 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疗体会

    作者:周俊强;张金星;蔺晖琦;胡东升

    目的:总结经手术治疗的隐匿性斜疝在诊疗上的经验体会.方法:对22例手术中已证实为隐匿性斜疝病人的症状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疝囊高位结扎并外环口修补术可取得满意效果,无复发.结论:隐匿性斜疝的诊断着重在于体检,外环口扩大及内环口指尖冲击感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斜疝 隐匿性
  • 成人腹股沟斜疝与直疝和股疝的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特征

    作者:朱止平;窦文广;岳军艳;王娟;吴清武;陈杰;梁长华

    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的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斜疝、直疝和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观察指标:(1)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2)多排螺旋CT检查示腹股沟区解剖情况.(3)多排螺旋CT检查示疝囊与周围结构关系.(4)疝内容物、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中所在象限及并发症.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行×列的x2检验.结果 (1)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106例患者中斜疝66例(70个疝囊),直疝22例(27个疝囊),股疝18例(20个疝囊).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96.3%、98.5%及89.7%;诊断直疝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6.3%、95.7%、89.7%及98.5%;诊断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腹股沟疝(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诊断符合率为95.9%,正确指数为0.920.(2)多排螺旋CT检查示腹股沟区解剖情况:106例患者的腹壁下动脉、腹股沟韧带、腹直肌、股静脉等解剖结构在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上均能辨认,6例患者腹股沟管内环观察不清;对于腹股沟管内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以冠状位显示佳,横断位次之,矢状位不易观察;对于腹股沟韧带与疝囊的关系以矢状位显示佳,冠状位连续层面观察亦能明确显示,横断位显示较差;直疝三角及腹股沟管内环在斜冠状位显示佳;股三角在冠状位显示佳;侧新月征、“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需要在横断位观察.(3)多排螺旋CT检查示疝囊与周围结构关系:斜疝通过腹股沟管内环进入腹股沟管,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通过直疝三角疝出,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92.6% (25/27)伴侧新月征;斜疝与直疝疝囊均走行于腹股沟韧带前上方;股疝通过股三角疝出,疝囊位于腹股沟韧带后下方,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侧.(4)疝内容物、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中所在象限及并发症:常见的疝内容物为小肠,部分患者内容物由多种成份组成;斜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35个、肠系膜29个、积液25个、腹腔内脂肪9个、结肠8个、卵巢1个;直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14个、腹腔内脂肪11个、积液6个、肠系膜6个、结肠3个、膀胱2个;股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12个、腹腔内脂肪8个、积液3个、肠系膜2个.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疝容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389,P<0.05);斜疝、直疝和股疝的主体疝囊位于前外象限分别为70、27和15个,并且股疝还有5个疝囊仅位于后外象限,3种疝的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8.904,P<0.05);斜疝、直疝及股疝发生肠梗阻分别为8、14、12例,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74,P<0.05).结论 斜疝、直疝和股疝具有特征性影像学征像.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以显示腹股沟区解剖细节,对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对疝内容物的显示及对并发症的诊断,为评估风险、制订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 经皮下环切口入路治疗腹股沟斜疝56例体会

    作者:赵艳阳

    目的 探讨经皮下环切口入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探讨此手术方式优点.方法 将我院56例斜疝患者应用皮下环切口入路治疗,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情况、出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56例患者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20.2±3.4)min,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出院时间平均为(4.2±0.1)d,经随访2年,无1例复发.结论 经皮下环切口入路治疗斜疝患者安全有效,减少组织损伤,术后愈合快,避免了术中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降低了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其未来生活质量.

123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