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齐刺颈夹脊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褚慧玲;胡丙成

    目的:比较齐刺颈夹脊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3例.两组取穴相同,均选取颈夹脊穴C1~C7,以及百会、强间、脑空、风池、风府、天柱等头部腧穴.两组头部腧穴均采用常规针刺,齐刺组予颈夹脊穴齐刺,常规针刺组予颈夹脊穴直刺25~40mm,每天1次,治疗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量表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简化McGill量表评分均降低(均P<0.01),且齐刺组治疗后McGill量表评分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齐刺组愈显率为75.8%(25/33)、总有效率为93.9%(31/33),均优于常规针刺组的57.6%(19/33,P<0.01)、84.8%(28/33,P<0.05).结论:齐刺颈夹脊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 上项线区痛点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58例

    作者:张稀;韩凌翔

    笔者采用针刺上项线局部痛点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58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58例病例来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兰州许双平诊所、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门诊患者,男30例,女28例;年龄17~67岁;病程1~30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伴颈项部僵硬不适、两侧颞部胀痛、眶部酸痛、头顶部闷痛不适,头痛剧烈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

  • 当归四逆汤联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64例

    作者:刘淑刚;安坤杰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对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中药加手法治疗并观察总体治疗效果.结果: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6.88%.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 “灵龟八法”针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80例临床观察

    作者:郑斌;陈红

    目的:“灵龟八法”针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灵龟八法针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同日进行,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扶他林片剂配合颈椎牵引治疗,连续治疗22d为1个疗程,随访3周.观察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第1、2、3周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颈痛头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灵电八法”针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肯定.

  • 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晓玲;罗会用;李信明;冯庆奎;任正强;安嘉懿;杨才德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洛索洛芬钠片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14天、3个月后VAS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14天、3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28/30),高于对照组的90.00% (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推拿配合揿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分析

    作者:滕梦玲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松解手法推拿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银质针导热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魏辉

    目的 研究银质针导热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银质针导热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P>0.05.结论 银质针导热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患者治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注射针刀与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作者:王东雁;丁俊;周文江;王丽娜

    颈源性头痛(CEH)是颈椎病常见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改变,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低龄化,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热点问题之一.2012 年,笔者应用注射针刀与中医正骨手法结合治疗CEH 患者120 例, 并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TCD)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 经筋疗法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42例

    作者:李琦泰;黄佳莹;卢莲英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壮医经筋疗法,运用"以灶为腧"、"固灶行针"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42例.结果:4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中治愈30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提示:壮医经筋疗法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 中医药综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悦;凌方明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颈源性头痛,并与西医治疗对照组对比,对其近期、远期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参考Sjaastad提出的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Sjaastad O, Fredriksen TA. Cervical Headache: Diagnosc Criteri. Headache 1998∶442).(1)临床症状:头痛通常起于颈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等,头痛呈持续性、波动性,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非常规体位时头痛加重,可伴有同侧的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或偶有上臂的根性痛症状;(2)颈部体征:颈部僵硬,活动范围变小,在颈椎横突靠神经根处和枕神经处有压痛,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近端止点有压痛;(3)影像学检查:可有或无颈椎退行性改变的阳性发现.根据国际统一标准将头痛程度分为3级:1级为轻度头痛,工作能力受轻度影响;2级为中度头痛,工作能力受严重影响;3级为重度头痛,需卧床休息.符合诊断标准8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中医治疗组40例,其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23~58岁,平均42.3岁;病程20天~10年,平均32.5个月;头痛程度1级12例,2级23例,3级5例.双号为西医对照组40例,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24~58岁,平均41.7岁;病程24天~9年,平均31.8个月;头痛程度1级11例,2级25例,3级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余明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90.00% VS 62.00%,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结论:采用推拿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达到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刃针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作者:周金香;李秀霞;李慧敏

    目的:观察刃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刃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48例临床观察

    作者:魏永明

    颈源性头痛是指因为颈椎病所导致的头痛,是由于颈部骨骼、肌肉、神经等原因引起的头痛症状.一般多伴有眩晕症状,头痛以后枕部多见,也可出现头颞部或前额眉棱骨部.本文介绍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显著,48例患者,治愈26例,占54%;显效12例,占25%;好转8例,占17%;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

  • 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方案的初步优选

    作者:郝传传;朱正萍;孙轩翔;范刚启

    目的 对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 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组,风池、风府直刺组,颈夹脊平刺组,每组30例.根据4因素3水平(穴位及针刺方向、角度: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风池风府直刺,颈夹脊平刺;针刺深度:浅,中,深;针数:1根,2根,排针;留针时间:0.5h,1h,6h)的不同组合方案再分为9组进行治疗,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根据各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加权值,应用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进行分析后确定优选方案.结果 直观分析显示,选取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采取中刺深度,排针,留针6h,可以获得颈源性头痛相对佳的针刺疗效.方差分析显示,穴位及针刺方向、角度和针数这2个因素在改善头痛的近期疗效上均为显著因素.多重比较显示,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疗效优于风池、风府直刺;排针疗效优于其他两个水平.结论 颈源性头痛优选针刺治疗方案为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排针法,中等刺深(1寸),留针6h.

  • 仰卧位整复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30例

    作者:汪芳俊;王鹏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枕部或/及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以同侧头痛为主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推拿治疗效果明显.为探讨临床常用的仰卧位整复推拿法的临床疗效,我们自2004年起运用仰卧位整复推拿法治疗该病,并设立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 悬吊运动训练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作者:孟朋民;刘伟明;杨泉林;郑丽军;苏心镜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Ⅰ组(n=30)行C2椎旁阻滞,每周1次;Ⅱ组(n=30)在颈椎旁阻滞基础上配合悬吊运动训练,悬吊运动训练每周3次。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每月疼痛发作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VAS评分,Ⅰ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Ⅱ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后3个月、6个月,Ⅱ组较Ⅰ组改善更显著(P<0.001)。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Ⅰ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Ⅱ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Ⅱ组较Ⅰ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后Ⅰ组优良率33.3%,Ⅱ组73.3%(P<0.01)。结论配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颈源性头痛优于单一采用颈椎旁阻滞,远期效果更佳。

  • 不同药物行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比较

    作者:罗芳;王云珍;李淑琴

    目的 比较得宝松、曲安奈德和来比林行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应用得宝松、曲安奈德和来比林配成利多卡因浓度为0.4%的消炎镇痛液,根据体征行枕大、枕小、耳大神经或C2横突阻滞,每个穿刺点注射3 ml.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和颈部活动度(ROM)评价.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NRS和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得宝松组和曲安奈德组相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均明显优于来比林组(P<0.01).结论 得宝松或曲安奈德行神经阻滞可明显缓解颈源性头痛的疼痛程度.

  • 甘油果糖复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申颖;白莺;金旭;王保国

    目的 比较甘油果糖复合神经阻滞和单纯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50例症状较重而无手术适应证的CEH患者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25例,应用得宝松、弥可保、利多卡因混合液于患侧C2椎旁、耳大、枕大、枕小神经阻滞;联合治疗组25例,在神经阻滞的同时每天应用甘油果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连续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d、1周、2周、3周、4周的疼痛评分(NRS)与颈椎活动度评分(ROM),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血糖水平.结果 神经阻滞组治疗后2周内NRS和ROM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4周的NRS和ROM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各时间点的NRS和ROM评分均明显低于神经阻滞组(P<0.01).结论 甘油果糖复合神经阻滞治疗CEH安全、有效,是严重CEH患者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

  • 后颅凹开颅术后重度头痛的病因学分析

    作者:季楠;阎桂琴;王集生;陆菁菁

    目的 探讨后颅凹开颅患者术后与神经外科情况无关的重度头痛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对119例行择期手术的小脑幕下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重度头痛的发生率为37.8%(45/119):神经痛16.0%(19/119),颈源性头痛7.6%(9/119),单纯切口疼痛14.3%(17/119).结论 后颅凹开颅术后除神经痛及切口疼痛外,颈源性头痛亦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

  •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威;王保国;刘延青;罗芳

    目的:比较外周神经、颈2横突和二者联合阻滞三种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按照国际诊断颈源性头痛(CEH)的标准,选择74例头痛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行外周神经(枕大、枕小或耳大神经)阻滞(25例)、颈2横突注射(24例)和二者的联合治疗(25例),各组使用剂量相等的二丙酸倍他米松与倍他米松磷酸钠(得宝松)1ml与甲钴胺(弥可保注射液)0.5mg溶于0.4%利多卡因,每个穿刺点注射3ml,隔周注射1次,共治疗2次.结果:在治疗后第2周、1个月和3个月的随访中,各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每周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有随时间推移效果降低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治疗前外周、颈2和联合组NRS 7.38±2.09、6.98±2.18和7.66±1.91相比,治疗后2周时3组的相应NRS为2.38±2.99、3.63±3.62、2.82±2.84;1个月时为3.70±3.32、4.42±3.28、3.32±3.10;3个月时为4.08±2.75、4.85±3.25、4.08±2.75.治疗前后3组颈部活动度(ROM)明显改善,组间区分不明显,但颈项僵硬主观缓解感后两组好于前者(P<0.05).治疗后即刻在颈2阻滞和联合组出现3例头晕,观察期内3例出现激素副作用.结论:外周神经阻滞、颈2横突注射和二者的联合治疗对于缓解CEH的疼痛程度和颈项僵硬均有显著的疗效,但外周神经阻滞操作更为简单、安全,在三种方法中应为首选.

516 条记录 3/26 页 « 12345678...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