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洞庭湖区已建涵闸防螺工程运转状况评估

    作者:任茂元;左家铮

    目的评估洞庭湖区不同涵闸防螺工程的运转状况及防螺效果.方法 2000~2001年对洞庭湖区全封堵法、栏网法、沉螺池法和接长降低进水管法4种类型85座改建的涵闸防螺工程进行现场勘察,询问当地血防站近年来对被改建涵闸相关的垸内沟渠查螺情况.并对2种类型14座涵闸进行实地通水试验检测,每闸在通水运行中投放一定数量的染色钉螺,在工程后用40孔/25.4 mm的锥形套网回收.结果现场勘察全封堵法除1处外均已达到封严、封实,垸内排涝、抗旱水利设施调剂到位、垸内灭螺措施已到位的要求.栏网法均因网具保管维护难度大,后期管理不到位而失败.改建的85座涵闸防螺工程,通过4~10年的运行,到2003年被判断为有效的67处,占改建工程的78.8%.通水试验的接长降低进水管法的8座试验涵闸中,每闸运行22~28 h,每闸投放染色螺2 000只,工程后套网回收螺数为0.沉螺池法的6座试验涵闸中每闸运行24~28 h,每闸投放染色螺2 000只,工程后套网回收螺数为0.结论洞庭湖区涵闸防螺改造工程中所采用的全封堵法、接长降低进水管法、沉螺池法均可达到防止钉螺扩散的效果.而栏网法因后期管理、维护难度大而不宜应用.

  • 沉螺池阻截山丘地区沟渠钉螺扩散的效果

    作者:丁兆军;李正松;王道芬;张官保

    湖北省荆门市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许多大型河流两岸有钉螺分布,群众为了农业灌溉,在有螺河边提灌引水,导致钉螺向沟、农田、村庄周围蔓延.为控制钉螺扩散,近年来,本市投资修建沉螺池.为了解沉螺池阻螺效果和经济效益,我们选择一处沉螺池进行了观察.

  • 湖沼地区沟渠水体中钉螺分布的进一步观察

    作者:何亮才;袁梅枝;彭孝武;董娟;周厚荣

    1985年我们首次报告了四湖地区沟渠水体钉螺分布规律[1],为了进一步证实有螺水体钉螺分布的情况,再次对有螺沟渠水体钉螺分布进行了系统观察,经过对原始资料进一步完善、整理和分析,从中再次得出一些沟渠水体钉螺分布规律,为目前开展的"沉螺池"、"中层取水"阻螺法等防止钉螺扩散措施提供基线资料,报告如下.

  • 电击法抑制沉螺池钉螺上爬的实验研究

    作者:彭孝武;赵耀升;付正银;袁梅枝;何亮才;王加松

    目的 探讨电击法抑制沉螺池钉螺上爬的低电场强度.方法 通过测量不同类型电流电击钉螺收足及闭厣反应电场强度,找出抑制钉螺上爬的低电场强度;测试模拟沉螺池电击抑制钉螺上爬的低电场强度.结果 各种类型电流产生的电场中,导致钉螺头足收缩和闭厣的电场强度均以直流电高,脉冲电次之,交流电低.交流电导致钉螺头足收缩的下界阈值随钉螺长度大小而变化,<3 mm的幼螺和>7 mm的成螺耐受阈值低,>8 mm的成螺耐受阈值低,3~6 mm的钉螺耐受阈值略高.抑制沉螺池钉螺上爬的低电场强度为0.5~1.0 V/cm.电场强度为220 V/cm时钉螺不能被电死.结论 电击法是抑制沉螺池钉螺上爬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钉螺 沉螺池 电击法
  • 沉螺池辅以沟渠硬化防止河道钉螺扩散效果

    作者:苏稳雄;魏晓文;李明;罗守雄

    目的探索防止山丘地区河道钉螺因灌溉向灌区扩散的方法.方法取消分散供水的小机台,灌区实施集中供水,在供水处修建沉螺池,辅以沟渠硬化,并采取常规药物灭螺等措施,比较工程实施前后的螺、病情变化.结果工程实施4年,共有效阻截钉螺34 500只,灌区钉螺面积下降99.73%.结论沉螺池辅以沟渠硬化可防止河道钉螺向灌区扩散,适宜山丘地区推广使用.

  • 小罗湖沉螺池阻螺效果实验观察

    作者:钱耀林;王广武;王仲斌

    目的评价在沟渠中建沉螺池对阻止钉螺随水流扩散的效果.方法先在池底铺设捕螺网及沉螺池出水口设置拦螺网,再在沉螺池上游投放定量标记活螺,72 h后分别取出捕螺网及拦螺网内钉螺进行计数,同时观察72 h内漂浮物载螺情况,并与同期的自然沉螺情况对比.结果沉螺池第1格池底沉螺较多,第2格池底只有少量钉螺,出水口拦网未发现钉螺,未发现漂浮物载螺.结论在有螺沟渠中建沉螺池是阻止钉螺随渠水向下游扩散的一项有效措施.

  • 关于沉螺池防螺效果评估标准的思考

    作者:付正银;王加松;彭孝武;赵耀升

    目前,为了防止钉螺随水流扩散,部分血吸虫病疫区已兴建了一些沉螺池,仅湖北省荆州市1995年以来就先后投资800多万元,修建大小沉螺池70座.由于设计部门、设计标准、阻螺模式、维护管理方式不尽一致,沉螺池防螺效果可能不同.为客观科学评价沉螺池防螺效果,首先必需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以下是我们关于沉螺池防螺效果评估标准的一些思考.

  • 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控制钉螺效果评价

    作者:高风华;张世清;张功华;朱朝峰;彭汛;鲍建国;杨菊生;边文;孙为斌;张戎;邓玉军;夏登军;陈淮生

    目的 评价安徽省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控制钉螺的效果.方法 选择不同类型水利血防工程,收集工程实施后的螺情资料,并于2007~2011年对工程及对照区进行钉螺调查,用GPS测定工程和有螺框位置,用GIS绘制电子地图.按照项目的效果指标评价标准,对工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4个工程完工后,钉螺密度和活螺框出现率均降为0.降滩护坡工程实施后至今未发现钉螺,其对照环境则保持有螺状态.沉螺池工程尽管外围江滩每年螺情严重,而与工程相连下游河道连续20年未发现钉螺;2009年的一次不当操作导致了钉螺通过沉螺池,但及时的处理后迅速地防止了钉螺的扩散,2010起下游河道又处于无螺状态.沟渠硬化环境工程完工后2年内未发现钉螺,第3年出现钉螺,且钉螺密度和钉螺框出现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硬化环境的有螺框出现率低于邻近未硬化对照环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利血防工程有较好的防螺控螺效果,但后期管理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