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0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症状与其食管测压相关性

    作者:谢忱;汤玉蓉;王美峰;姜柳琴;施瑞华;林琳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Eckardt评分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应用HRM参数评估食管动力情况并根据芝加哥分型将患者分为3种类型.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症状评分与测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Ⅱ型患者反流症状评分重于Ⅰ型[2.50(1.00)比1.00(1.50),U=56.000,P<0.05];完整松弛压与AC患者总体的Eckardt总分、反流频率、体质量下降程度均具有中度相关性(r=0.528、0.441、0.662,P均<0.05),与Ⅰ型患者的体质量下降程度具有强相关性(r=0.703,P<0.05);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与AC患者总体的体质量下降程度具有弱相关性(r=0.398,P<0.05).结论 不同类型AC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可能不同,HRM参数尤其是IRP对AC症状严重程度可能具有评估价值.

  • 体位及吞咽食团不同对食管高分辨测压结果的影响

    作者:孟凡冬;李文燕;周巧直;王媛;吴咏冬;冀明;张澍田

    目的:通过高分辨测压( HRM)手段,探讨不同体位和不同吞咽食团对食管动力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80例患者先后接受常规卧位液体吞咽和坐位固体吞咽这两种状态下的食管HRM检查,采用芝加哥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HRM参数。结果不同体位下,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完整松弛压(IRP)在卧位液体吞咽时明显低于坐位固体吞咽[3?5(1?7,7?8)mmHg(1 mmHg=0?133 kPa)比6?5(3?1,11?4)mmHg,P<0?01],远端收缩积分未见统计学差异( P=0?487)。两者食管动力综合诊断相符的有61例(76?25%),一致性尚可( Kappa=0?634)。坐位固体吞咽状态下,19例(23?75%)患者的食管动力综合诊断发生了改变,当中有6例(7?50%)发生了重要改变。结论在常规卧位液体吞咽食管测压的基础上增加立位固体吞咽,有助于提高食管动力障碍的检出率。

  • 不同食团和吞咽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测压结果的影响

    作者:殷燕;许晓毓;赵艳;任晓阳;卢桂芳;闫小妮;董蕾;和水祥

    目的 通过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探讨不同食团和吞咽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测压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8分且24 h p H监测阳性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取液体吞咽、固体吞咽和连续吞咽三种方式进行食管动力检测,按照芝加哥标准进行参数和综合诊断对比.结果 研究共纳入4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与液体吞咽食管动力参数比较,固体吞咽食管上括约肌残余压降低[(11.07±3.97、5.29±3.36)m m H g],远端收缩延迟时间延长[(6.28±1.87、8.98±2.25)s],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时间延长[(7.79±0.98、10.69±13.0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管动力综合诊断中,与液体吞咽(38.1%)相比,连续吞咽无效食管动力诊断阳性率(63.2%)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固体吞咽无效食管动力诊断阳性率(45.2%)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1).在无效收缩中,固体吞咽收缩失败占比(44.3%)高于液体吞咽(22.6%).结论 固体吞咽较液体吞咽更易诱发重度食管低动力障碍,连续吞咽在无效食管动力诊断中敏感性高,可作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规测压的补充检查.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