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典"病人专用隔离帐或密封室的研制

    作者:韩丰谈;孙思琴;孟庆华;毕景云

    "非典"病人呼出的气体携带大量的 SARS病毒,飞沫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虽然病人戴着厚厚的口罩,且与之接触的医务人员也采取了十分严密的防护措施,但仍有部分医务人员不幸被感染."非典"病人专用隔离帐或密封室可很好地将病人与医务人员隔离,医务人员只需进行一般性防护,轻装上阵,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护作用,"远离" SARS病人.

  • "非典"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探析

    作者:王浩;龚桢梽

    目的调查"非典"时期重庆大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方法以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426名学生.男生281份,女生145份;年龄主要在18~22岁.结果近一半左右(45.1%)的学生内心平静,多于1/4的学生经常怀疑自己被感染.30.3%的学生紧张,33.8%的学生病了也不愿去医院就医.不愿意被隔离的占了31.7%,服从学校统一安排的只占28.9%.结论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 北京市2003年2~4月呼吸道疾病监测情况分析

    作者:李可群;傅鸿鹏;唐耀武;沈壮;贺雄;刘泽军;滕仁明;叶研

    目的监测北京2003年2~4月呼吸道疾病流行情况,并分析监测结果.方法第一阶段选择北京市5所医院作为监测哨点、第二阶段选择11所医院作为监测哨点,并对全市58家医院发热门诊进行监测.结果在被监测的2653例病例中,"肺炎"样症状病例占1076例,占监测病例总数的40.6%.其中,第一阶段监测的703例病例中,体检在38℃以上者占95.7%.第二阶段1950例病例中,体检在38℃以上者占90.3%.结论在"非典"流行期间,呼吸道门诊监测对于"非典"疫情预警有一定效果,为判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医学新生对"非典"认知和应对行为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芳健;张元东;李君;许伟红;于涛;黄德胜;丁悦森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新生对"非典"的认知和应对行为.方法应用单纯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2003级大学入学新生为研究对象.结果共调查560人.95%的调查对象对"非典"疫情表示高度关注.77.5%调查对象认为该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81.2%、78.9%的同学分别认为该病很难治疗、会遗留后遗症,13.4%的调查对象认为近距离接触"非典"患者不会被传染.在"非典"流行期间,调查对象大多采取了政府、专业技术部门及学校推荐的预防措施以及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有效的预防措施,但"非典" 对被调查对象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结论部分调查对象对该疾病的病原体、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缺乏认识,建议医学院校今后加强传染病学和精神卫生的教育.

  • 旅客及车站工作人员对"非典"发热排查的认知因素分析

    作者:印惠俊;高广寒;石钧;李岩;曾哲淳

    目的探讨旅客及车站工作人员对"非典"发热排查的认同情况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03年5~6月和2005年3月在北京火车站随机调查旅客及火车站、列车上工作人员(简称车站工作人员)183、228名(共411名)及132、108名(共240名),填写发热排查认同情况及"非典"认知调查问卷.结果 2003年 "非典" KAP调查知识得分均值为21.03,95%CI为5.38~36.67,2005年"非典" KAP调查知识得分均值为16.13,95%CI为1.87~30.38,2003年与2005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5年调查认为进行体温测量有必要的达到89.58%;认为出现"非典"进行隔离很重要的达到59.58%.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知识得分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年代及人群.文化程度与知识得分存在正相关OR=2.42(95%CI 1.54~3.82),年代与知识得分存在负相关OR=0.38(95%CI 0.26~0.55),人群与知识得分存在负相关,OR=0.54(95%CI 0.27~0.79).结论发热排查得到了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的认同."非典"知识得分随着疫情的平稳呈下降趋势,医疗、卫生防疫及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 "非典"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追踪研究

    作者:孙燕;徐勇;张克让;杨红

    目的追踪研究"非典"患者出院后3个月、12个月两个阶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对有PTSD的"非典"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作干预后评价.方法采用经修订的事件影响量表(IES-R)、自编的应激源、认知问卷等量表对114名"非典"患者进行测试,并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本调查30.7%的"非典"患者在事件结束后3个月被精神科医生确诊为PTSD,其中27人IES-R总分超过19分,闪入症状出现的频率较高;12个月后这些"非典"患者经1~4次电话心理干预后PTSD症状减轻.结论部分"非典"患者在事件结束后PTSD症状持续存在,临床应该持续评估其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干预;电话心理干预有效,经干预后"非典"患者症状减轻明显.

  • 北京和天津居民"非典"相关知信行调查

    作者:王芳;张晶;杨艳芳;崔阳;李萍;李佩珍

    目的了解北京、天津市居民对"非典"的认知情况、态度和行为,为科学预防、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对策、依据和参考.方法对北京、天津市2700名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应答率为97.3%,对"非典"相关预防措施、主要症状和流行特征的认知较高,知晓率达90.0%以上,对"非典"的治疗及"非典"病人预后知晓率较低.95.9%的调查对象关注"非典"的知识和疫情通报,92.1%的人"在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类似‘非典'症状"时能正确面对.在心理状况方面,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多的害怕和恐惧.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在"非典"流行期间,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非典",养成了良好的行为方式,增强了防病的意识.97.5%的调查对象对政府采取的措施表示满意.结论政府和卫生部门关于"非典"的宣传是及时有效的,居民正确的态度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在控制"非典"的传播流行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河北省新乐市农村地区两种传染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作者:田万春;支侠;张海蓉;侯亚娟;王坤;宁月来;陈春雷;王军杰

    目的 了解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和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效果,探索佳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对目标人群进行综合健康教育,进行单组教育前、后定量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结果 "非典"防治知识知晓率教育前为71.6%,教育后上升到83.8%;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教育前为67.5%,教育后上升到84.3%,教育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教育后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达97.8%,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中自毁型注射器使用率达100%.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使目标人群"非典"及乙型肝炎的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本次采取的综合健康教育方法效果明显,可以在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中使用.

  •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作用及今后的发展

    作者:谢剑峰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刻的总结、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本文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系建设和发展途径几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 健康教育在防治"非典"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李承希

    "非典"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对引发疾病的病原体、致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流行规律以及预防方法、措施等,医学界经历了一个从一无所知到逐渐认识、了解乃至终被战胜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健康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 上海金山区中学生"非典"知晓情况调查

    作者:张京欣;奚莉

    目的了解金山区中学生"非典"知识知晓情况.方法对金山区17所中学按比例随机抽样,采用统一问卷调查.结果有59.30%的中学生了解"非典",有30.33%较正确认识"非典",对预防"非典"正确选择率33.02%,"非典"获知途径主要通过电视广播、学校会议、宣传材料等,中学生对预防"非典"方面知识了解需求占主要比例.结论正确引导学生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和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非典" 中学生 知识
  • 北京市朝阳区"非典"康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徐晓莉;杨军;张洪江;高文斌;陈祉妍

    目的研究"非典"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辖区可随访到的55名"非典"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情况和性别、住院时间长短及是否知晓传染源对SCL-90量表各因子分的影响.结果"非典"康复患者的SCL-90因子得分接近正常."非典"康复患者中女性在精神病性因子和强迫因子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其余各因子分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长短不同的患者SCL-90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是否知晓传染源对患者SCL-90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影响.结论经过近1年的康复后,"非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趋近正常.性别可能是影响患者康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之一.

  • 1019例"非典"电话咨询者心理分析

    作者:梁燕萍

    2003年2月,"非典"突袭广州,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非典"的防治知识,消除焦虑、恐惧情绪,广东省健康教育研究所开设了"非典"24小时咨询电话.咨询电话从2003年4月15日开始到2003年5月26日结束,共52天,接收咨询电话1019人次,其中男性590人次,女性429人次;咨询者主要来自广州市,约占60%,其余来自广东省其他地区和其他省份.由于是"非典"电话咨询,咨询者急切了解相关知识,故没有能对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统计.现就"非典"咨询电话开通期间,电话咨询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 2004年"非典"期间热线咨询情况分析

    作者:李可群;孙辉;谢德娟;唐耀武

    目的了解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典"咨询热线在宣传预防"非典"知识,引导市民以科学的态度认识 "非典",稳定市民情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4月23日至2004年5月9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典"咨询热线的数量变化情况和咨询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此期间共接听热线咨询电话985个,2004年4月23日热线电话多达191个,随后逐渐减少;疫情初期以咨询疫情情况和预防控制措施为主;疫情后期咨询发病表现的相对增加.结论 2004年"非典"疫情咨询热线反映出本次疫情时期市民情绪平稳,社会影响较小,这与2004年政府对"非典"疫情透明度高,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得力,现场处理及时和疫情有效控制等有关.

  • 2003年"非典"期间外事咨询电话分析

    作者:李可群;房芳;唐耀武

    目的了解2003 年"非典"期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事咨询电话相关情况,为在新发传染病疫情中做好外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汇总外事组每日电话记录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年4月7日至6月10日共接电话590个,内容主要涉及发病症状、预防措施等方面.结论 "非典"期间外事咨询电话有效地协助了外籍人员应对"非典",在卫生防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预防"非典"健康教育材料效果评价

    作者:曾四清;胥秋华;郭波;蔡健生;张镜明

    目的评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基本知识与预防措施"健康教育海报和折页两种健康宣传材料的传播效果.方法2004年7月在广东省肇庆市城区和农村选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15~65岁居民为调查对象,对两种材料分别进行评价,各调查了50人,共100人.询问了受访者的一般情况;采用定性个人访谈技术调查了受访者对材料信息的可接受性、通俗性和材料形式的生动性等8项指标的评价;采用分级定量赋分的方法进行量化评分.结果由于本研究两种材料的内容和核心信息完全一样,仅制作形式不同.8项评价指标中,二者只有材料的适宜性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折页比海报高;其他7项指标评分,以及信息效果评分、材料效果评分和总评分比较,两者差异也均无统计学差异.受访者的地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基本特征,对海报的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3个因素对折页的评分影响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核心信息相同时,材料的效果评分取决于制作形式.在制作海报类健康教育材料时要注意文字、配图和色彩的普遍接受性;在制作折页类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设计制作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的折页材料,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 台州学院医学院学生"非典"认知和态度行为调查

    作者:林平

    2003年年初以来,一种前所未知的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在全球迅速蔓延,对人类公共卫生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1,2].为了解台州学院医学院学生对"非典"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等情况,台州学院医学院于2003年6月下旬对台州学院医学院部分大中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 深圳市中小学生"非典"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吴传安;王金明;陈维力;陈伟文;薛志强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对"非典"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为中小学校开展"非典"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随机抽取部分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前后"非典"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后两次调查显示,学生对"非典"基本知识总的正确回答率为:高中>初中>小学(P<0.01),且教育后同一年级学生的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健康教育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和校园课外健康教育活动是学生获得"非典"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 "非典"已成为深圳市中小学生普遍了解的一种疾病,健康教育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非典"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积极作用.

  • 餐饮业预防"非典"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秦小洁;苏绮雯;黄艳卿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预防"非典"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并对培训教育形式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将他们分为2组,即培训组和非培训组;并以问卷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调查.结果培训组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比非培训组高.培训组知识知晓率无性别差异,健康行为形成率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非培训组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性别差异.两组的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在不同文化程度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非典"期间,对餐饮业从业人员进行强制性、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 深圳市社区"非典"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作者:叶郁辉;刘颜;文正万;李雪峰;李天石;梁桂玲;王慧军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一起突发的新疫情,2003年2月中旬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获悉本省有"非典"疫情后,立即对管辖的社区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其中较常见的有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义诊咨询活动和广播媒介等,电子公告栏和电话作为健康教育的传播方式较少见.针对科技人员集中且网络设施较完善的社区,我院拟订以电子公告栏和电话答疑为主要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其他方式为辅,探讨该社区在突发疫情时,此类健康教育方式达到的效果.

6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