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分析

    作者:吕浩然;刘尚礼;丁悦;黄东生;马若凡;胡宝山;叶伟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并进行CR和MRI观察.方法:选用新西兰兔20只,沿右腹直肌外缘做15 cm长切口,钝性剥离腹膜至腰椎横突前外侧,咬除右侧L5、L6横突,显露上述节段椎间盘,斜形切开纤维环约1.5 mm,未伤及髓核,然后逐层缝合.所有动物在标准条件下饲养,分别于术后2、4、8、20、40周行腰椎计算机x线摄影术(CR)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以检测终板下骨及髓核的变化.结果:术后作为自体对照组的L1、2、L2、3椎间盘未见异常,而手术组L4、5、L5、6椎间盘则相继出现T2加权像低信号、腰椎不稳畸形,终板下骨质硬化,椎体边缘骨赘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后突和硬膜囊受压等改变.对手术节段及其邻近和完全正常节段椎间盘髓核信号值的定量分析显示,手术组椎间盘T2加权像信号值减低在术后4、8、20、40周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临近椎间盘L3、4、L6、7手术8周后与正常椎间盘对比有显著差异.CR扫描结果显示:手术节段椎间盘终板下信号值减低与对照组相比4周后就开始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纤维环切开法可获得可靠的新西兰大白兔椎间盘退变模型,可通过MRI及CR在早期加以证实.

  • 椎间盘退变过程中MMP/Timp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作者:丁悦;吕浩然;刘尚礼;黄东生;马若凡;胡宝山;叶伟

    目的:采用新西兰大白兔的纤维环损伤制作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以证实和比较在人椎间盘退变中的基因变化情况.方法:损伤L4.5、L5.6纤维环,行核磁共振及计算机扫描摄影拍片证实椎间盘退变情况,同时取椎间盘行精确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观测MMP/Timp系列基因的变化.结果:证实了兔腰椎纤维环损伤后腰椎逐渐退变,且与人类退变结果相似,基因表达情况MMP-1、MMP-2、MMP-3、Timp-1、Timp-2早期均上调,MMP-3、Timp-1在退变的晚期出现下调.结论:人类腰椎间盘退变中明显上调的基因在此退变模型椎间盘中被发现同样上调,从而在分子水平证实了此动物退变模型与人类的相似性.

  • 雷帕霉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

    作者:黄桢淳;陈润泰;王骏逸;陈晓英;傅玉才;王伟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探讨mTOR与核转录因子(NF)-κB炎症信号通路之间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新西兰雄性大白兔(8只)经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建AS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雷帕霉素组(4只,按1 mg/kg雷帕霉素,隔日一次腹腔注射)和对照组(4只,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隔日一次腹腔注射),共干预6周.在药物干预前、后采集兔耳缘静脉血检测血脂变化;药物干预后采集胸主动脉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变化,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胸主动脉斑块中p-p70S6K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胸主动脉p-mTOR和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雷帕霉素组在药物干预后血清总胆固醇(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雷帕霉素组的TG在药物干预后显著降低.病理学分析表明雷帕霉素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显示雷帕霉素组p-p70S6K和TNF-α达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雷帕霉素组的p-mTOR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并提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mTOR信号通路抑制炎症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如NF-κB等、降低AS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

  • 新型疝修补材料修补新西兰大白兔腹壁缺损的效果

    作者:曾德强;李治国;朱晓峰;张涛;凌亚非

    目的:观察新型疝修补材料聚丙烯网( PPM)+壳聚糖膜复合材料修补新西兰大白兔腹壁缺损的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单纯PPM修补组(Ⅰ组)、PPM+壳聚糖膜复合材料修补组(Ⅱ组)和商品化防粘连复合补片组(Ⅲ组)。手术方法造成大白兔腹壁缺损,分别采用上述3种补片修补,术后分期进行腹腔内粘连评分,组织学检查及抗张强度的测定。结果Ⅰ组大白兔术后各期腹腔粘连评分明显高于Ⅱ组及Ⅲ组(分别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术后60 d,Ⅰ组网片表面新腹膜的生长不规则,Ⅱ组网片表面有光滑、完整的新腹膜间皮细胞形成,Ⅲ组网片表面则没有新腹膜形成,而是形成纤维素性包裹层。术后60 d 3组网片修复腹壁缺损后的抗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PPM+壳聚糖膜这两种廉价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网片可安全放置腹腔,能有效防止术后的粘连,并维持良好的修复强度,为下一步应用于临床及大规模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 施万细胞从兔变性坐骨神经中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作者:严广斌;卢永辉;钱东阳;白波

    目的 探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较高纯度兔施万细胞的途径.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Wallerian变性的坐骨神经,用组织块反复种植培养法培养施万细胞,联合使用机械剥离、双30min差速贴壁法、抗有丝分裂的抗癌药物阿糖胞苷分离纯化施万细胞.结果 本实验方法获得的施万细胞的纯度达到90.5%.结论 本实验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纯度较高的施万细胞.

  • 采用单边可调节外固定架制作兔股骨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模型

    作者:张猛;魏俊强;段建伟;闫石

    目的:探讨采用单边可调节外固定器制作兔股骨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7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15 mm缺损组、10 mm骨蜡缺损组及10 mm缺损组各24只,均行左侧股骨截骨,以单边可调节外固定架为固定装置制成骨缺损模型。15 mm缺损组骨折断端间隙为15 mm,不用骨蜡封堵;10 mm骨蜡缺损组骨折断端间隙为10 mm,用骨蜡封堵髓腔;10 mm缺损组骨折断端间隙为10 mm,不用骨蜡封堵。术后通过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3组股骨对位情况和截骨端的愈合情况,比较各组骨折不愈合率(制模成功率)。结果术后8周,15 mm缺损组有23只大白兔、10 mm骨蜡缺损组有22只大白兔、10 mm缺损组有23只大白兔纳入统计。15 mm 缺损组22只(95.7%)、10 mm 骨蜡缺损组20只(90.9%)、10 mm 缺损组10只(43.5%)的X线检查结果符合骨折不愈合表现。3组骨折不愈合率总体比较的χ2=21.17,P<0.001。与10 mm缺损组比较,15 mm缺损组及10 mm骨蜡缺损组的骨折不愈合率均较高(P均<0.001)。15 mm缺损组与10 mm骨蜡缺损组间骨折不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8)。结论采用单边可调节外固定架制作骨折断端间隙为15 mm以及骨折断端间隙为10 mm且用骨蜡封堵髓腔的2种兔股骨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模型是可行的。

  • 外固定架加压-牵开-再加压治疗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实验研究

    作者:段建伟;魏俊强;张猛;闫石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加压-牵开-再加压技术治疗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疗效及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干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模型,将造模成功的87只兔按不同处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29只。将实验组骨折不愈合端复位后用外固定架进行加压-牵开-再加压治疗;将对照组的骨折不愈合断端复位后用外固定架加压,但不牵开;将空白对照组的骨折不愈合断端复位后用外固定架固定,保证骨折端接触,既不加压也不牵开。于处理后的第2、4、6、8、12周对3组进行 X 线片骨痂评定,对截取的骨样本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骨痂中 VEGF 的表达情况(着色细胞个数)。结果实验组的骨折愈合率高于其他2组(P 均<0.017)。处理后第8、12周时,实验组可见大量新骨形成,成骨细胞贴附于骨的边缘,且成骨过程基本完成;对照组未见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增生,骨痂量也未见明显的增多;空白对照组断端为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有少量的软骨痂及骨痂。有关 VEGF 的表达情况,处理后2~4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着色细胞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但均较空白对照组多(P 均<0.05);6~12周时实验组着色细胞个数均较对照组多(P 均<0.05)。结论外固定架加压-牵开-再加压技术治疗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有效,该法可能通过增加 VEGF 的表达达到治疗效果。

  • 鸡胚地龙膏对兔急性软组织损伤血清及组织液中疼痛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溥;黄月娜;杨丽;罗海燕;赵苏萍;常智玲;胡建山

    目的 观察鸡胚地龙膏对兔急性软组织损伤血清及组织液中疼痛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105只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出21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84只新西兰白兔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每组21只动物.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自然恢复愈合,阳性药物组采用奇正消痛膏治疗(0.75 g/kg),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采用鸡胚地龙膏治疗,药物剂量分别为0.15 g/kg和0.75 g/kg.阳性药物组、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药膏涂布面积以超过受损区面积1/2以上为度,外用特制胶布及卫生胶布固定、包扎,每天换药1次,共给药8天.各组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即刻,损伤后第1、2、3、6、8天抽取5 ml静脉血后,处死动物,留取损伤部位组织,制作组织液.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血液和组织液中前列腺素E2 (PGE2)、5-羟色胺(5-HT)和组织胺(HIS)的含量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从损伤后第2天开始血清及组织液中PGE2、5-HT、HIS逐渐降低,其血清及组织液中PGE2、5-HT、HIS含量水平低于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P<0.01).伤后3天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血清及组织液中PGE2、5-HT恢复到损伤前水平,较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提前5天恢复到损伤前的正常水平.而HIS含量伤后6天恢复正常,较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提前2天.结论鸡胚地龙膏可有效降低兔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的血清和组织液中PGE2、5-HT和HIS等疼痛因子的含量水平,减轻损伤后疼痛程度.

  • 保留骨膜的兔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的制备

    作者:刘昌戎;沈为栋;彭伟;陈琼;张铁洪

    目的:制备新西兰大白兔保留骨膜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制成桡骨缺损长度为15 mm及30 mm组实验兔,每组10只,分别在4、8、12、16周时摄X线片,16周后不愈合兔标本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保留骨膜的情况下截取兔桡骨中远段骨质长度15 mm组,16周时均可见断端骨性愈合,在30 mm组16周时,大体标本均见桡骨缺损处无骨性连接,骨折断端封闭,有硬化骨形成并见缺损区纤维组织充填,病理切片证实断端为纤维组织生长.结论:成功制备了新西兰大白兔保留骨膜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

  • 新西兰大白兔脊髓血供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杨平亮;张鹏;朱涛;叶菱

    目的 了解新西兰大白兔脊髓血供的节段性特点,为新西兰大白兔选择性麻醉模型的建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血管铸型方法,观察于第12胸椎至第1腰椎(T12~L1)水平结扎主动脉,并于一侧股动脉进行血管灌注后,红色有机物在脊髓的分布范围.结果 当肝脏上部的下腔静脉及T12~L1水平主动脉被结扎后,通过一侧股动脉进行血管灌注时,有机颜料主要分布于腰骶段脊髓,并且高不会超过胸髓中段(T9).结论 吸人麻醉药也会随着股动脉的血流进入腹主动脉,后选择性作用于腰骶段脊髓.这为后续的新西兰大白兔选择性麻醉模型的建立提供解剖学基础.

  • 乳化七氟烷选择性麻醉新西兰大白兔脑、脊髓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鹏;杨平亮;孙辛欣;朱涛;叶菱

    目的 建立选择性麻醉脊髓和脑的动物模型,探索七氟烷松弛骨骼肌作用的位点是否在脊髓.方法 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通过体外循环技术,于第12胸椎(T12)~第1腰椎(L1)水平结扎主动脉,从而形成上半身及下半身两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通过七氟烷经肺或者氧合器给予到新西兰大白兔上半身或者下半身,实现选择性脑麻醉或者选择性脊髓麻醉(主要是腰骶段脊髓).连续监测呼气末(代表脑组织)和氧合器出气口(代表脊髓)的七氟烷浓度.利用气相色谱仪,注射器两次平衡法来测量颈动脉(代表脑组织)和腹主动脉(代表脊髓)血液中七氟烷的质量浓度和分压.结果 经肺吸入1.5倍肺泡气低有效浓度(MAC)七氟烷并达平衡状态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高于氧合器出气口,颈动脉血液中七氟烷的质量浓度和分压高于腹主动脉(P<0.05),即脑组织中的七氟烷浓度和分压高于脊髓.经过10~20 min洗脱期后,由氧合器给予新西兰大白兔下半身1.5 MAC七氟烷并达平衡状态时,上述指标的表现则完全相反(P<0.05),即脊髓中的七氟烷浓度和分压高于脑组织.结论 通过七氟烷的不同给予方式(经肺或者氧合器),成功建立了七氟烷选择性麻醉新西兰大白兔脑、脊髓模型.

  • 青蒿琥酯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的影响

    作者:李伟;石崇荣;黄崇本;吴一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钠(Art)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兔左耳为Art组,用60mg/ml Art 20l/瘢痕作局部注射,每隔2天1次,共5次;右耳作为对照组,用5%NaHCO320μl/瘢痕作局部注射.HE、VG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和胶原形态,甲苯胺蓝染色作肥大细胞计数.结果:HE和VG染色显示:Art组真皮层较薄,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对照组真皮层较厚,胶原排列紊乱,有漩涡状结构.肥大细胞计数Art组为(5.27土1.27)个/HP,对照组为(10.67±.2.35)个/HP,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青蒿琥酯钠能减少瘢痕中肥大细胞数量,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胶原合成.[关键字]青蒿琥酯钠;动物模型;增生性瘢痕:肥大细胞

  • a-糜蛋白酶前房注射致兔死亡1例

    作者:黄丽娜;应方微;王丽纯

    1 病例报告糜蛋白酶又称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系从牛或猪胰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作为临床常用的药物,偶有过敏反应发生.在诱导高眼压的动物实验中,前房注射a-糜蛋白酶引发了一兔的强烈过敏反应,终致死,报告如下:新西兰大白兔(广东省动物中心),雄性,体质量2.1kg,用3g/L戊巴比妥按照1mL/kg im麻醉兔,在手术显微镜下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将a-糜蛋白酶(上海第一生化)75U/0.2mL注射到兔的右眼前房内诱导高眼压,麻醉1h后兔苏醒,但在清醒后2h左右又表现出精神不佳,萎靡,并侧卧体位,注射后4h该兔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在裂隙灯下观察发现兔的右眼角膜水肿,可见少量KP,前房混浊(+),丁达尔现象(+),10g/L荧光素染色蓝光下观察见角膜有点状着染;虹膜上可见明显的上皮斑驳状脱落,显露出红褐色的上皮下变性组织,可见出血点及血凝块;晶状体未见明显混浊.

  • Livin 在后发性白内障动物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刘淑君;赵桂秋;李元彬;蔄雪静;王文亭;张振华

    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后发性白内障(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PCO)动物模型,检测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PCO中的表达,从而探讨 Livin 在 PCO 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5只),分为A,B,C,D,E组,对照组(5只),实验组行右眼晶状体皮质吸出,分别于术后即刻;3,7,14,28 d (每个时间点5只)对术眼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处死动物获取术眼晶状体后囊膜,对照组直接处死动物获取右眼后囊膜,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和 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Livin在正常对照组及术后不同时间点PCO中的表达。
      结果:RT-PCR和Western-blotting在正常对照组及术后即刻A组均未检测到Livin的表达,实验组B,C,D,E术后不同时段的PCO组织中均可检测到不同程度Livin的表达,其中RT-PCR和Western-blotting均显示术后C组Livin表达较为明显, D组表达开始下降,但至E组仍有表达,B组表达低。
      结论:Livin的表达在PCO的形成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时相性,为进一步探索PCO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兔股骨骨折外固定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志天;王淑民;赵景新;张猛

    目的 建立一种兔股骨骨折的外固定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只4~6个月成年新西兰长耳大白兔进行右侧股骨截骨,进行相应处理后对骨折断端进行外固定,制作骨折模型,术后观察实验动物的大体情况,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表现,判断实验动物的骨折断端对位情况及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实验动物大体无明显异常,8 w后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均符合骨折的Ⅱ期愈合过程.结论 本实验制作的兔股骨骨折外固定模型可靠,可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 青霉素加换药可用于骨折模型制备中预防感染

    作者:段建伟;魏俊强;张猛;闫石

    目的:探究哪种剂量青霉素在骨折模型制备过程中预防感染有效。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股骨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后依据青霉素剂量的不同将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左侧臀大肌肌注青霉素40万U,1次/d,连续3d,切口换药7d,1次/d;B组术后左侧臀大肌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1次/d;C组术后左侧臀大肌肌注青霉素80万单位,1次/d,连续3d。术后4w对三组兔局部分层穿刺后作菌培养,抽血化验白细胞,麻醉后后行X线片检查。结果三组兔术后早期都可看到切口渗血,患肢跛行,食欲的减退,白细胞增高。A、B、C三组分别有2、11、2只X线表现出经典骨髓炎表现,为皮质破坏,边界不清,死骨形成影相,同时菌培养可见有菌落生长。A、B、C三组感染率分别为8%、44%、9%(表2)。三组间两两比较A组和B组比较<0.00417,两组有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之间比较<0.00625两组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比较两组跃0.012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青霉素40万单位,1次/d肌注连续3d加换药7d或80万单位,1次/d,连续3d不用换药均可有效控制感染,可用于指导兔骨折或骨不连模型的制备中的抗感染。

  • 兔腰椎间盘退变、固定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的病理表现

    作者:黑龙;杨小春;马荣;马秀才;闫军法;丁惠强;邱裕生

    目的 研究新西兰大白兔腰椎间盘退变、固定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的病理表现.方法 取10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雌雄不限.实验组用18 G穿刺针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L3-4椎间盘,当L3-4椎间盘退变后,切除L3-4椎间盘取横突做椎体间植骨、钛板固定,固定术后12周处死实验动物,取相邻L2-3和L4-5椎间盘做HE染色、免疫组化及TUNEL检测.对照组用18G穿刺针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L3椎体,其余操作与实验组同期进行.结果 经皮穿刺L3-4椎间盘后,实验组在术后第4周检查MRI发现在T2像上表现为低信号,第12周椎间盘退变更加明显,并且部分相邻椎间盘在T2像上也出现低信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实验组髓核界限不清,髓核组织被软骨组织所替代,中央呈变性样改变,实验组内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TUNEL法检测相邻节段椎间盘细胞凋亡,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髓核组织细胞少,细胞质空泡化,TUNEL阳性细胞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蛋白多糖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间盘退变程度越明显,在完成椎间盘切除植骨固定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退变也越明显.

  • 脊柱结核动物模型的术后护理

    作者:刘媛媛;史凌云;乌兰·同巴依尔;魏琴;姜涛;朱辉

    目的:探讨新西兰兔制作脊柱结核模型的术后护理,为提高动物的生存率和脊柱结核模型的成模率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脊柱结核模型,采用 X 线、病理及结核菌鉴定成模动物,并观察模型动物的临床表现,针对模型动物截瘫、下颌淋巴结肿大、椎旁脓肿及无临床不良表现的动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脊柱结核模型,2个月成模75只,死亡15只,成模率为71.43%,针对不同临床表现给予的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结论术后护理能够提高动物的生存质量以及脊柱结核模型的制模率。

  • 后肢缺血预处理诱导兔脊髓缺血耐受中热休克蛋白90表达的变化

    作者:熊利泽;雷毅;董海龙;陈绍洋;巩固;朱萧玲;桑韩飞;朱妙章

    1 材料与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5±0.3) kg.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及后肢缺血预处理组(IPC),每组10只.所有兔术前晚禁食,自由饮水.脊髓缺血前1 h予20 g/L戊巴比妥钠30 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IPC组麻醉后行双后肢短暂缺血预处理2次,即采用充气式压力止血带环扎双后肢腘窝上1/3,压力26.6 kPa,每次10 min,间隔10 min;后1次后肢缺血预处理后再灌注30 min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缺血时间20 min(详细方法参照笔者以往的报道).脊髓缺血再灌注后48 h,用20 g/L戊巴比妥钠40 mg/kg静脉注射麻醉,用40 g/L多聚甲醛经心脏灌注固定,取腰段(L5~7)脊髓组织,浸泡于体积分数4%的甲醛中过夜,石蜡包埋切片,片厚6 μm.

  • 康肤霜促进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童亚林;缪洪城;朱金红

    为加速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笔者单位自行研制了复方制剂康肤霜(由锌、冰片、洗必泰、水溶性基质、少量维生素A、维生素E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水包油型白色霜剂),以新西兰大白兔为烫伤模型,分别用康肤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剂(桂林华若威生物有限公司)、紫花烧伤膏(山东华润制药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紫花、花椒、地黄、冰片、黄莲)、等渗盐水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康肤霜疗效.

103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