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Pediatric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Child Health:A Canadian Perspective

摘要: IntroductionCanadian academic centres and children's hospitals have had a longstanding interest in the improvement of drug therapy for children through research conducted across the four pillars of activity identified as being of critical importance by the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viz,basic research,clinical research,population health research,applied health and policy research)[1].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脾氨肽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D4+、CD8+、IgE水平的影响

    作者:蔡仪术;陈简;陈国春

    目的:研究脾氨肽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2例,其中轻度哮喘25例,中度哮喘52例,重度哮喘25例,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口服脾氨肽2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变化情况、血清免疫细胞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8.43%,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FVC、FEV1、FEV1/FVC、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脾氨肽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状态,提高患儿免疫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19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志新;钟建民;黄志;陈勇

    目的:总结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9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预后.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抽搐、运动障碍、睡眠障碍;10例头颅MRI异常;17例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背景活动慢;5例脑脊液常规异常,淋巴细胞增高为主;2例血清抗NMDAR抗体IgG阴性,17例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及19例脑脊液抗体阳性;17例子一线免疫治疗,15例好转;随访16例,15例均好转,其中2例复发.结论:儿童抗NMDAR脑炎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抽搐、运动障碍、睡眠障碍,出现中枢性通气障碍及合并肿瘤较少见,约半数头颅MRI表现异常,主要为颞叶受损;脑电图主要表现为背景活动慢,脑脊液无明显特异改变,少部分血清免疫抗体可为阴性;多数一线免疫治疗有效,大部分预后良好,复发率低于成人.

  • SIMV+PSV+TTV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的影响及与HMGB1相关性分析

    作者:莫国欢;谢逸民;林雪霞;陈凤喜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目标容量通气(TTV)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的影响及与高迁移率族蛋白I(HMGB1)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NRDS)的临床资料,按照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41例,采用SIMV+ PSV+ TTV模式,对照组患儿46例采用SIMV+辅助/控制通气(A/C)模式,观察两组患儿血气指标、HMGB1水平,症状、体征好转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 h的氧分压/吸入氧浓度、肺泡/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48 h的氧分压/吸入氧浓度、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升高明显,血清HMGB1水平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低碳酸血症、呼吸机相关肺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 h血-清HMGB1水平与氧分压/吸入氧浓度、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92、-0.637,P均<0.05),对照组治疗48 h血清HMGB1水平与氧分压/吸入氧浓度、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SIMV+ PSV +TTV模式可改善NRDS患儿呼吸功能,促进肺泡氧合功能恢复,降低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

  •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光疗、抚触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华琼;蒋春华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联合光疗、抚触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5月收治的84例黄疸新生儿,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蓝光+抚触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光疗+抚触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及临床症状等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联合光疗+抚触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的胆红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赵金章;刘玲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N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PS制剂猪肺磷脂注射液200 mg/kg气管内滴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25 mg/kg)与猪肺磷脂注射液(200 mg/kg)混合后气管内滴入,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48 h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NRDS较单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疗效更为显著.

  • 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对扁桃体切除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黄庆先;王鹏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在缓解扁桃体切除患儿术后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6~1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单用组)和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联用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用开口器暴露口咽部,分别在扁桃体周围行局部注射:单用组给予0.25%罗哌卡因5 mL,联用组给予0.25%罗哌卡因5 mL和右美托咪定(0.25 μg/kg)的混合液.主管麻醉医师分别于患儿清醒拔管后30 min(T1)、2 h(T2)、4 h(T3)、6 h(T4)、12 h(T5)、24 h(T6)、48 h(T7)、72 h(T8)访视患儿并按FLACC法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记录两组患儿术后72 h追加镇痛药物的情况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用组T1~T6的FLACC评分均低于单用组(P均<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72 h内追加镇静镇痛药物患儿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创面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用于患儿扁桃体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162例小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杜敏;谢晓丽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我院收治的162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药敏数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共162例患儿大便分离培养出鼠伤寒沙门菌,占同期大便分离沙门菌属的68.64%,是沙门菌属的主要致病血清型,其中116例(71.60%)有不洁饮食史.162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中男109例(67.28%),女53例(32.72%),年龄1.12(0.25,5.00)岁,以婴儿为主(60.49%),夏季为发病高峰(58.64%).本组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3.21%),大便含黏液及血(90.74%);实验室检查可见大便含不同程度的白细胞(95.06%)、红细胞(88.27%)及脓细胞(58.64%),多伴血C反应蛋白增高(65.43%)及白细胞计数增高(62.96%).162株鼠伤寒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头孢曲松(12.96%)、环丙沙星(14.81%)、头孢噻肟(17.28%)、复方磺胺甲唑(35.80%)、氨苄西林(81.48%).18株(11.11%)对3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7株(4.32%)对所有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是沙门菌属的主要致病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好发于1岁以内的婴儿,夏季为发病高峰.本地区鼠伤寒沙门菌有耐药株及多重耐药株,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含酶抑制剂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

  • 不同维持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璐双;林新宇;郑家峰;刘玮;王小静;张立明

    目的:探讨不同维持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2834周的AOP患儿共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治疗和枸橼酸咖啡因首剂20 mg/kg,对照组治疗24 h后枸橼酸咖啡因维持量5 mg/(kg·d),治疗组治疗24 h后枸橼酸咖啡因维持量10 mg/(kg·d),均为每日静脉注射1次,应用至呼吸暂停停止发作后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呼吸暂停发作频次、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用药时间、呼吸机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用药1 d后的呼吸暂停发作频率为(3.4±1.1)次/天,呼吸暂停消失时间为(2.7±0.8)d,用药时间为(9.8±0.5)d,上机时间为(3.1±0.7)d;对照组药1 d后呼吸暂停发作频率为(5.4±1.5)次/天,呼吸暂停消失时间为(4.5±2.2)d,用药时间为(11.6±0.9)d,上机时间为(5.8±1.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AOP时,大剂量较一般维持量更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见明显增加.

  • 温肾健脾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

    作者:周一博;苏军

    目的:观察自拟温肾健脾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哮喘缓解期患儿13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均采用抗感染、化痰、止咳、维持酸碱平衡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温肾健脾益气汤,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4和IL-5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主要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呼吸系统感染次数、哮喘发作程度、哮喘发作持续时间症状积分和血清IL-4、IL-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CD3+、CD4+水平和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CD8+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儿童哮喘缓解期给予自拟温肾健脾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血清IL-4、IL-5水平.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咽结膜热的疗效及依从性观察

    作者:吕广秀;周娟;曹勇

    目的:分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咽结膜热的疗效与依从性.方法:将257例咽结膜热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等对症处理.治疗组予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每次510 m L口服,3次/天;对照组予以更昔洛韦注射液5 mg/(kg·d)静脉滴注,两组患儿均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112/121),对照组总有效率93.4%(127/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咽结膜热疗效肯定,与更昔洛韦相比较疗效相当,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服药依从性好,小儿与家长更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儿科药学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