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凝血四项检测分析前标本采集处理及影响因素

    作者:王秀明;李志武;孙冀兵;张辉;韩颖

    目前临床常规凝血四项: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已成为临床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筛查、药物治疗监测等常规检测项目,也是我院术前必检项目之一.为保证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实验室应制定和遵守各项实验SOP文件,还应去除或避免凝血四项分析前标本影响因素,确保检验结果质量.国外专家对急诊检验误差发生的种类和发生率进行统计发现,60%以上的误差在检验还没有开始前就发生了,涉及从采集标本前的准备到实验室检测前的一系列处理过程,检验结果的失误和不准确不应简单归责于检验科[1].根据多年血凝检测工作体会,将凝血四项检测分析前标本采集处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如下经验交流.

  • 急诊凝血四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作者:王志伟

    目的:分析急诊凝血四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入院的511例患者,对其静脉采血后进行凝血四项的测定,找出误差结果重复采血并进行复查。结果:共有91份(17.8%)血样出现误差,其中27份(29.7%)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有误,其复查结果与原结果比较,PT、APTT、TT均明显减小,FIB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份(20.9%)血样溶血,其复查结果与原结果比较,PT、APTT均明显增大,TT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略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份(49.5%)血样未混匀。结论:从血样采集、储存、送检、患者用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能提高凝血四项检验的质量,充分发挥凝血检测的诊断作用。

  • 加强分析前标本采集运送保存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作者:张月芳;张建江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在各级临床检验中心、医院管理层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广泛开展了室内和室间质评,近年来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要使检测数据能反映被检人员的实际情况,必须基于高质量的标本.这需要病人、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的共同配合和把关,任何一环的疏忽都会影响着标本的质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标本的质量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在分析前就已经存在着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易对疾病诊断带来错误的判断,或片面地责备检验数据不准确.目前实验室开展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并不能反映来自被检样本自身的误差.为了提高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正确评价检验结果,作者从生物就标本采集方式到运输时间、贮存过程等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作一些论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