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颈内留置双腔管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作者:于敬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大大减轻了因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现将颈内留置双腔管操作及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密闭式双腔管腰池循环引流置换脑脊液治疗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吴志武;李次发;温德树;马莉琴;谢姚屹;罗日向;兰晓艳;丘宇

    目的 探讨研究密闭式双腔管腰池循环引流置换脑脊液(CSF)治疗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入选重度SAH患者59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双腔管腰池置管密闭式循环引流与置换CSF技术治疗)27例和对照组(采用间断腰穿CSF置换术治疗)32例.观察指标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意识障碍评分(GCS)、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血液廓清时间、颅内压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NIHSS(7.34±5.15)分、ADL(91.39±15.32)分、GCS(13.98±1.04)分;对照组NIHSS(16.91±7.26)分、ADL(53.86±13.39)分、GCS(10.05±1.46)分.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并发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9.6%(8/27),低于对照组的59.4%(19/32),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5±2.6)d、蛛网膜下腔血液廓清时间(4±1.7)d,低于对照组的(13±1.7)d、(11±2.6)d;治疗后颅内压降低幅度治疗组(85±10 mmH2O)明显大于对照组(35±10 mmH2O)(P<0.01).结论 双腔管腰池置管密闭式循环引流置换CSF技术治疗重度SAH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降低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改善预后.

  • 血透患者双腔管置管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杨凤;谈迎;罗文霞;黄志玲;甘敏玲

    目的 探讨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放置长期或临时双腔管后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五年间实施双腔管置管后的感染病例,总结其出现感染的部位、致病原,分析其感染原因,同时提出预防干预的护理方案.结果 双腔管置管病例97例次,入组出现感染26例次,其中穿刺通道组织红肿、疼痛、压痛或出现分泌物8例次;出现导管腔内感染,引起慢性低热、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16例次,其中2例二次重复感染并出现相同发热症状;1例次穿刺处组织红肿并出现脓性分泌物的同时证实肺部感染.1例出现局部蜂窝织炎.结论 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双腔管置管透析后,其感染原因与患者的体质、年龄、置管的部位、导管的质量及患者个人卫生条件呈正相关.同时认为通过患者不同的易感特点加强临床护理,积极预防感染,能够达到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感染机会,提高患者透析质量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