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绿青霉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海峰;李群伟

    黄绿青霉素(citreoviridin,CIT)是主要黄绿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eoviridin)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由Ushinshy于20世纪40年代首次发现并分离提纯.目前研究业已证实CIT是一种具有心脏血管毒性、神经毒性、遗传毒性的真菌毒素.其急性中毒症状主要有瘫痪、麻痹、呕吐和呼吸衰竭.关于CIT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的"黄变米中毒"和与心脏病型脚气病(cardiac beriberi)关系的研究.日本学者认为"黄变米中毒"的病因为CIT.由于CIT中毒症状与人类心脏脚气病症状相似,故一些国外学者认为CIT可导致心脏病性脚气病[1].在克山病病因研究过程中,我国学者依据大量的流行病学事实,首次提出CIT是导致克山病的可疑病因.克山病病区的居民所吃的粮食有霉焐现象,且从这些粮食样品中分离到了黄绿青霉菌及CIT.动物实验表明,CIT可造成大鼠心脏和肝脏的损伤,其中大鼠心脏线粒体的病理改变与克山病患者的心肌病变类似.这进一步提供了CIT是导致克山病的病因的有力证据[2].现仅就黄绿青霉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不同条件对黄绿青霉菌产毒的影响

    作者:侯海峰;李群伟;齐永秀

    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温度、pH和培养时间对黄绿青霉菌(PCV)产毒的影响.方法用察氏培养基在不同温度、pH和培养时间条件下培养黄绿青霉菌,提取黄绿青霉素(CIT),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毒素含量.结果黄绿青霉菌在高温(30℃)和低温(8℃)条件下均可产毒,且无明显差异(产毒量为222.36~231.02μg/g培养基);但在变温条件下产毒量剧增(产毒量为532.16 μg/g培养基);酸性条件可有效抑制黄绿青霉菌产毒(产毒量为161.86μg/g培养基);培养10d左右产毒量高,此后,CIT可因氧化降解而含量减少.结论变温条件有利于黄绿青霉菌产毒;而酸性条件可抑制产毒;黄绿青霉菌培养10 d左右时产毒量高.

  • 温度和pH的交互作用对黄绿青霉菌产毒影响

    作者:侯海峰;齐永秀;李群伟

    目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温度、pH对黄绿青霉菌(PCV)产毒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析因实验设计,用察氏培养基培养黄绿青霉菌,二氯甲烷提取黄绿青霉素(CIT),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IT毒素含量.结果 黄绿青霉菌在高温、低温、酸性及碱性条件下均可产毒,产毒量60.30~336.10 μg/g培养基;高温、碱性条件下产毒量较高,是低温条件的2倍以上.结论 温度和pH对黄绿青霉菌产毒量有较大影响,且有交互作用.

  • 温度和湿度对黄绿青霉菌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作者:侯海峰;李群伟;李晓梅

    目的 在实验室内观察温度和湿度对黄绿青霉菌(PCV)生长情况和产毒的影响.方法 用察氏培养基培养黄绿青霉菌,使用真菌培养箱控制温度和湿度,观察黄绿青霉菌在温度和湿度其生长情况,提取产生的黄绿青霉毒素(CIT),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IT毒素含量.结果 温度从10℃,20℃到30℃,黄绿青霉菌生长情况逐步变好(H=12.869,P=0.002),湿度从0.40、0.60升高到0.80,黄绿青霉菌生长情况亦逐步好转(H=11.715,P=0.003);黄绿青霉菌在温度为10℃、20℃、30℃以及在湿度为0.40、0.60、0.80的条件下均可产毒,产毒量为3.02~5.98 mg.温度对PCV产毒没有影响(F=2.843,P=0.071),湿度对PCV产毒有影响(F=130.252,P<0.000 1),温度和湿度对PCV产毒有交互作用(F=3.184,P=0.024).结论 温度和湿度的提高有利于黄绿青霉菌的生长;温度对黄绿青霉菌产毒影响较小,湿度对黄绿青霉菌产毒影响较大,湿度的提高有利于产毒;温度和湿度对PCV产毒有交互作用,提高温度和湿度可明显提高产毒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