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前路椎间过度撑开与术后颈肩痛关系的探讨

    作者:于淼;王少波;刘忠军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过度撑开与术后颈肩痛的相关性.方法:65例因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节段分为单节段、双节段和三节段组,统计每组术后出现和未出现颈肩痛患者的椎体间高度和成角变化、颈部VAS疼痛评分和NDI(颈椎功能指数)评分情况,分析出现颈肩痛与颈部长度和术中是否切开后纵韧带的相关性,同时观察术后颈肩痛的性质、部位、诱发因素、持续时间、缓解时间和方法.结果:在各组中,术后出现和未出现颈肩痛患者颈部VAS疼痛评分和NDI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节段手术患者椎间成角变化,双节段和三节段手术患者椎间高度变化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颈部长度以及术中是否切开后纵韧带与术后颈肩痛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术后颈肩痛多为无明显诱因局部不适疲劳感,多位于颈中线两侧,出现时间多为术后6h内,每次持续时间约为30min.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在术后约1.8个月缓解.结论:颈前路术中椎问过度撑开致术后椎间隙高度增加过多或椎间成角过大与术后颈肩部疼痛相关.

  • 椎间撑开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农新盛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行椎间撑开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01~2008-06收治的36例脊髓型颈椎病,其中单节段病变30例,两节节段病变6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所有患者进行椎间撑开前路矩形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和脊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的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6例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颈髓和喉上喉返神经损伤,无钢板和螺钉松动及椎前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与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6个月明显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基本维持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结论 椎间撑开前路矩形减压植骨钢板手术减压较彻底,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稳固固定,减少邻近椎体退变,是目前两节段以内脊髓型颈椎病较常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