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enke 5型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固定融合术后矢状位颈椎曲度变化特点

    作者:王辉;杜蒙蒙;裴新健;魏改艳;韩久卉

    目的 探讨Lenke 5型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选择性胸腰椎/腰椎固定融合术后矢状面颈椎曲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3至2017-0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受选择性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56例Lenke 5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的颈椎矢状位分型,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测量指标如轴性症状发生率、侧凸Cobb's角、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段角度(thoracolumbar junction,TLJ)、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um slop,SS).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评估矢状位颈椎曲度变化与其他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56例术前颈椎矢状位分型包括前凸型20例、直线型17例、S型3例、后凸型16例;术前轴性症状发生率为44.6%(25/56)显著高于末次随访的19.6%(1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23,P=0.005).(2)与术前相比,术后一周患者侧凸Cobb's角显著减小、LL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s角、PT显著减小,CL、LL、SS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3)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CL变化与LL的变化呈线性相关(r=0.589,P<0.01).结论 Lenke 5型AIS选择性固定融合术后CL增大,轴性症状发生率降低,腰椎前凸的重建与颈椎曲度的代偿变化具有相关性.对于该类患者手术策略的制定,腰椎前凸重建与腰椎侧凸矫正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