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比较牛奶激发试验与血清特异性抗体诊断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丽珍;武庆斌

    目的 通过对牛奶激发试验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比较,明确牛奶激发试验诊断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治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2-11月共57例疑似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住院进行牛奶激发试验,并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进行血清总IgE抗体、血清特异性牛奶蛋白IgE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特异性牛奶蛋白IgG检测,比较和分析与激发结果的关系.结果 57例婴幼儿中牛奶激发试验阳性者占40.4%(23/34).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计数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阳性组激发后中性粒细胞比率较激发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阳性组与阴性组的血清总IgE、特异性牛奶蛋白IgE及特异性牛奶蛋白IgG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疑似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行血清总IgE及血清特异性牛奶蛋白IgE检测的临床意义不大,不推荐特异性牛奶蛋白IgG用于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应提倡牛奶激发试验应用于临床诊断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

  • 牛奶激发试验与血清特异性抗体诊断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比较

    作者:沈凤

    目的:探讨牛奶激发试验与血清特异性抗体诊断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5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18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儿均试试牛奶激发试验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式的结果.结果:牛奶激发试验阳性率为39.4%(75/180),阴性率为60.6%(105/180).阳性组患儿与阴性组患儿在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情况均无明细差异(P<0.05).阳性组在激发后中性粒细胞比率比激发之前高,数据差异明细(P<0.05).在血清各特异性抗体方面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疑似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采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并无明显临床价值,需要采取牛奶激发试验对牛奶蛋白过敏症状进行诊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