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防治研究现状

    作者:朱冬青;许迅

    长期高血糖可产生多途径代谢异常.以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的研究多集中于抑制和拮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加、蛋白激酶C的活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的堆积、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异常、生长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系统的作用等方面.近年来,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抗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及药物作用的多环节影响被引起关注.尽管某些药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要开发出真正有效的防治药物还任重道远.

  • 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干预效果的初步报告

    作者:于强;张欣;余敏忠;柳青;欧杰雄;陈景荣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商品名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mopathy,DR)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60只眼Ⅲ~Ⅳ期DR患者分为达纳康用药组和对照组.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visual evokedresponseimage system,VERIS)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术后第3 d和术后第7 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视网膜光凝术前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年龄、性别组成、血糖、糖尿病病程和DR病程均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前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各波的反应密度和N1、P1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第3 d用药组MERG各波大部份象限的潜伏期无显著改变.N1波、P1波、N2波反应密度较术前减小,但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小.用药组N1和P1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1波和N2波的黄斑中央5°区域反应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 d,两组之间N1和P1波潜伏期差异仍有显著性的意义;各波反应密度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结论达纳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的损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