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血后调适对大鼠骨胳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阮思杰;阳富春;阳茂春;刘军廷;胡峰;王静威

    目的:探讨缺血后调适对大鼠骨胳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18只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调适组(IPoC组),每组6只.各组均分离股动脉(右侧),IR组及IPoC组均施以4h缺血,缺血后IR组直接进行再灌注,IPoC组则行4个循环30s再灌注/30 s缺血操作后再行灌注,Sham组仅分离股动脉无缺血再灌注操作.运用pH仪对缺血期、调适期、再灌注期进行测量;并于再灌注2h后取大鼠胫前肌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RISK通路中相关蛋白(Akt、Erk1/2及其磷酸化激活物p-Akt、p Erk1/2)的表达情况;运用分光光度计监测Ca2+诱发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MPTP)开放情况;测定24 h后腓肠肌湿/干重(W/D)比值.结果:(1)IPoC组在调适初期2.67 min内能维持组织内酸性环境,pH均值为(6.81±0.133).(2)与Sham组比较,IPoC组的p-Akt/t Akt、p Erk1/2/t-Erk1/2比值均明显增加(均P<0.01),IR组的p Akt/t-Akt、p-Erk1/2/t Erk1/2比值则明显降低(均P<0.01).(3)在2 min、4 min时,IPoC组MPTP开放数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4) IPoC组W/D比值明显低于IR组(P<0.05),而Sham组与IPoC组W/D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缺血后调适能有效减轻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肌肉水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维持再灌注初期组织酸环境,激活RISK通路而对再灌注骨骼肌起到保护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