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塑化剂皮肤暴露对小鼠过敏性皮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杨丽君;王巍

    目的 探讨不同塑化剂皮肤暴露对小鼠过敏性皮肤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所有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10只.A组:动物不做任何处理;B组:生理盐水皮肤暴露+0.5% FITC致敏;C组:100 mg/(kg·d)的DIDP皮肤暴露+0.5% FITC致敏;D组:140 mg/(kg·d)DINP皮肤暴露+0.5% FITC致敏;E组:100 mg/(kg·d)的DIDP皮肤暴露+0.5% FITC致敏+MT:F组:140 mg/(kg·d)DINP皮肤暴露+0.5%FITC致敏+MT.各组动物给予相应药物,至第28 d处死,取脏器,测定耳肿胀程度、检测耳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耳组织匀浆ROS、GSH、MDA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耳肿指数、双耳重量差、耳部组织细胞浸润和耳部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组耳肿指数、双耳重量差、耳部组织细胞浸润和耳部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E组耳肿指数、双耳重量差、耳部组织细胞浸润和耳部组织结构破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F组耳肿指数、双耳重量差、耳部组织细胞浸润和耳部组织结构破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ROS、MDA明显升高,GSH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组ROS、MDA明显升高,GSH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E组ROS、MDA明显降低,GSH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0.05);与D组比较,F组ROS、MDA明显降低,GSH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暴露DIDP和D1NP,对小鼠过敏性皮肤炎症起到明显的佐剂作用,其可能原因是小鼠机体氧化应激过度活化形成的氧化损伤加重了炎症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