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红色滤片及图形滤片闪光刺激在视频脑电图中的应用

    作者:阮媛媛;刘智胜;李承;江军;王育继

    目的 采用间断节律闪光刺激技术,探讨红色滤片及图形滤片在视频脑电图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武汉市儿童医院行视频脑电图的358例患儿,采用间断节律闪光刺激光源,在红色滤片、点状滤片、常规白光3种条件下,对358例患儿进行闪光刺激检查,对其中光驱动反应(PDR)阳性、光阵发反应(PPR)阳性及光惊厥反应(PCR)阳性患儿在3种刺激条件下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9例PDR阳性患儿中,红色滤片、常规白光、点状滤片刺激下枕区同步节律波幅分别为(31.103±8.920) μV、(30.294±7.767) μV、(24.436士8.075)μV,点状滤片刺激引发波幅显著低于红色滤片、常规白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3、2.815,P=0.003、0.008);而红色滤片刺激引发波幅与常规白光刺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P=0.710).17例PPR阳性患儿红色滤片刺激引出16例(94.12%),常规白光刺激引出10例(58.82%,且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落后于红色滤片刺激),另1例仅由点状滤片刺激引出.3例PCR阳性患儿在红色滤片或点状滤片刺激下更易诱发癫(癎)发作.结论 将红色滤片及图形滤片应用于常规视频脑电图闪光刺激检测可以在减少患者眼部不适感的同时,不影响PDR,提高光敏性癫(癎)及癫(癎)伴光敏性反应的检出率.

  • 不同滤片在间断闪光刺激中引起儿童光阵发反应的功率谱分析

    作者:李承;王晓璐;匡光涛;刘垚玲;江军

    目的 探讨红色滤片及图形滤片在间断闪光刺激(intermittent photic stimulation,IPS)实验中对儿童光敏感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32例光阵发反应(photo paroxysmal response,PPR)阳性的3~16岁儿童,分析其在常规白光、红色滤片、黑白点状图形滤片下的IPS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数据,提取光驱动反应(photic driving re-sponse,PDR)功率,计算PDR的频率分布,持续时间及大功率.结果 红色滤片PDR功率在9~21 Hz与常规白光基本相当或高于白光,黑白滤片PDR能量低于常规白光;出现PPR的频率集中在12~21 Hz;红色滤片PPR持续时间普遍低于其他2种;除9 Hz外,黑白点状滤片诱发的PPR能量较大.结论 对于儿童患者,在视频EEG的检查中,红色滤片IPS能够改善患儿眼部不适感,同时提高光敏感的检出率,黑白点状滤片IPS存在较大的漏检可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