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对网络游戏依赖儿童的疗效

    作者:王东平;卫世强;詹合琴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网络游戏依赖儿童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来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诊治的112例网络游戏依赖儿童,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心理干预组2个对照组与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试验组.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36例.药物治疗组患儿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10 mg,1次/d;心理干预组患儿予一般连续8周的心理谈话,直至出院;试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认知重建、想象辩论、自我暗示、自我提醒的认知疗法和行为契约、行为强化、行为消退、厌恶刺激、自我约束为主的行为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和8周结束后,应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应付方式问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儿各因子得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2周末及8周结束时,试验组CIA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和心理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9、2.03,P均<0.05;t =2.72、2.72,P均<0.01);试验组CSQ应付方式问卷中的幻想、自责和退避3因子在治疗2周末、8周末的评分试验组低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99、3.78、2.15,P均<0.05;t =2.64、4.20、3.72,P均<0.01);试验组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高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9、2.43;t=5.31、2.25,P均<0.01);试验组合理化因子评分在不同阶段与2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90总分在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之间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5、4.31,P均<0.01).2个对照组之间各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儿童网络游戏依赖的干预有较好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