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骏;陈亭亭;吴鸿雁;何建;周强;黄勤

    目的 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M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结合文献对2例MN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6岁和62岁.临床上均为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无重症肌无力或自身免疫疾病等,影像学和大体检查均提示为前纵膈囊实性占位.镜检:实性区域表现为大量的短梭形或卵圆形上皮细胞呈小结节状分布,上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无明显核分裂象.其中1例结节中可见成簇的腺样结构.间质为丰富的淋巴细胞,并可见伴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形成.免疫表型:结节内肿瘤细胞CKpan、CK19、p63、CK5/6均阳性,EMA阴性,上皮细胞巢内可见个别CD3阳性的T淋巴细胞浸润.而囊壁上皮细胞和腺样结构上皮细胞表达相反,EMA阳性,p63、CK5/6阴性.淋巴间质内,淋巴滤泡主要为CD20阳性的B细胞,CD3和CD5阳性的T细胞分布在滤泡间区,非生发中心区域尤其是套区BCL-2阳性.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网状纤维包绕多个肿瘤细胞组成的上皮巢团,而非单个上皮细胞.结论 MN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肿瘤细胞p63和CK5/6弥漫阳性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作者推测MNT来源于胸腺髓质.

  • 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丁妍;杨会钗;刘畅;刘月平

    目的 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 M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MN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 例1为64岁女性,无任何临床症状.例2为76岁女性,有重症肌无力.2例肿瘤均位于前纵隔.组织学特征为增生的上皮样微结节由大量淋巴细胞间质分隔,淋巴细胞可形成生发中心.微结节由短梭形肿瘤细胞构成,细胞核温和,卵圆形,未见核分裂和坏死.免疫表型:短梭形上皮细胞CKpan、 CK19阳性,CD20、CD5和CD117阴性.淋巴间质中生发中心细胞CD20阳性,间区为CD3和CD5阳性的T淋巴细胞.结论 MN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胸腺肿瘤,依据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