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实践体会与建议

    作者:郭美琼;郭翔;林辉;何坚

    目的 探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存在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164例病例资料.结果 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的有60例,确诊率为36.6%.104例未确诊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原因是:较好耳听阈加权值< 26 dB(37/104),噪声作业工龄<3年(29/104),主客观听力检查结果不相符(27/104),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7/104),噪声作业强度<85 dB(A)(4/104).164例病例中,有149例(90.9%)分别经市、区、街道三级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报告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终经医学观察有55例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符合率为36.9%,不同级别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客观听力检查是鉴别夸大聋和伪聋的有效手段;应重视劳动者噪声聋诊断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减少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夸大聋病例出现.

  • 职业性噪声聋2014与2007版诊断标准对比研究

    作者:张璟;杨爱初;郑倩玲;梁晓阳;黄伟欣;郭集军

    目的 分析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以下简称"GBZ 49—2014")和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以下简称"GBZ 49—2007")对职业性噪声聋(ONID)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以采用GBZ 49—2007诊断为观察对象的84例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GBZ 49—2014和GBZ 49—2007进行诊断,分析GBZ 49—2014采用的不同诊断听力图、不同年龄与性别修正方法以及纳入权重为0.1的高频4.0 kHz听阈作为诊断听阈对ONID诊断的影响.结果 84例研究对象采用GBZ 49—2014计算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BHFTA)低于采用GBZ 49—2007计算的BHFTA[(52.1±10.3)vs(52.8±10.1)dB,P<0.05],而采用GBZ 49—2014计算的较好耳听阈加权值(MTWV)高于采用GBZ 49—2007计算的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23.2±4.1)vs(19.3±4.8)dB,P<0.01].84例研究对象采用GBZ 49—2007进行诊断时,BHFTA均≥40 dB,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均<26 dB,均不能诊断为ONID;采用GBZ 49—2014进行诊断时,33.3%人员BHFTA≥40 dB且较好耳MTWV≥26 dB,可诊断为轻度ONID.在采用不同诊断听力图和不同年龄与性别修正方法的条件下,纳入4.0 kHz听阈作为诊断听阈时对ONID的检出率较不纳入增加21.4%~34.5%(P<0.01).结论 GBZ 49—2014中纳入权重为0.1的高频4.0 kHz听阈作为诊断听阈,降低了ONID的诊断条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