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一次性消费涉及的伦理问题

时间:2012-10-17 11:07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 点击:

  从一次性消费引发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背景来看,其涉及到一些伦理方面的问题,而出于对其出路探索的需要,对其做一些伦理分析也是有必要的。

  (一)摒弃了传统的"节俭"原则在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中,节俭作为一项美德,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塑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合理约束自己的消货行为,俭约生活,节约财用。伴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们意识与大自然斗争的艰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不易,从而产生了这种最朴素的情感和消费伦理。

  我国古代思想家就有讲多关于节俭的论述。儒家的始沮孔子一贯主张节俭消费,在他看来,"奢则不逊俭则固"(《论语·述而》),他认为人君能否守礼制,节嗜欲和尚节俭,直接关系到国家社穰之盛衰存亡。苟子批评那些目光短浅,只图眼前不计后果的挥霍浪费行为,在强调积极发展生产的同时,又强调要克勤克俭过日子,他认为不节流裕民,就会亡国,危身。墨子把节俭作为消费的基本原则,提出"其用财节,其自养俭,国富民治"(《辞过》)。他谴责统治者过分奢侈的腐朽生活方式,认为这不仅浪费社会财富,亵渎劳动成果,并且还是一种道德的堕落,最终会导致人伦失范,天下大乱,所以他警醒世人"节俭则昌,淫逸则亡"。

  而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却把物欲的满足,感宫的享受作为入生追求的主要目标和最高价值,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借助疯狂的消费、大量的占有来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物欲。一次性消费作为这大潮的产儿,己经破除了人们对传统节俭原则的神圣崇尚,摒弃了传统的节俭观念。"一用即扔"己经是一种时尚,是一种卫生文明的象征,已经远远重于凝聚在劳动产品中的劳动价值。

  (二)违背和谐原则 中国历来注重"和谐",提倡"以和为贵"。但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还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来说,一次性消货都违背破坏我们一直所提倡的"和谐"原则。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对自然大规模的开发、改造活动。由于片面地追求发展以及对自然无止境的掠夺,人类践踏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而酿成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苦果。一部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很明显的向我们证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必须处在种和谐的可持续的状态中。

  但是一次性的奢侈消费是建立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设基础之上的消费观念,这种不合理的生活消费观,违背了和谐原则,已经使自然遭受了巨大的创伤: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气候恶化、物种消失等,人类如今正笼罩在一种空前的生存危机当中。

  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是以和谐为基础的。人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地生存和发展。社会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社会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有自己的需要,两者在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中共同发展。而处理人与社会之间、一种关系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即和谐原则。所谓"家和万事兴"。唯有共同遵守这一客观规律,兼顾社会与二济的一有的利益,人类社会才能稳步地向前发展。一次性消货引发的话多环境、社会问题,疏远了人与社会的这种关系。

  本文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